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脊髓 小脑1.ppt

41页
  • 卖家[上传人]:z****
  • 文档编号:267192232
  • 上传时间:2022-03-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27M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脊髓外形与内部结构External Features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Spinal Cord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脊髓的位置及外形椎管内上端:枕骨大孔水平下端:成人 第一腰椎下缘新生儿 第三腰椎下缘C1C4C5C8 T14 - 1T5T8 - 2T9T12 - 3L = T10T12S CO = L131节:颈髓8节 胸髓12节 腰髓5节 骶髓5节 尾髓1节脊髓的位置及外形脊髓的位置及外形 脊髓表面6条纵沟: 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前根) 后外侧沟(后根) 扁圆柱体颈膨大:C4-T1腰骶膨大: L2-S3 脊髓圆锥终丝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5脊神经与脊髓的联系脊髓内部结构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Spinal Cord 中央管(中央管周围 是“H”形灰质) 前角 前索 灰质 外侧角 白质 外侧索 后角 后索 灰质前、后连合 白质前、 后连合 网状结构Gray MatterWhite MatterReticular Formation脊髓内部结构脊髓的灰质 Gray matter1. 前角内的神经元a 神经元:肌梭外骨骼肌g神经元:肌梭内骨骼肌Renshaw 细胞运动神经元分布内侧群:见于脊髓全长 支配颈部 躯干固有肌外侧群:颈膨大 腰骶膨大支配四肢肌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 弛缓性瘫痪(软瘫)2. 侧角内的神经元o胸髓和上腰髓(C8 - L2,3)节段:中间外侧核,为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o骶髓(S2 - 4)节段:骶副交感核,为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脊髓的灰质 Gray matter脊髓的灰质 Gray matter3. 后角内的神经元:属于感觉性神经元接受后根来的感觉信息 将这些信息传递到脑主要核团: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脊髓丘脑束 层 次 对应的核团或部位 第层 后角边缘核 第层 胶状质 第、 层 后角固有核 第层 后角颈、网状核 第层 后角底部 第层 中间带,背(胸)核 第层 前角底部,在颈、腰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 第层 前角内侧核和外侧核 第层 中央灰质脊髓灰质的分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纤维束的分类: 上行纤维束:起自脊神经节或脊髓灰质 上行入脑 下行纤维束:起自脑的不同部位 止于脊髓 固有束: 紧贴灰质边缘 起自脊髓 止于脊髓后根的成分: 后根外侧部纤维:无髓 传递浅感觉 后根内侧部纤维:有髓 传导深感觉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 (一一) ) 上行纤维束上行纤维束( (二二) ) 下行纤维束下行纤维束薄束薄束楔束楔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小脑前束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前束皮质皮质脊髓后束脊髓后束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脊髓的白质 white mater 上行纤维束起自脊神经节或脊髓灰质 传递各种感觉信息1.薄束和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 位置:后索 起点:脊神经节(T4以下薄束,T4以上楔束) 性质:后根内侧部纤维 功能:传导躯体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冲动 至对侧大脑皮质 损伤后果:同侧躯体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丧失楔束薄束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上行纤维束2. 脊髓丘脑束 spinothalamic tract 位置:外侧索的前半和前索中 起点:后角边缘核(I) 后角固有核(IV) V - 层细胞 行程与止点:起始细胞的轴突向颅侧斜越白质前连合 在上1-2节段的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 上行止于背侧丘脑 功能:接受后根外侧部传来的浅感觉(痛、温觉)冲动 将冲动传递至对侧大脑皮质 损伤后果:对侧伤平面下1-2节段出现浅感觉障碍脊髓丘脑束痛、温觉传导通路21浅感觉传导一级神经元:DRG二级神经元:脊髓灰质层三级神经元:丘脑腹后外侧核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上行纤维束3.脊髓小脑后束 posterior spinocerebellar 位置:外侧索边缘的后部 起点:脊髓C8-L3背核 行程与止点:同侧外侧索内上行,经小脑下 脚进入旧小脑皮质 功能: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触压 觉冲动 调节下肢个别肌肉运动和姿势4.脊髓小脑前束 anterior spinocerebellar 位置:脊髓小脑后束的前方 起点:脊髓L2-S3脊髓边缘细胞 行程与止点:起始细胞的轴突交叉到对侧,上 行经小脑上脚进入旧小脑皮质 功能: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本体感觉和触压 觉冲动 协调 下肢整体运动和姿势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 corticospinal tract 起点:大脑皮质中央前回等运动皮质 行程与止点:大部分经锥体交叉皮质脊髓侧束 小部分未交叉皮质脊髓前束 均止于脊髓灰质前角或后角 位置:外侧索 前索 功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前角运动细胞 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 损伤后果:痉挛性瘫痪(硬瘫)锥体束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 下行纤维束 2.红核脊髓束 rubrospinal tract 起点:中脑红核 行程与止点:交叉后下行 止于灰质第V- 层 位置:外侧索 皮质脊髓束的腹侧 功能: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 抑制伸肌运动神经元脊髓的白质 white mater下行纤维束3. 前庭脊髓束 vestibulospinal tract 起点:脑干前庭神经核 行程与止点:同侧下行 止于、层 位置:前索 功能: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 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4. 其他下行纤维束 顶盖脊髓束 tectospinal tract 网状脊髓束 reticulospinal teact 内侧纵束 medial longitudinal fasciculus脊髓的白质white mater27 反射弧脊髓的功能肌肉、肌腱脊神经后根-运动神经元脊神经前根肌肉收缩传导功能 配合大脑 传递各种 感觉与运动信息反射功能 独立完成某些 反射功能 反射与反射弧28三种纤维束受损n薄束 楔束 Fasciculus gracilis Fasciculus cuneatusn皮质脊髓束Corticalspinal tractn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 tract 脊髓半侧横断后的症状:T6T829脊髓半侧横断后的症状:R T6T6 平剑突平面T8 平肋弓平面T6T81.同侧下肢瘫痪2. 同侧平剑突平面以下,深感觉减弱或者消失3.对侧平肋弓以下浅感觉减弱或者消失小 脑Cerebellum 小脑上面 原裂原裂 前叶前叶 后叶后叶 小脑下面小脑下面 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叶 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大脑小脑大脑小脑小 脑 Cerebellum一.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与分区位置:颅后窝 脑桥延髓背侧外形:小脑蚓 小脑半球分叶:绒球小结叶 小脑前叶 小脑后叶分区:古小脑、旧小脑、新小脑二. 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皮质: 小脑表面一层灰质髓体: 小脑皮质深部白质小脑核: 髓质中的灰质核团小脑皮质: 分子层 梨状神经元层(Purkinje细胞层) 颗粒层三. 小脑的核团小脑(中央)核:小脑发出传出纤维的部位顶 核 接受蚓部皮质的纤维球状核栓 核 齿状核 接受外侧部皮质的纤维接受中间部皮质的纤维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VestibulocerebellumVestibulocerebellum 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 小脑下脚小脑下脚 前庭小脑前庭小脑 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核功能功能: : 维持平衡维持平衡maintain equilibriummaintain equilibrium前庭神经节前庭神经节小脑纤维联系脊髓小脑束脊髓小脑束 小脑上、下脚小脑上、下脚 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顶核、顶核、 球状核、球状核、栓状核栓状核 前庭神经核、网状结前庭神经核、网状结构、红核、丘脑腹外侧核构、红核、丘脑腹外侧核脊髓小脑脊髓小脑 s spinocerebellumpinocerebellum功能:控制肌张力功能:控制肌张力 control muscle tonecontrol muscle tone小脑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大脑皮质 脑桥核脑桥核 小脑中脚小脑中脚 大脑小脑大脑小脑 齿齿状核状核 小脑上脚小脑上脚 丘脑腹外丘脑腹外侧核侧核 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小脑大脑小脑 cerebrocerebellumcerebrocerebellum功能:精细运动计划、协调功能:精细运动计划、协调 coordinate skilled voluntary movementscoordinate skilled voluntary movements小脑纤维联系小脑的临床联系1.小脑扁桃体疝 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所致。

      当颅内血肿(如内囊出血)或肿瘤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原来位于枕骨大孔脑扁桃体受压下降至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致使生命中枢受累,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2. 原小脑综合征 指绒球小结叶的病变,与前庭密切相关,患者主要体征为平衡失调(步态不稳)和眼球震颤3. 新小脑综合征 实际是指小脑半球的病变因涉及新、旧小脑,患者主要体征为肌张力低下和运动性共济失调后者表现为指鼻试验阳性(不能准确用手指鼻)、轮替运动障碍(不能快速做手心向上向下交替动作和构音障碍(发音不清)Thanks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