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共关系心理学介绍.doc

155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1756352
  • 上传时间:2019-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3MB
  • / 15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绪论1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它与普通心理学有哪些异同? 公共关系心理学既是心理学,又是公共关系学说的确切些,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公共关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关系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异同在与: 第一,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内在心理活动,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注重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二,普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从公共关系活动的特定情境出发,考察处在这一状态中的人们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第三,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的.未经修饰的刺激环境所引起的(人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反应过程,而公共关系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们因公共关系活动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定势,以及公众的心理活动与组织目标实现之间的关系 总之,公共关系心理学派生于普通心理学,并以普通心理学(尤其是以社会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它是心理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2 简述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加以说明 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是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对这一表述,需要做几点说明: 第一,这里所说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指运动着的公共关系状态,即动态公共关系 第二,这里所说的“参与公共关系活动的双方”是指公共关系行为的发出者(或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者)——社会组织和公共关系行为的承受者—公众 第三,这里所说的“心理现象”是指公众对组织形象对组织形象的主观映像,其中既包括内部公众对组织形象的感知和期许,也包括外部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知与评价。

      3 公共关系心理学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试列举理论研究方法的种类并加以说明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理论研究方法,一部分是实证研究方法 一 理论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系统分析的方法.动态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一)系统分析的方法 系统的方法也是辩证的方法,它要求人们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从社会生活的总体联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 (二)动态研究的方法 在客观环境和条件的交互作用下,组织和公众的关系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因此,要想近乎客观的反映组织的心理状况及其对公众心理的影响,必须采取动态研究方法,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去观察事物 运用动态研究的方法,我们应当看到,公共关系活动的的主体—组织,是不断变化着的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 所谓比较,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物放在一起,辨别其异同或优劣 二 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一)观察法 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的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

      (四)个案法 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月.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五)实验法 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易引发某种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实验法4 试述公共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任务有三:其一是对人们在公关活动中呈现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从而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和理念;其二是以理论为指导,探索提高公共关系效率的方法和途径,为实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其三是以公共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摧动公共关系学和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补充: 一 心理学分类: 按研究主体划分:普通(个体)心理学.社会(群体)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缺陷心理学 按研究领域划分: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商业心理学等 按研究方法划分: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发生学 二 关于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公关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对公共关系实践的总结.提升和理论化。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 1 社会组织与公众的各种关系状态及其规律 2 信息沟通的现象与规律 3 公关活动策划.实施的方法与规律 三 公共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公共关系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学科,其根本任务就是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公共关系实践中去,以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 四 从宏观上说,搞好公共关系(即塑造组织形象)取决于三个方面: 1 组织本身的行为和特征,这是建立良好形象的内在依据 2 传播过程,有了良好的行为和特征,还要把它传播给公众,让其知晓 3 公众对组织形象的认可,即组织行为及特征在公众感官上引起的积极的反映 五 公共关系心理学与公共关系学科体系其他部分的异同 同:都是以公关活动的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指导性的理论; 异:公关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公关现象,它不但考察公关活动的一般过程,而且考察这些活动背后的心理现象并力求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就将它同公共关系学的其它支系区分开来 六 公共关系活动的类型 1 日常的公共关系活动 2 专门性的公共关系活动 按侧重点:宣传,交际,社会服务 第二章 组织的心理氛围1 组织心理氛围指的是什么?它的内涵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组织心理氛围是指组织内部环境的心理气氛,是组织员工对组织整体以及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前途感受的综合反映。

      具有弥散性和相对稳定性 归纳起来,组织心理氛围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组织的心理氛围表现了组织的意识形态 第二,组织的心理氛围是组织情感的反映 第三,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着组织中的相互关系 第四,组织的心理氛围反映了员工对组织的态度2 组织的心理氛围对公共关系有哪些影响? (1)组织的心理氛围是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它既是组织内部公共关系的反映,也是组织的现实形象在员工心目中的体现因此,组织心理氛围的优劣直接制约着组织外部公共关系的好坏 (2)此外,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配合3 简述组织凝聚力,列举影响组织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并说明之 组织凝聚力也叫组织内聚力,它既包括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也包括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通常情况下,一个组织凝聚力的高低,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组织的目标组织目标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2)组织的利益组织的利益是影响凝聚力的最直接的因素 (3)组织领导人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4)组织成员心理满足程度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5)组织内部冲突的解决状况对组织凝聚力的影响4 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包括哪几个层次?试说明不同层次的集体意识各自的特点。

      在组织中,集体意识一般包括两个层次,即组织内个别成员的集体意识和组织成员群体的集体意识作为集体意识的发展的不同层次,个别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与组织成员群体的集体意识有着不同的特点 首先,作为个别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承认集体利益的价值;其二,遵守集体的规范;其三,能和集体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其次,作为集体的群体意识至少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认同感.归属感;二是集体成员对集体有责任感;三是集体成员具有共同的集体荣誉感5 组织成员的主人意识具有哪些层次?其中集体的主人意识具有哪些特点? 与集体意识一样,组织的主人意识也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组织成员以自我为主人的自我意识角度的主人意识;其二是组织作为一个集体的集体(角度)的主人意识 集体的主人意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相互平等的特点 (2)权利和义务统一的特点 (3)和集体意识相一致的特点6 简述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意义 一,能够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制定合理的组织规范 四,有利于产生优秀的领导人7 列举营造组织良好心理氛围的主要策略,并加以分析 一,形成组织的价值观念,其意义在于:(一)赋予组织员工的日常工作以崇高的意义;(二)赋予组织以重大的社会责任;(三)为组织员工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尊重员工的个体价值,因为组织的整体价值离不开员工的个体价值 三,重视内部传播, 组织消息的内部传播直接关系到组织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与理解 四,有效使用激励手段 良好的组织心理氛围的维持与发展需要借助一系列激励活动来强化 五,加强情感维系 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情感维系直接影响到组织的心理氛围 六,合理化解怨气 怨气具有一定的污染性与破坏性,怨气一旦蔓延.扩散,就可能成为影响组织心理氛围的一种不安定因素补充: 一 组织的士气 一个士气高昂的组织应当具有以下七种特征: 1 组织的团结是来自于内部的凝聚力,而不是来自外部的压力; 2 组织内部没有分裂成互相对立的小团体的倾向; 3 组织内部具有处理内部冲突与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 4 组织成员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组织成员都了解组织奋斗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6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领导人抱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7 组织成员承认组织存在的意义,并有维护组织.摧动组织继续发展的愿望 影响组织士气的因素有: 1 对所在组织的满意程度; 2 组织目标得到成员赞同的程度; 3 领导者的素质及领导方式; 4 对工作的满足感; 5 经济报酬是否合理; 6 成员关系是否和谐; 7 奖励方式是否得当; 8 员工的身心是否健康。

      二 组织成员的个体的主人意识的特点: 1 它与个体对自身的认识.评价相联系 2 它和个体对自身与外部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相联系 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1)对自身地位.角色的认识和评价; (2)对周围人的认识和评价 三 组织心理氛围的核心内容包括组织的凝聚力与士气,以及由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生成的集体意识和主人意识 第三章 公众心理概述1 什么是公众?公众与大众.群众.民众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怎样正确把握公众这个概念? 在公共关系中,公众是一个特定的概念,指的是与某一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这一概念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大众”“群众”“民众”等概念是有区别,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公众是由面对同一观点或问题并有不同看法的人所组成的群体;而“大众”“群众”“民众”则是反之社会生活中的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公众必须是与某一个社会组织相联系的“公众”,因而它是具体的.特定的;而“大众”“群众”和“民众”既然是指社会上所有人或大多数人,因而它是抽象的.泛指的 对公众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应把握以下几点: (1)公众必须是与组织有联系的人群 (2)不同的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公众群体 (3)东终于组织的联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4)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2 公众心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影响公众心理的因素有哪些? 公众心理是公众对与其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组织行为的心理反应 特点:1 公众心理的相同性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