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万州区分水中学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十 古代中国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特征.doc
4页十、古代中国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㈠背景: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崩溃②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③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崛起④ 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㈡ 主要学派① 儒家代表思想内容孔子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政治思想核心思想为“仁”“礼”,提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主张“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政治思想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伦理思想人性本善,这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倡导“养吾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荀子哲学观点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观点政治思想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思想伦理思想“性恶论”② 道家③老子(春秋晚期):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思想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评价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和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深远影响庄子(战国时期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a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学说,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的b 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c 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强调无差别,儒家“仁爱”强调等级名分),非攻,节俭,尚贤④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a. 君主要以法治国b. 加强中央集权c. 提倡与时俱进,变法改革㈢影响①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2.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㈠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初步发展①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儒家学派② 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学思想㈡秦朝——受到压制和打击·表现:① 秦朝尊崇法家思想,形成高度的文化专制② 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量儒家典籍遭到焚毁,儒生遭到迫害·原因:①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② 儒家思想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 法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㈢西汉——成为正统·原因:① 汉初实行的“无为而治”政策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② 汉朝经济实力不断恢复和增强,加强中央集权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③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④ 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内容: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认识:a.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顺应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要求,采各家之长,对儒学加以创造发挥,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b. 三纲五常充满封建意识,但也弘扬了传统美德c. 对新儒学思想要辩证看待,认识其积极性和消极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㈣两宋时期——转型与成熟·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背景:①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的批判② 儒学在批判佛道的同时又吸收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③ 经过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主流思想内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北宋),朱熹(南宋)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主张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② 存天理,灭人欲③ 格物致知①“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②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③通过反省内心以明理——致良知实质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目的重建伦理纲常,通过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挽救封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提高道德修养影响①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② 有力的维护了封建统治③ 束缚了人的思想,促成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① 启迪了人们的思维② 明中期以后成为“显学”③ 有利于规范人的行为v 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相同点内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并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影响① 有助于统治者维护封建专制统治② 压制、扼杀人的欲望③ 有利于塑造注重历史使命和责任感的民族性格不同点实质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外在的“理”内在的“心”明理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㈤明清时期——批判继承背景:①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②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③ 商品经济日益发展④ 人们思想日益僵化·李贽的离经叛道背景:① 明朝吏治腐败,奸佞当道,社会矛盾尖锐② 江南一带工商业者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主张:① 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②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船山遗书》主张① 反对君主专制② 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③ 不能以国君的是非标准来判断问题,而应由学校控制① 经世致用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 同样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① 世界是物质的② 物质是按规律发展变化的③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作用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以后的反封建斗争以崇实致用的学说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启迪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特点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地继承儒学,主张“经世致用”·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作用① 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② 是明清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必然要求·局限性① 本质上仍是封建民本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否认封建制度② 并未动摇宋明理学的主导地位,没有变成推动社会变革的主流思想③ 未形成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和完整的思想体系1. 对古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① 中国的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③ 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能吸取百家之长,不故步自封,而且能够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对儒学进一步改造,使之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