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规范标准_条码技术的概念与应用.ppt
32页Barcode Basics by,Brings new Ideas to Your Business!,条码技术与应用,什么是条码? 基本术语和概念 常用条码 条码能做什么? 为什么要用条码? 怎样用条码? 条码技术的应用?,基本概念,条码是一种机器识读语言,它是由黑白条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符号 排列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条码,基本术语,解释行(Human Readable Character): 用OCR表达、人工可识读的条码字符 解释行可位于条码的上、下方,靠左、靠右、局中 解释行的字体通常为OCR-B, OCR-A,基本术语,条码高度(Heights): 提供冗余的空间 高度的大小:可扫描的范围和占用的空间,基本术语,条(Bar)和 空(Space): 符号中的黑、白条 X尺寸(X Dimension): 最窄条或最窄空的宽度 为了保证在开放系统中扫描和印刷识别的兼容性,条码标准通常要标明一个X尺寸,基本术语,空白区、静区(Quite Zone): 是起始符前面的一个必需保留的面积,它是条码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产生扫描信号的开始区域 最小空白区的宽度:10倍的X尺寸或6.5毫米,基本术语,起始位(Start/Stop Characters):用于表示条码开始或结束的符号 分隔符(Separator): 分隔条码数据区域的符号,基本术语,宽窄比(W/N Ratio): 宽单元与窄单元的比例 宽窄比的范围由条码标准规定;通常为:2.5:1 to 3:1 宽窄比大:增加条码的可靠性 宽窄比小:减少条码占用的空间,基本术语,密度(Density): 单位长度或单位面积内条码所表达的字符数。
一维条码:字符数/英寸(cpi) 改变X尺寸可改变条码的密度 改变宽窄比可改变条码的密度,基本术语,对比度(Print Contrast Signals): 条和空的反射率之比 背景反射率(Backgroud Reflectance): 空的反射率 通用标准: 最小背景反射率:50% 最小对比度:75%,基本术语,污点(Spots): 在条码符号的空内存在的不需要的深色面积 脱墨(Voids): 在条码符号的条内未着墨的部分 边缘光洁度(Edge Roughness): 条和空的边缘的曲折特性,基本术语,污点(Spots),脱墨(Voids),边缘光洁度(Edge Roughness)对扫描结果的影响:,基本术语,孔径(Aperture): 扫描器的开口,它决定了可视面积的大小; 不同孔径的扫描器用于不同密度的条码; 条码扫描器的分辨率精度至少应该是X尺寸的0.7倍条码技术,编码技术 解码技术 印刷技术 检测技术 扫描识别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条码编码技术,字符集的大小 定长、可变长 连续、非连续 自检验、非自检验 密度 可靠性 字符集小、非连续、最小编码、最大宽窄比、最简单代码图形、检验功能 印刷技术要求 通用性,常用条码:Code 39,1974年Intermec 发明 第一个可表达字母的条码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条码,尤其是在非零售业 离散、自校验、可变长的条码 容易使用多种技术印刷 可表达全ASC II字符集 中密度条码,常用条码:Code 128,1981年引入的一种高密度条码 每个字符由3个条、3个空、11个单元构成 连续、可变长、多字符集 A子集:数字、大写字母、控制字符 B子集:数字、大小字母、字符 C子集:双位数字 主要应用:工业、储运、零售,常用条码:Code 128,,常用条码:UPC,1973年美国、加拿大政府引入,用于零售业 高密度、定长、连续码 字符集:0~9 每个字符由两个条、两个空、七个单元表达,常用条码:UPC,UPC-A: 12位 第一位:标志位;前五位:厂商编码;后五位:产品编码;最后一位:校验位 前六位:用UPC的A子集;后六位:C子集 UPC-E:7位(是UPC-A的零压缩码) 前三位:厂商编码;后三位:产品编码;最后一位:校验位 用UPC的A子集和B子集构成 UPC码的精度:13mils;放大系数:0.8-2.0;即:10.4-26 mils,常用条码:EAN,EAN码是由欧洲物品编码中心1978年引入的。
EAN是UPC的一个超集;EAN-13和EAN-8 EAN-13与UPC-A:增加前2位标志位 EAN-8与UPC-E:增加前2位标志位常用条码:Interleaved 2 of 5,交叉2/5码:是一种高密度、自校验、连续的数字型条码 每一个字符均由2个宽单元、3个窄单元组成 每一个字符均包含两个数字,一个在条中,一个在空中,常用条码:Codabar,1972年发明一种离散、非定长、自检验、中密度条码 今天仍用于图书馆、血库、航空邮件 16个字符:0-9,+ - $ :. /; 四个起始符:a b c d 四条、三个空; 串联特性,常用条码:Code 11,1977年发明一种高密度、离散、非定长的数字型条码 字符集:0~9,一个起始符 每个字符可用三个条、两个空来表达 Code 11是非自检验码;但可用1~2个检验位;常用二个检验位 用途:电讯行业的元器件和设备标识,常用条码:Matrix 2 of 5,矩阵2/5码是Code 11的变形码,由Nieaf公司引入 字符集:0~9,一个起始符 矩阵2/5码是非自检验码;用模数10检验; 矩阵2/5码与Code 11码比,无任何优势条码技术特点,一维条码:具有垂直冗余度;二维条码:具有冗余编码 在编码中引入了误差理论 可重复扫描 提供多个扫描路径 编码空间大 信息量大 编码方式简单,条码技术特点,条码字符制作容易、扫描操作简单 输入速度快: 键盘输入速度为每分300字符 条码扫描输入速度是键盘输入速度的20~100倍 可靠性高: 键盘输入的出错率》三百分之一 条码输入的出错率》三百万分之一 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强 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为什么要用条码?,数据是一种资源 条码是一种自动数据采集技术 自动数据采集技术是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小于一年,条码能做什么?,标识物品 使物品可以被跟踪 可获得准确的数据 键盘输入的出错率为三百分之一 条码输入小于三百万分之一 可自动采集数据 输入速度是键盘输入的 30~100倍 数据立即可用 实时通讯,条码的应用,Manufacturing shop floor Warehouse & distribution Resource optimization Error prevention Flow distribution,条码印刷质量检测,检测标准:ANSI X3.182 ANSI检测参数: 相对编码值(Reference Decode): 被解码的条码是否具有有效的条和空的编码模式--A or F 可解码性(Decodability): 每一个条和空的精度--A,B,C,D, or F 符号对比度(Symbol Contrast): 最亮的空与最黑的条的对比度(A,B,C,D, or F) 最小反射率(Reflectance min/max): 条的相对黑度。
条的反射率应小于空的反射率的一半(A or F) 边缘对比度(Edge-contrast minimum): 具有最小对比度的相邻的条和空(A or F) 模数值(Modulation): 宽单元与窄单元的反射率差值(A,B,C,D, or F) 缺陷值(Defects): 脱墨和污点的个数(A,B,C,D, or F) 应用标准(Application compliance): 条码是否符合相关的版式和规范(A, or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