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3126009
  • 上传时间:2022-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99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带刺的朋友(第1课时)义乌市大陈小学 施丹俐一、 教材分析《带刺的朋友》一文节选自作家宗介华“四季度不停”系列丛书之一《带刺的朋友》课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写了“刺猬偷枣”的经过小刺猬选在新月斜挂,月色朦胧时,出来偷枣;配以一连串的偷枣动作——,“爬树”、“摇晃”、“归拢”、“打滚扎枣”等,加上偷枣前的“缓慢地”、偷枣后的“急火火”这一对意思相反的形容词,透露出它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偷枣高手、偷枣惯手作者发现此事,非但没有驱赶刺猬,还暗自钦佩:聪明得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从起初的“那个东西”、“那个家伙”转变为“聪明的小东西”,可见小刺猬的机灵已然赢得了作者的心 本单元以“大自然的礼物”为人文主题,主要引导孩子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课后问题“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要求学生先理清文章大意,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二、 教学目标1. 通过预习单认识“刺、扎、逐、缓”等生字,会读“朦胧、钦佩、蹑手蹑脚”,通过图片对比理解“斑斑驳驳、朦胧”等词意,会写“刺”。

      2. 借助预习单的对比,梳理刺猬偷枣的过程,提炼动词,弄清用“连续动作”表明“活动过程”3. 通过小组合作,从动词“归拢”,形容词“缓慢地、急火火”感受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产生对小刺猬的喜爱、钦佩之情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教学重点:借助预习单的对比,梳理刺猬偷枣的过程,提炼动词,弄清用“连续动作”表明“活动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从动词“归拢”,形容词“缓慢地、急火火”感受小刺猬偷枣的高明,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刺猬偷枣的高明之处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ppt、刺猬偷枣过程的板贴若干、小刺猬图片、田字格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四、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初识刺猬1.猜一猜谜语1:生在田野中,昼藏夜里行,背了一身刺,遇敌呈球形谜底:刺猬)你抓住哪句话或者哪个词猜出来?谜语2: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长针偷果子小刺猬的一身刺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偷果子)2. 引入课题:一起来认识这位“带刺的朋友”吧板书课题,师范写“刺”,仔细观察,练习书写,展评修改注意,左宽右窄,左半边不要写成束,不封口)(二)预习反馈,理清过程1.通过预习单,指出共性易错的词语,课中正音、巩固玛瑙 眼馋 朦胧 监视 诡秘 钦佩 斑斑驳驳 蹑手蹑脚 2.分辨多音字。

      1)扎,有3个读音,分别读zhā、zā、zhá,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2)出示小秘诀:根据具体的语境,我们要根据意思来选择读音3)完成2个练习,并说说依据4)多音字组词3.理解词意:斑斑驳驳(1)两张图片对比,选一选,哪张图片的地面是斑斑驳驳?说说依据2)小结:像第一张图片这样的光点有深有浅就叫斑斑驳驳4.理清偷枣的过程1) 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小刺猬的什么事?刺猬偷枣,课文就是围绕着哪个字来写?(偷)(2) 小小的刺猬是怎么一步一步偷到枣的呢?a出示预习单截图,针对这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请***自己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提醒学生如下回答:请大家看用上先、然后、接着、再、最后,这样的关联词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b出示另一同学的预习单截图,对比,合并,理清过程三)合作学习,体会高明1.这只小刺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厉害、聪明、高明)过渡语:作者宗介华和你的看法一样,他暗暗钦佩:读——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2. 聚焦“高明”,刺猬偷枣的过程中,哪个动作让你觉得小刺猬真的很高明?(1)小组合作,交流提炼合作小贴士:(5分钟)1. 请小组长带领组员按1-4号顺序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依据(文中的词句)。

      2. 讨论完后,把小星星贴到黑板上来3.可以四人发言,也可以派一人发言2) 小组汇报,指导朗读我们小组认为________,因为我们觉得__________重点交流1:我忽然看到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a请学生读一读,说说发现b想象小刺猬的内心独白导语:小刺猬啊,既然你能跑得快,为什么还要缓慢地往树上爬呢?快点爬不是更好吗?c如果不慢慢爬,就会……如果不快点跑,就会……d在学生想象、表达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个别朗读、评价读、男女生合作读……e总结:难怪课文中的“我”会说——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重点交流2: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1)请学生自选最高明的一个,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如果喜欢,也可以演一演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读,并相机指导朗读2)总结:原来小刺猬不但想清楚了要做什么,而且连每个动作怎么做也考虑得那么周到,难怪课文中的“我”都佩服极了——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四)好书推荐,拓展阅读1.过渡语:小刺猬还会来偷枣吗?后来怎么样了?教师带感情引导读:第二天晚上,月亮在云缝里缓缓地游动着......2.欲知后事如何,自己去买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那里面除了写很多有趣的故事。

      板书设计:《带刺的朋友》预习单班级 姓名 学号 一、 把以下词语读给同桌听,对的打√,错的打×枣树 玛瑙 眼馋 朦胧 缓慢 惊讶 猜测 监视 树杈 诡秘 逐个 钦佩 驱使 斑斑驳驳 恍然大悟晃来晃去 一举一动 蹑手蹑脚 哗哗 噼里啪啦 噗二、多音字扎读音组词zāzhāzhá三、填一填1.我认真地朗读了课文 遍2.我知道《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 (谁)在 (什么时候) ,在 (什么地方) (干什么) 3.根据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补充完整,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 掉下来 )→( )→( )→( ) 四、 问一问 读完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带刺的朋友》是语文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

      课文讲述了作者宗介华观察一只机灵、聪明,惹人喜爱的小刺猬偷枣的故事,透露出作者对小刺猬愈加浓烈的情感课文是《带刺的朋友》的节选部分,书中还写了刺猬一家人的有趣故事总之,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散文故事 为了尝试探索真正高效,有所增量的小语课堂首次以“预习单”的导学形式,把基础的字词读音,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放到课前,尝试学生自主学习;并抓住故事的主线“偷”,在预习单的基础上,拎出学生困难之处,通过对比,在课堂中,让学生修整、完善刺猬偷枣的过程教研课中,301班大部分孩子表现还是很不错的,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通过预习、课题反馈,能有效地找到相关语句、对错误的或者不完全正确的地方做出修正尤其是刘祥,他的把两个人的答案合在一起才是最好,博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这就是他思维的提升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先独立学习,用波浪线画出能体现刺猬偷枣高明的行为;再小组讨论,甄选得出一个最高明的行为,不但要说出自己的想法,还要找到依据(文中的字词)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临时被分组,每个小组由原来的4人,增加为6人一组,组长也是临时重新任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组长还是能有序地带领组员讨论、投票,并甄选出小组认为最佳的答案。

      组员代表发言、补充得也还可以这个环节,要表扬另外,我十分关注后进生得听课效率,会时常提醒分神得学生留神倾听总的老说,这一课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应该是扎实的、有效的一堂好课,不是完美无瑕;恰恰是能让人有所反思和进步才是“好”课堂,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场地关系,很多孩子没有桌子,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及时订正和批改又比如,课堂常规欠佳,例如童逸谦、陈韦轩确乎是有分神的现象,虽然及时提醒,但效率总归是不佳还有,对于“刺”这个字捺这一笔的指导解说,确实如杨文博老师所说“为了避让,所以捺改为点”更合适再是课堂的节奏还有空隙,如果能抓住这些空隙,这堂课就不会拖堂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