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月亮、月相与诗词.docx
2页元宵节、月亮、月相与诗词 元宵节、月亮、月相与诗词 和儿子聊天谈端午的典故,不知不觉就跑题了,说起了元宵节,说起了月亮,说起了“月上柳梢头”、月亮与诗词的瓜葛以及月相什么的,就借题发挥,敷衍成文,贴到空间里 元宵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浪漫的日子在古代,无论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不允许外出自由活动,但是元宵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有意中人的也可趁这天与情人相会所以连稼轩居士都忍不住咏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谓月下看书生,灯下观佳人,那天不知要促成多少佳偶呢 而在少男少女、以及曾经历过那段旖旎岁月的人心目中,更著名的则是那首“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大家知道这时候的月亮是满月吗? 大家试试模拟诗中的场景:月亮从东边升起,刚到柳树梢头,离地平线不远,方位自然是东方了黄昏”表明太阳从西边下山月亮、太阳一东一西遥遥相对,正是望月初升的时候,月亮是圆的,日期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月相自然是满月!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十分强悍的老师别出心裁,居然考学生“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什么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是偶的网名哦^o^);“月黑雁飞高”又是什么月?这题目能做出来吗?不急,答案在后面。
月出的时间果然复杂,有时是中午,有时却在傍晚,有的时候却只在黎明露一下脸,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月亮不像太阳是每天东升西落的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而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太阳光反射发光这三者转来转去的,就导致月出时间的复杂了——简单说呢,在农历的前半个月,月亮会在日落前就出现在空中了;过了满月之后,月亮升起较迟,有时候日出时月亮还留在天上 正因为月相变化繁多,神秘复杂,古人描写月亮的诗词从来不少像上面题目的答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是上弦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下弦月;“月黑雁飞高”是新月;“黄昏月亮挂树梢”是农历初二或初三;“黄昏月亮挂西方”是农历初五;“黎明月亮落西方”是农历廿三;“黄昏月亮挂在上中天”是农历初七 所谓上弦月什么的,还是上高中时在地理课中学的上弦月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90°,故日落时,月亮出现于正南方天空(上中天),按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时计(月球在天空背景上每日向东运动的角度很小,以日为单位,人眼很难觉察),日落后6小时才落入地平线以下,因此,上弦月的出没时间可以概括为“中午月出,半夜月落”同理,满月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180°或以西180°,故日落时,月亮刚好要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日出时,月亮正好要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去,其出没时间可以概括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
从月相上来说,上弦月是农历初七、八的月相,可见部位为月球正面西半部分,形状为一大写的D字 下弦月是农历廿一、二的月相,升落时间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东半部,形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