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 古代诗歌五首课件1 鲁教版.ppt

101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3140831
  • 上传时间:2018-12-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5MB
  • / 10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诗歌五首,1,4,2,练习,5,3,导入,扩展,中国古典诗歌,,近体诗,,绝句,律诗,词,曲,,散曲,戏剧,,小令,套数,(唐),(宋),(元),,,,,,jié,dàn,sǒng,xiāosè,zhì,,,,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字孟德,沛国谯qiáo县人(今安徽省亳bó县)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他善诗歌,有《步出夏门行》等篇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曹操(155-220),,写作背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在平定乌桓,消灭袁绍残余势力后,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站在高高的碣石山上,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当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后,更激起诗人要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故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诗句向东,登临,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多么,水波动荡的样子,耸立 竦,高 峙,挺立,秋风声,银河,庆幸得很,好极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灿烂的银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互文)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目的是什么? 哪个字能证明这一点?,目的是“观沧海” “以”字可证明以”是目的连词曹操“观”到了什么? (哪几句是他“观”到的景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归纳起来是:海水、海岛、海岸水何澹澹”和“洪波涌起”都是写海水,它们有什么不同?,“水何澹澹”写风平浪静时; “洪波涌起”写大风大浪时曹操“观沧海” 是在什么季节? 根据什么判断?,秋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证哪些语句是诗人“观沧海”产生的联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气象雄伟 胸怀博大,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用现代汉语该怎样说?,日月的运行,灿烂的银河,好象从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大海之中 ——互文吞吐日月 包蕴万物,哪些语句是实景?哪些语句是虚景?,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实景中,哪些语句是动景?哪些语句是静景?,动景: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静景: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表现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壮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两句是诗的附文,为合乐而加,它是曹操乐府诗集《步出厦门行》中每一章的最后一句,跟诗的内容没有关系写作特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观沧海》赏析,全诗中间十句写景,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洛阳(今属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年~713年)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开元五年(717年)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来去世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北固山三面临江,形势险要,号称“天下第一江山” 作者家住洛阳,旅于江南,在这座山下停泊,被这里开阔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写下了这首诗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是写乡愁的律诗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入:到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风正;风顺译诗,旅途通向青山之外,船行在绿水之间 春潮与岸相平,江面更加宽阔,恰遇顺风,一桅白帆高悬 残夜尚未退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还没逝去,江上已露出一丝春暖 思乡的书信怎样才能送到洛阳?只有寄希望于北归的大雁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一句说明作者正在干什么? “青山”指什么山?“绿水”指什么水?,说明作者正在旅途中 “青山”指北固山; “绿水”指长江客路”在“青山外”暗含什么意思?,说明路途十分遥远; 透露出羁旅漂泊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说明当时是什么季节?,“潮平两岸阔”说明春天到来,春雨增多,春潮上涨说明当时的风是怎样的?,“风正”说明风顺,而且平和 只有“正”,帆才“悬”风太大,帆就“鼓”了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神诗人写此诗正值什么时候?根据什么作此判断?,是春节之前。

      “江春入旧年”说明已到年底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 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 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 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包含怎样的哲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有什么作用?,表现诗人背井离乡,在外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何日是归程 这才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心愿表现思乡之情的是哪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写了诗人淡淡的乡愁诗中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作者因两岸风景引起旅途乡愁,又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次北固山下》赏析,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杭州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西湖之美,美在一年四季,美在一日四时,美在阴、晴、雨、雪、雾古人说,西湖是“四百八十可游处,三万六千堪醉时”这里的一切,都如诗、如画,如梦……,,,,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映月,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mò,,,,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叙事诗中 :《琵琶行》、《长恨歌》极为著名。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他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把刚刚 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写得春意盎然,恰到好处名词解释,云脚:下雨前后出现的接近地面的云气 早莺:早来的黄莺 暖树:向阳的树枝 新燕:刚飞来的燕子 乱花:杂花,各色各样的花 渐欲:渐渐的要 浅草:不高的青草 行不足:玩赏不够思考,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路线游览钱塘湖的? 2.诗中选取了哪几种景物来表现初春的钱塘湖美景? 3.诗中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4.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从诗中的哪个词语中可以表现出来?,孤山寺北贾亭西 (点明诗人春游是从孤山寺、贾亭一带起程的) 水面初平云脚低 (诗人了望湖面),,首 联,,,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充分表达作者对西湖早春美景的迷恋,我最喜爱西湖东边 的美景,游览不足 够,尤其是绿色杨 柳荫下的白沙堤尾联,译诗,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西,春水初长,与岸相平,湖面笼罩着蒙蒙云气 几处早莺在向阳的树枝争鸣,谁家的新燕在为筑巢啄取春泥 野花星星点点,渐渐眯乱人眼,初生的春草刚能遮住马蹄 最爱湖东的景色,百看不厌,白沙堤掩映在绿杨阴里找出诗中最能表现早春的词语:,初平:,说明秋冬水落,春雨使湖水刚刚涨平早莺、新燕:,说明春季刚刚来临,最早出现的黄莺在争抢暖树,刚从北方飞来的燕子在衔泥筑巢渐欲:,说明野花逐渐开放,还不到姹紫嫣红开遍大地的时候浅草:,说明春草初生,仅能遮没马蹄而已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举例说明本诗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和“浅草才能没马蹄” 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