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拖***
  • 文档编号:270379124
  • 上传时间:2022-03-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6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历程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根本形式,是我国农人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医疗保障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加入者共济的原那么组织起来的,通过农村集体和农人个人筹资,为农村社区人群供给根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医疗保健制度,它曾在政府财政投入很少的处境下,依靠集体资助,农人自己互助互济,给农人供给了最初级的医疗卫生保健,极大改善了农人的医疗条件,在保障农人获得根本卫生服务,缓解农人因病致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农人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障道路,并被一些外国专家称之为“开创了进展中国家人口大国较好地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中国模式”,享有“卫生革命”之誉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进展、完善,今后必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曲折进展 在20世纪70年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的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制度、赤脚医生一起成为解决我国宏大农村缺医少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农村医疗“三大法宝”,农村合作医疗模式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盛赞为“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模式”,被誉为“告成的卫生革命”,并被作为样板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

      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合作医疗写入了宪法,到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之前的1978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笼罩率达成80~90%到1980年,我国农村有90%的行政村、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这种合作医疗制度在当时农村起到了分外积极的作用:抑止了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的流行;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预期寿命急速提高,在同类别国家和地区中位居前列;医疗费用对比低;笼罩率高,被世界称为是低收入进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 进入80年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在全国农村的实行,以及人民公社的取消和生产大队的解体,农村集体经济急速萎缩,合作医疗制度快速地走向了解体,绝大片面村卫生室、合作医疗站变成了乡村医生的私人诊所,农人缺医少药的现象死灰复燃据调查,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人占贫困户的30%~40%,有些省份甚至高达60%以上合作医疗笼罩率由1980年68.8%骤降到1983年的20%以下据1985年的统计调查,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降到了5%在20世纪90年头,我国政府推行“民办公助,自愿加入”,两度试图重建农村合作医疗,但在制度设计上没有明确社会保障国家主题责任的定位,路子没有走对,资金不到位,卫生人才匮乏,根基设施落后,这些恢复和建立的工作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成效。

      1993年中共中央提出,要“进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94年,国务院研究室、卫生部、农业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全国27个省开展“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及跟踪研究工作经过几年试点、恢复与重建,到1997年农村合作医疗有了确定程度的恢复,但笼罩率仅占全国行政村17%,全国居民加入合作医疗比例仅为9.6%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进展的抉择》中指出“举办合作医疗,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坚持民办公助和自愿加入的原那么筹资以个人投入为主,集体扶持,政府适当支持,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要“积极稳妥进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试图恢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实行政府分级管理、以县市为主的管理体制没有明确规定政府财政投入数量,县乡政府财力有限,政府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明显裁减,如国家财政卫生事业费用中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费1979年是1亿元,1992年下降到3500万元,仅占卫生事业费用的0.36%,不少地区还存在挪用的现象,尤其在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实力日益衰退,村集体气力薄弱,根本没有可以用于合作医疗的集体基金,集体的投入难以落实,资金筹集以个人筹资为主,而农村经济进展迟钝,农人收入增长缓慢,农人个人无力加入合作医疗,除片面试点地区和城市郊区,农村合作医疗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在群众中的威信逐步减弱。

      因此,1997年,卫生部举行“其次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农村居民得到某种程度医疗保障的人口只有12.6%,其中合作医疗的比重仅为6.5%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进展的抉择》公布,充分断定了合作医疗的作用,各地开头了恢复和重建合作医疗的工作1999年由于农村各项提留不断增加,农人负担加重,为了减轻农人经济负担,在农业部等五部委公布的《减轻农人负担条例》中,把“合作医疗”工程视为“交费”工程,列为农人负担不允许征收,明令遏止向农人乱集资、乱摊派,不得强制推行合作医疗,使不少地方一度恢复的合作医疗就此陷入瘫痪,200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十五”筹划建议》中,还取消了合作医疗制度,农业部也再次批评“合作医疗集资在一些地方仍未遏止”,除了上海各郊县、苏南各县、山东招远、湖北广济和西藏等片面地区合作医疗由于得到地方党政领导的强有力地支持能坚持下来并搞得好以外,基层各级政府只能放弃对合作医疗的恢复工作由此可见,在合作医疗解体的各种理由中,领导的立场、观点是最重要的理由 本世纪初,伴随着城乡进展不协调冲突的日益突出,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落实科学进展观,促进城乡协调进展,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在多方调查、论证的根基上,于2022年10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抉择》,重新开启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办工作。

      并把过去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称之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人按人均10元安置补助资金,地方财政每年对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人的资助不低于人均10元,农人个人每年的缴费标准不应低于10元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观法》中,明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2022年起,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阅历后逐步推广,由农人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加入,所履行的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人负担,合作医疗基金主要用于补助农人的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医疗费用,不得超支或过多结余,从政策上解决了合作医疗中的农人个人筹资与增加农人负担之间的冲突问题总体规划是:到2022年,试点笼罩面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22年达成60%,2022年笼罩率达成80%,到2022年,实现在全国建立根本笼罩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从2022年“非典”过后正式开启试点工作至2022年6月底,全国已有641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笼罩2125亿农人,其中有1163亿农人加入了合作医疗,参合率为72.44%;全国共补偿加入合作医疗的农人1119亿人次,补偿资金支出50138亿元。

      2022年9月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在江西南昌召开,会议总结了试点两年多来的阅历,充分断定了试点工作取得的劳绩,也指出了目前试点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传达了国务院关于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创办步伐的部署和要求国务院会议抉择从2022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加入合作医疗农人的补助提高到20元,地方财政也相应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将中西部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市辖区和东部片面省份困难地区的县、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获得了较大的成效,笼罩面逐步扩大,保障了农人的卫生健康,有效地缓解、遏制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势头,减轻了农人的经济负担,变更了农人的就医观念,带动、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整体进展,实现了制度创新,巩固了政府进一步加快解决农村医疗保障的信仰,树立和提升了党和政府踏实为民办事的形象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告成的阅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得以快速开展,关键在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主要表达在: 1、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22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批示:“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受到宏大农人的接待。

      但与其它新事物一样,难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望持续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确保健康进展,以造福于亿万农人群众2022年8月,温家宝总理讲话指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直接关系到我国几亿农人的健康和利益,是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片面,是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对于落实科学进展观,促进城乡协调进展,全面创办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温总理最近批示:“我国的社保改革和制度创办,理应从实际启程,统筹兼顾,瞻前顾后,审慎决策,循序渐进逐步做到定型、稳定、可持续 2、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参与国务院建立了部级联席会议制度,从2022年12月至2022年1月连续四次召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会议把先试点、后推行列为十一规划约束性指标,成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根本制度之一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观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观法》,《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的观法》,《财政部、卫生部关于调整中央财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资金拨付手段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2022年开头,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能充分熟悉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需要,也是全面创办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必要手段;都能专心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抉择,履行“组织、引导、支持”的职责,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宣传、管理、监视工作,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实时到位,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得以快速进展。

      纵观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进展历程,虽然合作医疗在我国农村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农村各项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处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没有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步举行,在新形势下难以为继,其所积累的阅历缺乏以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运营,务必通过新的实践举行探索,重点是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包括管理机制、筹资机制、监管机制和技术设计等;务必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通过扎扎实实的试点工作,摸索和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务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农村实际启程,因地制宜,把国家的政策扶持、合作的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审慎决策,调动农人的积极性,让农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以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定型、稳定、可持续进展 — 9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