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电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doc
8页行业资料:________静电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 1 页 共 8 页静电喷漆工安全操作规程1.喷漆前检查全部设备,如电气线路的接头,喷枪的安装以及接地线是否良好2.喷漆前,应先开烘干炉升温预热,打开喷漆室抽风机3.高压电缆应与其它电力线应保持500毫米以上的距离,以防击穿放电4.将高压发生器各开关全部扳到关的位置,然后扳高压发生器上的总电源开关:先扳220伏电压的电源开关,绿灯亮后再扳开380伏电压的电源开关30分钟,此时启动高压按钮,红灯亮后,逐步调升电压到80~90千伏5.在静电喷漆时,操作者不得离开工作地点,不准随意接近电喷枪6.静电喷漆室内严禁明火、吸烟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入喷漆室周围,应备有消防设备7.禁止在强电场内传递物件在工作时,操作者不要接触绝缘物及用品8.喷杯与工件的距离不得小于150毫米9.在加漆、换漆、观察工件漆面、喷枪有噪音、电气设备出故障或工作完毕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用接地棒放电10.易燃物必须有专人管理,防火用品要经常检查,以防失效。
第 2 页 共 8 页静电安全防护知识一、 静电的特性及危害1、静电的产生: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x10-8厘米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产生静电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的工艺过程:1、固体物质大面积摩擦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汽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6、穿化纤布料衣服、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2、静电的特点:1、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万伏,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汽静电可达1万伏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万伏以上2、泄漏慢因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的静电很慢3、影响因素多如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3、静电的危害:工艺过程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如:合成分厂306车间xx年12月2日上午,丙叉反应工序在投料时发生的闪爆事故一分厂109车间xx年11月11日上午三楼配料工段一步制粒机内部物料发生爆燃事故皆为静电放点所致4、放电与引燃1、各类静电放电种类1.1电晕放电即在两电极间放电,引燃能力很小1.2刷形放电非导体与导体间易发生,引燃能力中等1.3火花放电发生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释放能量集中,引燃力很强1.4传播型刷形放电发生在具有高速起电的场所,放电能量大,引燃能力很强2、在相同电位条件下,液面或固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发生的放电,比带正电荷时发生的放电对可燃气体的引燃能力大3、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可燃物更易点燃: 3.1可燃物的温度比常温高3.2局部环境含氧量(或其它助燃气含量)比正常空气中的高3.3爆炸性气体的压力比常压高二、 静电防护措施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防护各种静电防护措施应根据现场环境、生产工艺和设备、加工物件的特性以及发生静电引燃(爆)的可能程度等制定1、基本防护措施1.1 减少静电荷产生1.1.1对接触起电的物料,应选用在带电序列中位置较临近的、或对生产正负电荷的物料加以适当组合,使最终达到起电量最小。
1.1.2在生产工艺的设计上,对物料应做到接触面积小、压力较小,接触次数较少,运动和分离速度较慢1.2 使静电荷尽快对地泄漏1.2.1在存在静电引爆危险的场所,所有属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对金属物体应采用金属导体与大地作导通连接,对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及亚导体则应作间接接地1.2.2局部环境的相对湿度宜增加至50%以上,最好保持湿度到65%-70%1.2.3在生产现场使用静电导体制作的操作工具,应予接地1.3在设计和制作工艺装置和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避免物料高速剥离或高速流动等1.4 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保持在爆炸极限下限以下固态物料保护措施2.1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连接时,紧密接触面积应大于20Cm22.2小于6个螺栓连接的危险品输送管线法兰连接处需另设4mm2以上铜质跨接导线,对于室外的架空配管系统,则按防雷规程执行2.3油罐车等在装卸过程中应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接触不良时可报警)接地线的连接,应在油罐车开盖以前;接地线的拆卸应在装卸完毕封闭罐盖后进行2.4在震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所用的接地导体禁止采用单股导线。
3、液态物料防护措施3.1装卸时防止飞溅散落(烃类液体装车时要采用淹没式装车方式,即在注入口未淹没前控制流速≤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7m/s)3.2当明显混入其它不相容的第二相杂质时,应控制流速在1m/s以内,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装设液体静电消除器3.3在贮存罐等大型容器内,可燃性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电性漂浮物3.4烃、烷等在循环、搅拌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取样、测温等现场操作,在设备停止工作静止一段时间(不少于2分钟)后再行上述操作3.5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3.6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如进行上述操作,应使液体静止10分钟以上,使得静电得到足够的小散或松弛4、气态、粉态物料防护措施4.1在设备的设计及结构上避免粉体的不正常滞留、堆积和飞扬,同时还应配置必要的密闭、清扫和排放装置4.2粉粒越细越易起电和点燃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利用和形成细微粉尘4.3应尽量采用金属导体制作管道或部件4.4对可燃气的管道或容器等,应防止不正常的泄漏,并装设气体泄漏自动报警装置。
人体及服装静电防护5.1在爆炸危险场所,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和导电鞋5.2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第 7 页 共 8 页行业资料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资料仅供参考)下载修改即可使用第 8 页 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