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联结词非.ppt
40页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妙独数江都王 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黄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 碗赐将军拜舞归,龙池十日飞霹雳 内府殷红马脑碗,婕妤传诏才人索 碗赐将军拜舞归,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轻纨细绮相追飞 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昔日太宗拳毛騧,近时郭家师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近时郭家师子花 今之新图有二马,复令识者久叹嗟 此皆骑战一敌万,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缟素漠漠开风沙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霜蹄蹴踏长楸间,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马官厮养森成列 可怜九马争神骏,顾视清高气深稳 借问苦心爱者谁,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后有韦讽前支遁 忆昔巡幸新丰宫,翠华拂天来向东 腾骧磊落三万匹,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皆与此图筋骨同 自从献宝朝河宗,无复射蛟江水中 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赏析 在章法上错综绝妙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赏析 在章法上错综绝妙第一段四句先赞曹氏画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第三段十句,氏画技之高超第二段八句追叙曹氏应诏画马时所得到荣誉和宠幸第三段十句,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第四段八句是照应第二段写九马图之神妙及各马之姿态第四段八句是照应第二段“先帝先帝”的伏笔,从而产的伏笔,从而产生今昔迥异之感 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写生今昔迥异之感 以奇妙高远开首,中间翻腾跌宕,又以突兀含蓄收尾写骏马极为传神,写情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浦起龙《读杜心解》说:骏马极为传神,写情感神游题外,感人至深,兴味隽永浦起龙《读杜心解》说: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们学会了“且且”“或或”这两个逻这两个逻辑联结词的用法,及用它们辑联结词的用法,及用它们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这节课我们以同样的方法来引导大家来这节课我们以同样的方法来引导大家来学习本章的最后一个联结词学习本章的最后一个联结词“非非”. 首先来回顾下本章的知识结构:首先来回顾下本章的知识结构: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本章中主要学习三个逻辑联本章中主要学习三个逻辑联结词,知识结构如下:结词,知识结构如下:或或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且且非非 数学中的数学中的“非非”同于语文中的同于语文中的“不是不是”,,例如:三亚不是辽宁省的例如:三亚不是辽宁省的. 在数学中不过是把句子拆开了,并赋予在数学中不过是把句子拆开了,并赋予了一些符号,如下:了一些符号,如下: p::三亚是辽宁省的三亚是辽宁省的. ┐p:三亚:三亚不是不是辽宁省的辽宁省的. 然而,判断这句话真假是大家再熟然而,判断这句话真假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悉不过的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学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学习,数学中的习,数学中的“非非”是如何加强是如何加强证明题中的逻辑性的证明题中的逻辑性的.•使同学们掌握逻辑联结词使同学们掌握逻辑联结词“非非”的运用的运用.•培养同学们严密的逻辑思维培养同学们严密的逻辑思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从培养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到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过程中获取新知过程中获取新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书上的例子考讨论书上的例子.•通过实例,归纳出命题通过实例,归纳出命题“┐p”真假的真假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情感与价值观•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非非”的概念理解的概念理解.•利用利用“非非”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命题的真假.•灵活运用灵活运用“非非”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来判断命题的真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 难点难点下列命题间有什么关系下列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 35能被能被5整除整除; (2) 35不能被不能被5整除整除. 可以看到可以看到…命题(命题(2)是)是 命题(命题(1)的)的否定否定. 一般地,对一个命题一般地,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就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读作读作 “非非 p ”或者或者“ p 的的否定否定”.此处命题的否定与此处命题的否定与1.1.2中否命题的区别中否命题的区别. 然而然而…命题命题┐p的的真假真假如何确定呢?如何确定呢? 注意!注意! 规规 定定 :• 若若p是是真真命题,命题, 则则 ┐p 必是必是假假命题命题;• 若若p是是假假命题,命题, 则则 ┐p 必是必是真真命题命题.你真我假你真我假“非非”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肯定肯定 = => >是是 都是都是否定否定≠≠≤≤不是不是 不都是不都是肯定肯定 至多有一个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一个任意的任意的所有的所有的否定否定 至少有两个至少有两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某个某个某些某些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 ((1))p::y=sin x是周期函数;是周期函数; ((2))p::3<2;; ((3))p:空集是集合: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的子集.例例 4 4((1))p::y = sin x是周期函数;是周期函数;((1)) ┐p :: y=sin x不是周期函数,不是周期函数, 命题命题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是假命题.解:解:((2))p::3<2;;((2)) ┐p ::3≥2. 命题命题 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p 是真命题是真命题.解:解:((3)) ┐p :空集不是集合:空集不是集合A的子集的子集. 命题命题 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是假命题.解:解:((3))p:空集是集合:空集是集合A的子集的子集.附加例题附加例题((1))p: π 是无理数是无理数 ;((2))p: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q: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 边上的中线重合边上的中线重合.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它们的真假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 ┐p : π 不是无理数不是无理数. 命题命题 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p 是真命题是真命题.解:解:((1))p: π 是无理数是无理数 ;(2) ┐p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不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不相等. 命题命题 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是假命题.解:解:((2))p: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3)) ┐p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 底边上的中线不重合底边上的中线不重合. 命题命题 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p 是假命题是假命题.解:解:((3))p: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和底 边上的中线重合边上的中线重合.对一个命题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全盘否定,就得到一个新命题:┐p读作读作 “非非 p ”或者或者“ p 的的否定否定”.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非非”的概念的概念 ::• 若若p是是真真命题,命题, 则则 ┐p 必是必是假假命题命题;• 若若p是是假假命题,命题, 则则 ┐p 必是必是真真命题命题.“非非”的判断方法的判断方法 ::““非非””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命题对常见的几个正面词语的否定肯定肯定 = => >是是 都是都是否定否定≠≠≤≤不是不是 不都是不都是肯定肯定 至多有一个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一个至少有一个任意的任意的所有的所有的否定否定 至少有两个至少有两个没有一个没有一个某个某个某些某些1.如果命题.如果命题“ p或或 q”与命题与命题 “ 非非 p” 都是真命题,那么都是真命题,那么[ ]A.命题.命题 p不一定是假命题不一定是假命题 B.命题.命题 q不一定是真命题不一定是真命题C.命题.命题 q一定是真命题一定是真命题 D.命题.命题 p与命题与命题 q真值相同真值相同C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解析解析::由由“非非p”为真知为真知p为假,为假,又因为又因为“p或或q”为真,为真,故故q一定是真,一定是真,否则否则“p或或q”为假故选为假故选C..2.如果命题.如果命题“p且且q”与命题与命题“p或或q”都是都是 假命题,那么(假命题,那么( )) A.命题命题“非非p”与命题与命题“非非q”的真值不同的真值不同 B.命题命题p与命题与命题“非非q”的真值不同的真值不同 C.命题命题q与命题与命题“非非p”的真值不同的真值不同D.命题命题“非非p且非且非q”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D 2. 解析解析:由题意:由题意“p或或q”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 “非非p且非且非q”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故选故选D. 1.用.用“p或或q”、、“p且且q”、、“非非p”填空:填空: 命题命题“CIA中的元素是中的元素是I中的元素但不是中的元素但不是 A中的元素中的元素”是是________的形式.的形式.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非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形式的复合命题 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非p 菱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菱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垂直填空题填空题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或q”、、 “p且且q”、、“非非p”命题的真假命题的真假. ((1))p:正多边形有一个内切圆;:正多边形有一个内切圆; q:正多边形有一个外接圆;:正多边形有一个外接圆; 解答题解答题解:解:((1))∵∵p真、真、q真,真, ∴∴p或或q真;真;p且且q真;非真;非p假假.解解:: ((2))∵∵p假、假、q真,真, ∴∴p或或q真;真;p且且q假;非假;非p真真. ((2))p: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不相等;: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不相等; q: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端点等距;:线段中垂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端点等距;2.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后.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后的简单命题,并判断此复合命题的真假.的简单命题,并判断此复合命题的真假.(1)方程方程x2++2x++3=0没有实根没有实根解解 ::(1)非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形式的复合命题: 方程方程x2++2x++3=0有实数根.有实数根. 此复合命题为真.此复合命题为真.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他们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他们的真假:的真假: ((1))2 + 2 = 5 ;; 解:解: p:: 2 + 2 = 5 ┐p :: 2 + 2 ≠ 5 因为因为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所以所以┐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教材习题答案教材习题答案((2))3是方程是方程x2-9=0的根的根 ;;解:解: p:: 3是方程是方程x2-9=0的根的根 ┐p :: 3不是方程不是方程x2-9=0的根的根 因为因为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 所以所以┐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解:解:p:: ┐p :: 因为因为p是假命题,是假命题, 所以所以┐p是真命题是真命题.((3))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可以解决习题我们可以解决习题. A组:第组:第3题的(题的(1)()(2)()(3)) ((4)()(5)) 习题习题1.2 A组组3.((4))8+7=15 真命题真命题 ((5)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空集不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真命题真命题习题习题1.3 A组组3.((1)) 不是有理数不是有理数 真命题真命题 ((2))5是是15的约数的约数 真命题真命题 ((3))2≥3 假命题假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