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气车间液氨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doc
7页1水气车间液氨站岗位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液氨站岗位任务,工艺操作,操作指标,开停车程序及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并叙述了岗位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性能本规程适用于水气车间液氨站的生产操作2 岗位任务本岗位任务是保障供应重碱吸收岗位生产时所必要的气氨和液氨消耗,维持正常的氨平衡3 工艺流程3.1 工艺流程叙述3.1.1 槽车卸氨流程液氨由火车槽车或汽车槽车拉至卸氨栈台,用卸氨软管与液氨球罐的液氨管线连接,如果液氨槽车与液氨球罐的压差满足卸氨要求,则采取自流进液氨球罐;如果液氨槽车与液氨球罐的压差不大,卸氨困难,则启动气氨压缩机,把液氨球罐的气氨压缩成液氨打至液氨槽车,从而减少液氨球罐的压力,增加液氨槽车的压力,以满足卸氨的压差要求,达到卸氨目的3.1.2 正常供氨流程开启液氨球罐顶上 GA7003-50-C2C-C1-C21和 GA7002-50-C2C-C1-C21管线上的阀门 ,再 开 启 GA7001-50-C2C-C1-C21 管 线 上 的 总 阀 , 送 气 氨 去 蒸 吸 工 段 2开启液氨球罐底部 LA7005-50-C2C-C1-C21 和 LA7006-50-C2C-C1-C21 管线上的阀门,再开启 LA7002-50-C2C-C1-C21 管线上的总阀,送液氨去蒸吸工段。
3.2.2 工艺流程图(带仪表控制点)( 附图)4 主要设备与性能序号 设备位号 设备名称 型号或图号 技术规格 数量往复活塞式进口条件:公称容积流量:57m3/h(0.95m3/min)压力:0.2~0.8MPa出口条件:压力:0.8~1.2MPa温度:≤110℃P=11kW主机外型尺寸:1555×700×9001 C7001A、B气氨压缩机配套电机ZW-0.95/8 -12YB225M-4冷却方式:风冷22全容积 V=187m3球罐规格:SФ7100(内径)设计压力:2.15MPa设计温度:﹣11℃容器类别:Ⅲ材料:16MnR/16Mn2 V7001A、B 液氨球罐重量:41710kg/台2最高工作压力:1.93 MPa设计压力:1.96 MPa设计温度:50℃全容积 V=100m3容器类别:Ⅲ3 V7001C、D 液氨卧罐重量:24450kg/台5 操作指标温度5.1.1 氨罐操作温度:0~4℃35.1.2 气氨曲轴箱油温:≤30℃~40 ℃5.1.3 气氨压缩机排气温度:≤110℃5.2 压力5.2.1 氨罐正常压力:≤0.70MPa5.2.2 气氨压缩机入口压力:≤0.294MPa5.2.3 气氨压缩机出口压力:≤1.2MPa5.2.4 气氨压缩机油压:0.15~0.30MPa5.2.5 槽车与氨罐允许压差:≤0.20MPa5.2.6 槽车剩余压力:≤0.049MPa5.3 液位5.3.1 氨罐最高液位:3/4 D(D=2R)5.3.2 曲轴箱油位:视油镜中心线以上6 开车准备和开车程序6.1 开车准备6.1.1 检查各部位管线和阀门,确保畅通和灵活好用。
6.1.2 检查氨罐上的液位计是否完好6.1.3 检查加油器存油情况,及氨压缩机的油系统是否畅通6.1.4 盘车,检查氨压缩机传动装置是否良好6.1.5 检查仪表、电气、通讯系统是否正常、完整好用6.1.6 准备好防护用具6.2 开车程序6.2.1 气氨压缩机开车步骤46.2.1.1 联系电工送电,系统中各有关阀门按操作要求处于正常开闭状况6.2.1.2 启动气氨压缩机,观察其有无异音,查看油压及出口温度是否正常6.2.1.3 气氨压缩机运转正常后,打开排气总阀6.2.1.4 将气氨压缩机吸气阀慢慢开启,如果听到液击声,应立即停车,关闭吸气总阀,重新开车,直至没有撞击声6.2.1.5 保持油压在正常范围内(比曲轴箱压力高 0.15~0.30MPa)6.2.1.6 注意进气、排气温度调节使其转入正常6.2.2 卸槽车步骤6.2.2.1 会同设备员对氨罐、氨液分离器、气氨压缩机及槽车上的油压阀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完好后,接通槽车与站内液氨罐之间的液相管线,接通槽车与站内气氨压缩机出口的液相管线6.2.2.2 打开槽车卸氨阀,直接向液氨球罐内输送液氨,借助槽车与球罐的压力差,将槽车内液氨压入球罐。
6.2.2.3 如按 6.2.2.2 方式卸氨有困难,可借助气氨压缩机加压(启动方式参见前面的开车程序),将球罐内的气氨通过气氨压缩机加压后,通过出气管线,压入槽车内,液氨在压力作用下,输入球罐贮存6.2.3 供氨步骤6.2.3.1 检查液氨罐、氨罐压力、送氨阀门是否完备好用56.2.3.2 联系蒸吸工段,准备送氨6.2.3.3 根据蒸吸工段工艺要求,打开氨罐上的气氨阀或氨罐下面的液氨阀给蒸吸工段送氨7 正常操作调节要点7.1 经常检查气氨压缩机出口压力、温度、油压、油量、电机电流、电机温升等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节7.2 经常检查系统各阀门是否有泄漏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理7.3 经常检查氨罐内压力情况,如压力超高,可联系蒸吸工段开用气氨,或开启气氨压缩机降压7.4 注意来氨的质量、润滑油的质量,防止水份、异物等流入系统,堵塞管道和阀门,应经常排放系统内的不凝性气体7.5 定时检查球罐的氨存量,按时按要求填写报表8 停车准备与停车程序8.1 气氨压缩机的停车步骤8.1.1 关闭吸气总阀,待机体压力降至零时停机,关闭排气总阀8.1.2 待气氨压缩机气缸温度降至室温。
8.1.3 切断电源9 异常情况处理9.1 系统泄氨异常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阀门、管道法兰漏氨①管道阀门材料质量不好②安装不合格③填料安装不合格④系统吹扫试压试漏不合格①②③④项处理步骤:①准备并戴好防护用具②关闭漏处的前后阀③拆开漏处检修6系统堵塞 ①系统排放不合格②原料中有水份①找出堵塞部位按上述步骤处理②难于处理的部位报车间、厂安全部门处理9.2 气氨压缩机可能产生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异常现象 产 生 原 因 处 理 方 法气缸内有撞击声①活塞顶部碰排气阀②压阀弹簧力不够③气阀螺栓松动④阀片碎裂⑤活塞与活塞杆间隙过大①调整②增大弹簧力③旋紧气阀螺栓④更换⑤检修曲轴箱内有敲击声①连杆的大小轴瓦与曲柄间隙过大②曲轴主轴承间隙过大③曲轴与主键配合松驰④连杆螺栓松驰或开口销折断①检修②检修、调整③检修、调整④拧紧或更换油压突降①润滑油位低②油管破裂③油泵回油阀失灵④油泵及其它传动部件发生故障①加油②更换③调整或更换④检修润滑油油温过高①油冷器结垢或水流量太小②润滑油太脏③运动机构拉毛或轴瓦配合过紧①除垢,增加水流量②换油清洗油池③研磨或调间隙润滑油耗量过多①挡油圈密封不严②挡油圈方向装反③液氨进入曲轴箱①更换②调整③检修气氨压缩机启动无油压①油泵转动机构失灵②油泵进油口堵塞③油压表失灵①检修②检修③更换运转中轴封漏油 ①轴封损坏②曲轴上的油橡胶损坏 ①检修②更换橡胶圈低压截止阀开启时机体有撞击声 ①进气管路有液氨 ①把低压阀关闭一些曲轴箱内润滑油起泡沫①润滑油中含有大量的氨,当曲轴箱内压力下降时氨从油中分离产生泡沫为正常现象②曲轴箱内润滑油过多运动时曲轴搅动而产生泡沫③曲轴箱内油量过小,油泵吸进氨气①检查油温注意油压防止液氨从油中汽化②润滑油加量要适宜③润滑油加量要适宜润滑油压过高 曲轴箱存液氨,温度下降润滑油变浓 用热湿布围在曲轴箱下部使油变稀或压缩机空转润滑油压过低或不产生油压①润滑油起泡沫严重②润滑油凝固吸油困难①查出原因消除②停车用热湿布圈在曲轴箱下部使油变稀或压缩机空转7气氨压缩机吸气温度过高①氨中含水超过规定②制冷系统低压管路绝热层不好①分析氨中含水量②检修气氨压缩机进气压力与氨罐压力相差很大 吸气阀门开启量不当或不足 检修气氨压缩机进气温度比氨罐温度低 吸气管路阻力过大 检修气氨压缩机排气温度比相应压力的温度高 系统中混有空气,冷凝压力高 放出空气10 安全措施10.1 开停机、卸供氨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严禁违章操作。
10.2 所有设备要保持清洁完整,运转设备要处于正常状态,如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报告车间,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10.3 所有设备应安装好仪表(包括电流表、报警等) 、压力表、液面计要定期检查保证好用10.4 氨库周围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且杜绝火种10.5 所有阀门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保证无泄漏,并灵活好用,易于调节和生产管理10.6 高空作业的操作台严禁损坏,有不安全的要立即修复,并要有安全栏杆10.7 主要设备的开停必须有车间领导和值班长有关人员在场进行10.8 气液氨管线动火时,必须办理动火手续,经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施工10.9 开用的气、液氨管线、氨罐不能用铁器敲打(尤其法兰、阀门等处),并严禁动火检修运转中的设备,不停车不许修理10.10 每个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妥善保管并8戴好防毒面具,严格按操作法操作10.11 严格执行厂、车间的安全规定,文明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