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句修改基础理论及实例.doc
9页病句修改基础理论及实例在小学阶段,修改病句是句子练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试卷上常出现的问题也是试 卷上出错率较高的类型通过对病句的修改,可以使我们认识什么是正确的句子,什么是 错误的句子这样,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而旦也为自己修改作文打下了良 好的基础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小学生常见的句子毛病主 要有几种情况:1、 重复啰嗦如:我第一个首先发言2、 词语搭配不当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3、 词序混乱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4、 前后矛盾如:我今天上午看了一天的书5、 句子不完整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6、 不合事理如: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7、 概念不清如: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修改病句要掌握一个原则:既要改通,又要尽量不改变原意一•般说来,修 大致有六 种方法即繁就简法“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重 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 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
如上面的例句:我第一个首先发言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 首先发言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 显得意思重复了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换词搭配法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某些 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 成病句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时,一•般 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 换成“制定”.句子改成: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再如: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 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 曲"等就可以了3、 调即调整词序法调整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
在大多数 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因 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四辆电动车,“两辆”和“新旧”顺序颠倒了,应是“新 旧两辆”所以句子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再如: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 通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 o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 呢?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 了因此,全句改为: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4、 补即补充成分法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不完 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 分析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由于 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 啥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 成分,并补上合适的。
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在 “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在如: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 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日”等另外前后矛盾的病句,也可用删的办法或换的办法这类句子首先要解开矛盾,就是找出 -句话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的地方,使前后意思统一•的方法一句话的前言后语要 —致,要和事实相符否则,就会出现前后矛盾,与事实不符的语病如我今天上午看 了一天的书句子前面说是“今天上午”,后面又说是“一天”,这样前后矛盾应该删掉“上 午”,或将“一•天”改为“半天”句子改为:我今天看了一天的书或我今天上午看了 半天的书再如:全班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这个句子前半句讲明是“全班同学”都去,但后半句又说“张军”留在教室里一前一 后,显然产生了矛盾也许,写这句话的人是为了有意识地强调突出“张军”未去,但不 管怎样,句子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着的如果确实为了强调的话,我们不妨这样改正:全班 其他同学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张军一个人还留在教室里做作业。
不符合事理的病句 也可采用不同方法修改不符合事理也称逻辑混乱,它是由于对事 物木身认识不够造成的修改此类病句时,首先要全面了解事物并掌握其木质,也就是我 们方法中所讲的重新认识,然后把句子叙述清楚如: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茄子、苹果等各种蔬菜句中强调列举的是各种蔬菜什么是蔬菜?西瓜和苹果?这两样东西事实上是属于水果 类,放在蔬菜类就不合事理了修改时,可以去掉两样东西,也可以保留(根据需要而 定)采用后-种修改方式的句子为:地里种着西红柿、扁豆、黄瓜、茄子、西瓜、苹果 等务种瓜果蔬菜再如: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句中既然“月圆如镜”就不会看到“繁星满天”,事实上是月明星稀,所以句子可以删 掉“月明星稀”练习1. 她披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2. 海面上乌云密布,雷电轰鸣,白浪滔天,暴风雨就要来啦!3. 许多海燕一个一个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4.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好看的海滨的夏夜5. 城市各处的灯火连续亮了起来6. 随着夕阳的东沉,天色越来越暗了7. 水滴要奔向大海,投入江河8. 水滴就这样一滴一•滴,接二连三地往下滴9. 曹冲虽然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
10. 管仓库的管理吓得脸色苍白,血无人色11. 把“而粉树”的树皮I西干磨成粉,剥下来,就成了面粉12. “面粉树”的营养十分丰富美丽13. 一位农民下井系着绳子察看14.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兵马俑”15. 秦始皇在两千多年前命令工匠们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陵墓答案:1. 她披着金光闪闪的头发长着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2. 海面上乌云密布,白浪滔天,暴风雨就要来啦!3. 海燕一个一个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到来4.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的夏夜5. 城市各处的灯火陆续亮了起来6. 随着夕阳的西沉,天色越来越暗了7. 水滴要投入江河,奔向大海8, 水滴就这样一滴一,滴往下滴o9. 曹冲不但聪明多智,而且很有同情心10. 管仓库的管理吓得脸色苍白11. 把“血粉树”的树皮剥下来,咽干磨成粉,就成了面粉12. “血粉树”的营养十分丰富13. 一位农民系着绳子下井察看14. 这是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 o15. 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命令工匠们为白己修建了一座陵墓修改病句修改病句的关键是找出病因,找到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小学生常见的句子毛病主 要有几种情况:1、 重复啰嗦如:我第一■个首先发言。
2、 词语搭配不当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3、 词序混乱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4、 前后矛盾如:我今天上午看了-•天的书5、 句子不完整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6、 不合事理如: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7、 概念不清如:校园里种了月季、海棠、梧桐、松柏等很多树木修改病句要掌握一个原则:既要改通,又要尽量不改变原意一般说来,修 大致有六 种方法即繁就筒法“删”就是指给意思重复或成分多余的病句消肿,从而使句子简洁明了的方法重 复,多半是用了相同意思的词语造成的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啰 嗦,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修改时,对重复的部分择一-就行了如上面的例句:我第一•个首先发言句中的“第一个”和“首先”重复,可删掉其中一•个改为“我第一个发言或“我 首先发言再如: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例句中的“不禁”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禁 不住,因此它和“忍不住”放在一个句子中就 显得意思重复了这个句子可改为:我不禁笑出声来或:我忍不住笑出声来2、 换换词搭配法换词搭配法,就是指给词语搭配不当的病句换个词语,从而使句子写通顺的方法某些 词语在意义上是不能相互搭配的,或者搭配起来是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如果搭配了就会造 成病句。
经常出现的病句是: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修改时,一•般 只要换一处词语就可以了具体换哪一•处应根据内容而定如:开学,我们树立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句中“树立”和“计划”搭配不当,根据句子意思,应保留“计划”,就应将“树立” 换成“制定”.句子改成:开学,我们制定了计划,明确了努力方向再如:在联欢会上,李丽演唱了动听的歌声这个例句,“演唱”和“歌声”不能搭配演唱的只是歌曲,而歌声是指歌的声音,就 好比鸟声、机器声一样这是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时,把“歌声”换成“歌 曲"等就可以了3、 调即调整词序法调整词序法,就是指给词序混乱的病句理顺词序,从而使句子变通顺的方法在大多数 情况下,一句话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一变,句子的意思就发生变化,甚至造成语病因 此,给词语安排次序,一定要符合平时的语言习惯,不能随意颠倒如:两辆新旧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句中“两辆新旧电动车”是指四辆电动车,“两辆”利“新旧”顺序颠倒了,应是“新 旧两辆”所以句子调整为“新旧两辆电动车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再如:小鸟动听的歌声被他陶醉了读这个句子,我们感到意思不清如果是“歌声”做主语,说歌声被他陶醉了显然不 通。
那么,“陶醉”的应该是谁?从句意分析看,应该是“他” o什么东西使他陶醉了 呢?当然就是“小鸟动听的歌声” 了因此,全句改为:他被小鸟动听的歌声陶醉了即补充成分法补充成分法,就是指给不完整的病句补充需要的成分,从而使句子写完整的方法不完 整的病句,主要是缺少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和宾语具体到底缺少什么成分需要仔细 分析通常情况下,主语位置居前,谓语居中,宾语居后(无宾语,则谓语居后)0由于 句子不仅是主干成分构成,还有一定的附加成分,所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再做到缺啥补 啥如: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按照补充成分法的要求,要改不完整的病句先要找出主干成分,然后再看究竟少了什么 成分,并补上合适的通过分析,句中缺少主语,谁“受教育”,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在 “很受教育“前补上主语“我(我们)”句子改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很受教育在如:我们为今年国庆准备这个例句有主语和谓语,而“准备”是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准备”什么呢?没有交代 清楚,句子缺少宾语成分,可补“精彩节目”等另外前后矛盾的病句,也可用删的办法或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