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村镇排水工程技术规程.doc

56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33009947
  • 上传时间:2022-10-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7KB
  • / 5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村镇排水工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目 次1 总 则 12 术语和符号 22.1 术 语 22.2 符 号 33 村庄排水 43.1 一般规定 43.2 沼气池 43.3化粪池 63.4 雨水收集和利用 84 集镇排水 94.1一般规定 94.2 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 94.3 排水管渠和附属构筑物 104.4 泵站 124.5污水处理 134.6 污泥处理 205 施工和验收 215.1 一般规定 215.2 施 工 215.3 验 收 23本规范用词说明 261 总 则 283 村庄排水 303.1一般规定 303.2 沼气池 313.3 化粪池 333.4 雨水收集和利用 344 集镇排水 354.1一般规定 354.2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 374.3排水管渠及其附属构筑物 384.4 泵 站 404.5污水处理 434.6 污泥处理 525 施工和验收 555.1 一般规定 555.2 施 工 555.3 验 收 56【精品文档】第 页1 总 则1.0.1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协调地建设村镇,达到防治水污染,保护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保障安全的要求,制订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村庄、集镇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以下简称村镇)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排水工程,规划人口在30000人以上的镇宜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规定执行1.0.3 排水工程建设应以批准的村镇规划为主要依据,从全局出发,根据规划年限、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集中与分散、排放与利用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因地制宜地选择投资较少、管理简单、运行费用较低的排水技术,做到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1.0.4 排水工程技术,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1.0.5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以及其它特殊地区的排水工程技术,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专门规范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居民点2.1.2 集镇 market town乡人民政府驻地和经县级人民政府确认,由集市发展而成的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本规程亦包含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2.1.3 集流场 concentration area收集雨水的场地,可分为屋面集流场和地面集流场。

      2.1.4 调节池 equalization tank用以减少污水处理设施进水水量波动和水质波动的构筑物2.1.5 污水净化沼气池 anaerobic purification tank一种污水厌氧处理构筑物,由前处理区和后处理区两部分组成,前处理区为两级厌氧沼气池,后处理区为折流式生物滤池,由滤板和填料组成2.1.6 人工湿地  artificial wetland本规程指垂直流人工湿地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层,种植芦苇类的维管束植物或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污水由上部进入,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区接触获得净化后从底部流出2.2 符 号——径流系数;no——截流倍数;n——粗糙系数V——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总容积;V1——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污水容积;V2——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污泥容积;V3——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气室容积;——实际使用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人数与设计总人数的百分比;n——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设计总人数;q1——每人每天生活污水量;t1——污水在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中的停留时间;q2——每人每天污泥量;t2——污水净化沼气池、化粪池的污泥清掏周期;b——新鲜污泥含水率;m——清掏污泥遗留量;d——粪便发酵后体积减量;k——气室容积系数;q——渗水量;A1——水池的水面面积;A2——水池浸水部分面积;H1——测定水池水位的初读数;H2——初读后24h时测定水池水位的终读数;h1——测定H1时,水箱水位读数;h2——测定H2时,水箱水位读数。

      3 村庄排水3.1 一般规定3.1.1 村庄排水宜采用分流制雨水宜自然排放,雨水沟渠宜与路边沟结合3.1.2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收集、利用雨水3.1.3 粪便污水宜单独收集并制作肥料,不得直排排放前必须经沼气池或化粪池处理,并符合当地排放标准处理后的熟污泥应用作农肥3.1.4养殖业污水、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并符合排放标准后排放3.2 沼气池3.2.1 年平均气温大于10℃的地区可采用沼气池3.2.2 沼气池产生的可燃气体应作燃料3.2.3 沼气池应设在室外,不得设在室内3.2.4 沼气池容积可根据家庭人口和饲养畜禽数量而定户用沼气池容积宜为6~8m3,每户一池或两池集中进行消化的沼气池容积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2.5 沼气池宜选用圆筒形水压式池型沼气池墙、池底和水压间宜采用混凝土结构,拱盖宜采用无模拱法砖砌筑沼气池的池址宜选择在背风向阳、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出料方便和远离树木、公路的地方,并做到牲畜圈、厕所、沼气池三者联通建造,达到人粪、畜粪能自流入池3.2.6 沼气池应密封,并能承受沼气的工作压力固定盖式沼气池应有防止池内产生负压的措施3.2.7 沼气池宜设测定气量和气压的设施。

      3.2.8 沼气池池壁和池底应防止渗漏3.2.9 沼气池出气管上应安装气体净化器3.2.10 沼气池溢流管出口不得放在室内,并必须有水封沼气池出气管口应设回火防止器3.2.11沼气池输气管应采用硬管、中硬度红泥塑料管或聚氯乙烯管,不得使用再生塑料管 3.2.12 当输气管总长小于25m,管径不宜小于8mm;当输气管总长为25~50m时,管径不宜小于10mm;当输气管总长超过50m时,管径不宜小于12mm3.2.13 室外输气管宜埋在地下并设置积水器输气管埋设深度宜在室外地坪150mm以下,管外宜套硬质涵管,坡度不宜小于1%,坡向积水器沼气管道与地下其它管道相交或平行时,至少应有100mm的间距3.2.14 室内输气管安装时,应走斜直线,坡度不应小于1%,并向立管方向落水转折角度小于90°时,应用弯头连接3.2.15 管道应固定,固定点间距:立管不宜大于0.8m,横管不宜大于0.5m输气管不应与电线交叉,与电线平行时,间距不宜小于0.1m输气管与烟囱距离不宜小于0.5m3.2.16 沼气开关应固定在方便操作和检查的位置3.2.17 积水器应安装在操作方便和输气管的最低处3.2.18沼气池应每年检查一次气密性,4至8年应进行一次维修。

      3.2.19输气管应经常检查是否漏气和堵塞,发现漏气或使用5年后应进行更换3.2.20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农村能源物业管理站,对村庄沼气池的建设和维修提供服务3.3化粪池3.3.1化粪池宜设置在接户管的下游便于清掏的位置3.3.2 化粪池应设在室外,不得设在室内,其外壁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米,并不得影响建筑物基础3.3.3化粪池可每户单独设置,也可相邻几户集中设置如受条件限制设置于机动车道下时,池顶和池壁应采取加强措施3.3.4化粪池距离水井等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3.3.5 化粪池池壁和池底应防止渗漏3.3.6 化粪池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 化粪池的有效深度不宜小于1.3m,宽度不宜小于0.75m,长度不宜小于1.0m,圆形化粪池直径不宜小于1.0m2 双格化粪池第一格的容量宜为总容量的75%;三格化粪池第一格的容量宜为总容量的50%,第二格和第三格各宜为总容量的25%3 化粪池格与格,池与连接井之间应设通气孔洞4 化粪池内进出水口应设置连接井与进水管、出水管相连5 化粪池进出水口处应设置浮渣挡板6 化粪池顶板上应设有人孔和盖板3.3.7化粪池的容积宜按下列公式计算:V=V1+V2 (3.3.7-1) (3.3.7-2) (3.3.7-3)式中:V——化粪池容积(m3);V1——化粪池污水区容积(m3);V2——化粪池污泥区容积(m3);——实际使用化粪池的人数与设计总人数的百分比(%),按表3.3.7取值;n——化粪池的设计总人数(cap);q1——每人每天生活污水量[L/(cap·d)],当粪便污水和其它生活污水合并流入时,为80~185 L/(cap·d),当粪便污水单独流入时,为20~30 L/(cap·d)。

      t1——污水在化粪池中停留时间,采用24~36h;q2——每人每天污泥量,当粪便污水和其它生活污水合并流入时,为0.8L/(cap·d),当粪便污水单独流入时,为0.5 L/(cap·d);t2——化粪池的污泥清掏周期,采用90~360d;b——新鲜污泥含水率,为95%;m——清掏污泥遗留量,为20%;d——粪便发酵后污泥体积减量,为20% ;表3.3.7 化粪池使用人数百分比 建筑物类别百分数家庭住宅100村办医院、养老院、幼儿园(有住宿)100企业生活间、办公楼、教学楼503.3.8化粪池的设计也可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执行3.4 雨水收集和利用3.4.1 村庄雨水宜采用集流场收集,集流场可分为屋面集流场和地面集流场3.4.2 集流场收集的雨水宜采用水窖贮存,有条件地区也可在农家房前或田间采用露天敞口池收集贮存雨水4 集镇排水4.1一般规定4.1.1 集镇排水制度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新建地区宜采用分流制;现有合流制排水地区可随集镇改造和发展逐步完善排水设施;干旱地区可采用合流制4.1.2 集镇雨水宜由管渠收集后自流排放地势平坦、河(湖)水位较高的集镇,可结合其周边农田灌溉、防洪排涝要求,设置排水垸区。

      地势低洼、雨水难以自流排放的集镇,应采用泵排出雨水4.1.3 集镇应建立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处理水排放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各地相关标准4.1.4 排入集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工业废水,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或各地相关标准4.1.5 除本规程有规定外,应符合《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的规定4.2 设计水量和设计水质4.2.1 居民生活污水定额和综合生活污水定额应根据当地采用的相关用水定额,结合建筑物内部给排水设施水平等因素确定,可按当地相关用水定额的75%~90%采用设计水量应与当地排水普及率相一致4.2.2 综合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宜按本规程表4.2.2的规定取值表4.2.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