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创造教育渗透在手工制作中.pdf
3页把创造思想渗透在手工制作中摘要: 陶行知认为,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老师良好的引导,在手工制作中教,在手工制作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创造精神关健词:创造教育手工制作渗透融合陶行知认为, 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我在幼儿园的手工制作活动中,努力践行陶先生的理论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撕纸、 折纸、 剪纸、 染纸、泥工、点画、吹画等手工材料五花八门,一张纸、一块布、一个盒子、一片树叶,都可以信手拈来,随意制作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中,我认为: 指导幼儿手工制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幼儿凭着自己的感受会大胆地、无拘无束地用一定的方式去表达出来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 一年多来, 我对培养幼儿手工的创造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了解幼儿,激发兴趣陶行知认为, “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所以, 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 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创造性的热情幼儿年龄小、 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 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 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 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 讨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幼儿的言语行为无拘无束,心理上轻松愉快,创造火花也就会不时闪现众所周知, 3-6 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力大胆丰富因此,在手工活动中,应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 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在活动室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为重要 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红色的纸折出漂亮的花,用绿色的纸折出可爱的小青蛙, 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许多的鱼等等,并把它装饰在活动区。
当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哇!真好看!啊!真漂亮!”只见他们三个一堆、四个一伙地凑在那说:“要是我能做出这么好看的东西,该有多好! ” “太神奇了,你们看看这些纸鱼,就好象真的一样,我太喜欢了!” “我还想用绿颜色的纸做小草呢?”,, 新鲜的活动环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二、激发手工创造的欲望,化为幼儿的自动力陶行知认为, 幼儿在进入创造过程后,创造是学生个体本身的自动他动、他助和他导,都是服从自动的,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所以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启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是创造称为自动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欣赏《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巧巧手” 的区角里,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 并邀请其他组的幼儿去区角里参观,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
二)供材材料是构思、 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硬壳纸、挂历纸、花布、绒布以及各种树叶、羽毛、植物种子、旧纽扣、棉线、麻绳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如:在制作相架的活动中,我先让孩子们看了教师的几件相架作品,然后请他们选择形状各异的相架板用面粉贴上自己喜欢的花边,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到手工区选取自己喜欢的小材料(纽扣、豆类、珠子等)镶嵌到面粉上去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达到了顶点,有的小朋友说:“老师,我觉得各种颜色的纽扣贴在相架上很漂亮 ”还有的说: “我喜欢在相架上贴上花生 最后,每个孩子的相架都没有重复雷同的,但又都是漂亮而有趣的三)融合幼儿喜欢游戏, 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手工制作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如:在一次“化妆舞会”的活动中,我采用游戏的口吻说: “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最有特色话一说完,幼儿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想做面具, 来表演我最喜欢的奥特曼。
有的说: “我想用报纸做一条漂亮的裙子 这样的手工游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手工制作与绘画融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如:中班折纸画《小猪欢欢》首先折小猪的头, 然后贴在一张纸上,接着再添画小猪的身体和它洗澡的用具,最后玩帮小猪洗澡的游戏 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幼儿十分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还创造性地添画了牙刷、毛巾、沐浴露等,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白纸变得丰富多彩三、让生活和大自然为手工创造提供灵感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屋、马路、树木、行人等环境,观察云彩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各种车辆等事物,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好基础。
例如:在深秋时节,我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看到地上有很多的落叶,只见一个小孩拾起几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对我说:“老师,我想把这个漂亮的落叶夹在书里,等叶子干了以后,我用它来拼成很多东西 ”话一说完,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去寻找漂亮的树叶了回到幼儿园, 我马上引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看着自己用从大自然中搜集到的材料做成的《树叶贴画》 ,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啦!四、激励他们幼小的心(一)正确评价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往往把直线剪成曲线,把曲线剪成直线,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 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否则, 会打击和伤害幼儿的自信心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 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手工活动有兴趣在中班手工活动《贴小鸡》的评价中,我首先作出肯定:“东东小朋友贴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 “但是如果能贴出小鸡的不同形状,比如正唱着歌儿的小鸡、低头吃米的小鸡、还有在草地上玩耍的小鸡等等,那就更棒了 ”在第二次活动《鸡妈妈数小鸡》时,东东已经注意了我上次的评价,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鸡的姿势,非常的形象、生动。
二)体验成功教师应注重为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应为幼儿感到高兴和自豪,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在手工区折啄木鸟活动中,我提供手工书、折好的啄木鸟成品、每个步骤的范例给幼儿,由幼儿自己选择手工书、成品、具体范例进行手工制作有的幼儿借助手工书看符号标记折出了啄木鸟;有的是将成品拆开后还原从而把啄木鸟折出来的;有的是观察每个步骤的范例折出的;还有的是采用跟同伴学的方法折的啄木鸟 看着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幼儿的脸上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制作当中,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个亲密的动作,都能增强幼儿创造的自信心,使幼儿不断地勇于表达,敢于创造当然, 陶行知先生在提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教师的创造精神他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就是说,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创造性地运用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毕竟,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创造性,就很难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