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农政策支持方案.doc
16页三农政策支持方案第1章 总论 31.1 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 31.1.1 农业生产现状 31.1.2 农村经济现状 41.1.3 农民收入现状 41.1.4 农村社会事业现状 41.2 农业农村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41.2.1 农业支持政策 41.2.2 农村经济支持政策 41.2.3 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41.2.4 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 4第2章 土地政策支持 42.1 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 52.2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52.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 5第3章 财政支持政策 63.1 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 63.1.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63.1.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 63.1.3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63.2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 63.2.1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 63.2.2 优化农业补贴方式 63.2.3 强化农业补贴监管 63.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63.3.1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支持 63.3.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73.3.3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3.3.4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 7第4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7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4.1.1 加大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保障 74.1.2 优化规划,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 74.1.3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效率 74.2 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 74.2.1 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 84.2.2 构建农村物流网络体系 84.2.3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84.3 农村信息化建设 84.3.1 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84.3.2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 84.3.3 提高农村信息服务能力 8第5章 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85.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85.1.1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85.1.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95.1.3 优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 95.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95.2.1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95.2.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95.2.3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95.3 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 95.3.1 建立健全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95.3.2 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与监管 95.3.3 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科普宣传与培训 9第6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06.1 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106.1.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 106.1.2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06.2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06.2.1 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体系 106.2.2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106.2.3 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 106.3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与激励 106.3.1 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106.3.2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机制 106.3.3 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11第7章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17.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17.1.1 政策目标 117.1.2 政策措施 117.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17.2.1 政策目标 117.2.2 政策措施 117.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7.3.1 政策目标 117.3.2 政策措施 11第8章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128.1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28.1.1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设 128.1.2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 128.2 农业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128.2.1 农业水资源节约与利用 128.2.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8.3 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广 128.3.1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138.3.2 休闲观光农业模式 138.3.3 绿色防控农业模式 138.3.4 精准农业模式 13第9章 农村扶贫开发 139.1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139.1.1 交通设施建设 139.1.2 水利设施建设 139.1.3 能源设施建设 139.2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149.2.1 特色产业发展 149.2.2 产业扶贫项目 149.2.3 乡村旅游发展 149.3 贫困地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 149.3.1 教育事业发展 149.3.2 卫生事业发展 149.3.3 文化事业发展 14第10章 政策实施与监测评估 1510.1 政策实施机制与保障措施 1510.1.1 实施机制 1510.1.2 保障措施 1510.2 政策监测与效果评估 1510.2.1 监测机制 1510.2.2 效果评估 1510.3 政策调整与优化建议 1510.3.1 政策调整 1510.3.2 优化建议 15第1章 总论1.1 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具备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本节将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全面分析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1.1.1 农业生产现状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果,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但是农业生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耕地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1.1.2 农村经济现状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但农村经济基础仍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动力不足,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1.1.3 农民收入现状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仍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1.1.4 农村社会事业现状农村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但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与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1.2 农业农村政策支持体系构建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我国需构建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农业支持政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1.2.2 农村经济支持政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1.2.3 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提高农业补贴力度,保障农民基本收益;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1.2.4 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的投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构建以上四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2章 土地政策支持2.1 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潜力,本节提出以下土地制度改革与创新措施:(1)完善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土地权属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权益2)创新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保证农民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合法权益3)摸索土地发展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允许农村集体土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进行自主开发、合作开发或入股开发,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
2.2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措施旨在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1)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提供土地流转信息、政策咨询、合同签订等服务,降低土地流转交易成本2)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3)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农村土地征收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完善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以下措施旨在保障农民合法权益:(1)完善土地征收程序规范土地征收审批流程,加强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保证土地征收的合法性2)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按照公平、合理、透明的原则,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保证农民得到合理补偿3)创新土地征收补偿方式摸索多元化补偿方式,如货币补偿、实物补偿、股权补偿等,满足农民多元化需求4)加强土地征收监管建立健全土地征收监管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征地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第3章 财政支持政策3.1 财政投入与农业产业发展3.1.1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我国应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
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3.1.2 优化财政投入结构调整财政投入结构,优先保障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地方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同时注重财政投入的精准性,保证资金投入到最需要支持的环节和领域3.1.3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采用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同时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农业产业融资成本,促进农业产业发展3.2 农业补贴政策优化3.2.1 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建立与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补贴制度,重点支持绿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等领域调整补贴结构,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和有效性3.2.2 优化农业补贴方式推行“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保障农民在市场价格波动时的收入稳定同时摸索实施农业补贴与农业生产绩效挂钩,激励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2.3 强化农业补贴监管加强对农业补贴资金的监管,保证补贴资金安全、合规使用严肃查处套取、挪用、侵占农业补贴资金的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3.3.1 加强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完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信贷投放。
3.3.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居民房屋财产权等抵押贷款业务,拓宽农村融资渠道3.3.3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合作,建立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通过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担保公司等方式,降低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信贷风险3.3.4 加强农村金融监管完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稳健运行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第4章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4.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关键作用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4.1.1 加大投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保障(1)和地方财政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2)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4.1.2 优化规划,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1)科学编制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