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探究学习过程的设计与实践.ppt
44页科学探究学习过程 的设计与实践,范 金 娟 西安市第十中学 2012年10月,科学精神,物质知识,服务社会,科 学 探 究,第1章:示范性方法指引 2-8章:有科学探究实验,2-8章:空气、氧气、水与 溶液、燃料、金属、酸碱盐,第2.3章:分子、原子、离子 元素组成、化合价与化学式,第2.3.4.6.8章:反应基本类型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各章:化学与环境、能源材料 生命与健康等,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课标 的 课程内容,义务教育 教科书 九年级 化学 科学出版社 广东教育 出版社,在义务教育教材中体现,课程内容三大要素,五个一级主题,一.新课标对科学探究的要求,课标将“科学探究”列为首个一级主题,包括如下内容,科 学 探 究,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提出对科学探究的5点认识,提出科学探究过程的8个要素,提出学生需学会的7项实验技能,提出学生至少需完成的8类实验,一级主题,二级主题,二级主题分列的要点,科粤版化学根据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过程 的 8 要素作适当整理,组成 6 个环节,观察与问题,假设与预测,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实验与事实,实验与事实,实验,假设,实验,分析,结论,表达,光 亮 铜 片,问题,铜片为何 会变黑,变 黑,可能是 烟灰 熏黑,可能是 与空气 中氧气 反应,用铝箔 密裹铜 片加热 不变黑,用洁布 轻抹变 黑处, 抹不去,加热敞 口试管 内铜片 变黑,铜受热 变黑不 是烟灰,铜在有 空气试 管中加 热变黑 隔绝空 气加热 不变黑,铜与空气 中氧气受 热反应生 成黑色氧 化铜,氧化铜与 盐酸反应 生成蓝绿色溶液,实验佐证,铜 + 氧 气氧 化 铜,将 8 类学生实验编辑成 6 组(加基本操作7组),3组放在上册末、3组放在下册末,基本实验操作,科粤版化学 科学实验布局,科粤版化学 演示性探究实验,科粤版化学 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强度,科学探究开放度,教学设计,三.科学探究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任务与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 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措施; 教学进度计划; 学科活动计划; 学生实验计划; 测量与评价方式,本单元教材分析与课程内容标准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教学进度与课时划分; 教学测量与评价措施; 单元教学反思与再设计,分析教学任务,阐述预期目标; 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分析起终点学生知识、行为与态度状态; 考虑教材呈现方式,提供怎样的学习指导; 考虑引起学生反应的方法及反馈的方式; 考虑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与评价的方式,学期设计,单元设计,课时设计,2.科学探究教学设计的层次,3.科学探究教学内容设计的方法,探究内容的选择,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热点问题,1)以教材中基础实验为主要探究内容,3)从复习课中引发探究内容,探究活动目标的制定,制定科学探究活动目标时,应根据科学探究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为目标,在实施科学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个探究要素都展开探究,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探究要素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一个学期有一两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强度的确定,探究活动的水平,探究开放度的确定,四.教学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课程目标要求描述所使用的词语,将学习目标分为了三个方向,分别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科粤版9年级化学上册课程中科学探究板块在课程目标中的内容标准,科粤版9年级化学上册课程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案例一: 烧杯中的溶液为什么会变红,案例二:探究组成水的元素,案例四:燃烧和缓慢氧化,案例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案例五:质量守恒定律,学生情况分析,考试成绩结果分析,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化学学习成绩对比,实验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化学学习成绩对比,Z=0.39,差异不显著,Z=2.10,差异显著,标准差= ,越小,分数越集中,离散程度越小,Xi代表每个学生的原始分数,X代表该班学生的班级平均分,N代表班级总人数. Z检验(差异检验的一种方法), ,其中X1,X2代表两个班级的平均分, 当 Z 1.96时, 差异不显著; 1.96Z2.58时, 差异显著; Z2.58时, 差异非常显著,实验前后实验班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得到的实验分析结果,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