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10页20032003 年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亳州市 200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07-29 193649 分类: 安徽省统计公报 标签:安徽统计公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03 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突出发展“三大经济”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取得了抗击非典、抗洪救灾和药市整顿的阶段性胜利,保持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综合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 183.6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9.61 亿元,下降 8.1%;第二产业增加值 48.25 亿元,增长 12.4%;第三产业增加值 65.79 亿元,增长 7.8%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3420元,比上年增加 181 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 1.5%。
市场价格平稳上扬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 2.8%,消费品价格上涨 4.5%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幅度较大,上涨 10.9%,成为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小幅上涨,分别上涨 1.4%和 1%;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 1.7%、4.3%、2.4%、1%和3.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1.03%,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 3.86%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优质安全农产品发展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工业结构加速调整,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白酒、纺织、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行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投资结构更趋合理,企业和民间资本成为投资主体三产中新兴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 41.2:23.9:34.9 调整为37.9:26.3:35.8全年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41%,比上年提高 9.65 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 47 亿元,增长14.5%;实现利税 4.82 亿元,增长 15.8%;实现利润 1.64 亿元,增长 30.2%。
工业经济呈现出利润快于收入,收入快于生产的良性发展势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水平低,市场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销售不旺;经济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二、农业种植业受灾严重,结构调整进程受到影响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966.75 千公顷,比上年增长 0.3%;复种指数为 1.89,下降 0.05粮食面积 681.47 千公顷,增长 0.4%;棉花面积 68.35 千公顷,增长 28.0%;其它农作物面积 3.95 千公顷,增长 40.5%油料、糖料、烟叶、蔬菜、瓜类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受持续洪涝灾害的影响,农作物产量大幅下降全年粮食产量222.71 万吨,比上年下降 25.7%其中,夏粮产量 156.47 万吨,下降 5.1%;秋粮产量 66.24 万吨,下降 50.9%棉花产量 3.33 万吨,下降 42.0%油料产量 9.10 万吨,下降 45.6%糖料产量 0.97 万吨,下降 47.2%烤烟产量 0.98 万吨,减产 32.4%水果产量(含果用瓜)52.80 万吨,减产 33.2%林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 18666 公顷,比上年增长5.9 倍;四旁植树 1755 万株,增长 25.4%;成林抚育面积 12267 公顷,下降 9.8%;幼林抚育面积 36695 公顷,增长 195.1%;育苗面积1030 公顷,增长 29.1%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 45.11 万吨,比上年增长5.0%;禽蛋产量 10.81 万吨,下降 2.7%;奶类产量 8174 吨,增长46.5%渔业生产受灾明显水产品产量 5.18 万吨,下降 10.3%农业现代化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继续加强2003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442.63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0.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07 万吨,增长 0.9%;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 0.69 万吨,增长7.1%;农村用电量 3.65 亿千瓦时,增长 9.9%;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 274.53 千公顷,新增 4.84 千公顷,净增 3.35 千公顷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恢复性增长明显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32.5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14.42 亿元,增长13.7%,增幅较上年提高 9.6 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 2.38 亿元,增长 1.1%;集体工业增加值 1.09亿元,增长 15%,股份制工业增加值 1.71 亿元,增长 25.1%;其他经济工业增加值 1.72 亿元,增长 26.1%轻工业增加值 9.82 亿元,增长 11.2%;重工业增加值 4.6 亿元,增长 19.7%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 96.51%,比上年下降 1.3 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 2.37 亿元,比上年增长53.4%;实现出口产品交货值 1.43 亿元,增长 23.8%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发电量、方便面、纱、水泥、石墨及碳素制品分别增长18.1%、6.4%、17.7%、32.6%和 15.4%建筑业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15.6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8%全市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 4394 万元;施工工程个数 432 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 183 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5.0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12.71 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 63.14 万平方米,增加 7.7 万平方米;房屋峻工面积 63.3万平方米,增加 22.04 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2003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4.47亿元,比上年增长 21.4%,增速比上年加快 6.8 个百分点,为建市以来最好水平其中,国有单位投资 16.07 亿元,增长 13.3%;非国有单位投资 38.4 亿元,增长 2.5%基本建设投资 15.04 亿元,增长 48.2%;更新改造投资 8.42 亿元,增长 32.7%;房地产开发投资 4.6 亿元,增长 25%;城镇私人建房投资 2.76 亿元,下降 7.5%;农村非农户投资 3.73 亿元,增长 26.3%;农村个体投资 18.39 亿元,增长 5.9%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全年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建成投产项目216 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 78%,新增固定资产 22.07 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74.6%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电网改造、市中心血站、亳州一中和蒙城一中示范高中扩建、新奥燃气工程等项目相继建成或交付使用界阜埠高速公路、亳阜高速公路、行政中心、涡阳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亳州现代中药产业化基地建设、黄牛系列开发、皖北草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涡河治理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初确定的 8 大类 56 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 13 亿元五、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8%,增速比上年加快 1.6 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 17.61 亿元,增长 12.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62.55 亿元,增长 6.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64 亿元,增长 7.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 2.69 亿元,增长 56.9%;餐饮业零售额 12.04 亿元,增长 9.2%;其他行业零售额 4.12 亿元,增长 5.3%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活跃,各类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为城乡日用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249 个,全年商品成交额 84.9 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 234 个,成交额 78.3 亿元六、对外贸易和旅游业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 1531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8.8%其中,出口 1412 万美元,增长 11.5%;进口 119 万美元,增长 440.9%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 1409 万美元,增长 11.2%;加工贸易出口 3 万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8 家,实际利用外资250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61.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1635 万美元,增长 424%;对外借款 809 万美元,下降 34.7%全年全市利用市外国内资金 11.8 亿元,增长 64.6%,其中省外资金 5.7 亿元,增长89.2%旅游经济大幅下滑受非典和持续阴雨的影响,旅游业损失惨重全年旅游总收入 4 亿元,比上年下降 18.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5.19 万美元,下降 15%;国内旅游收入 3.6 亿元,下降 26.4%接待海外游客 1378 人次,下降 3.7%;接待国内游客 85.3 万人次,下降 19.2%七、交通和邮电交通运输业平稳增长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 1322 万吨,比上年下降4.2%;货物周转量 12.08 亿吨公里,增长 0.7%公路客运量 2313万人,下降 1.7%;客运周转量 13.87 亿人公里,增长 38.9%水运货运量 140 万吨,增长 4.4%;水运货物周转量 6.94 亿吨公里,增长 4.7%年末全市公路里程达 4949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48 公里邮电通讯业快速增长邮电部门全年邮电业务量 7.65 亿元,比上年增长 58.5%。
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2.68 亿元,增长 11.7%;邮政业务总量 0.83 亿元,增长 10.1%年末本地局用交换机容量达到67 万门;城市用户 19.37 万户,农村 35.72 万户,分别增长 21.6%和 31.3%;住宅 49.15 万户,增长 25.5%;移动33.37 万户,新增 7.95 万户;互联网用户 4.33 万户,增长 39.7%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 10.46 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上划中央收入 3.27 亿元,下降 0.5%;地方财政收入7.19 亿元,增长 6%在地方收入中增值税、营业税、农业税等税种增收较多全年财政支出 16.16 亿元,增长 13.7%,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 9.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 18.4%,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增长 62.1%,社会保障支出增长 70.2%金融机构存款增加贷款减少2003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45.62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25.01 亿元,增长 20.8%其中,企业存款 18.16 亿元,增加 1.07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 100 亿元,达 114.9 亿元,增加 22.86 亿元。
受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106.19 亿元,比上年末减少 0.15 亿元其中,短期贷款 90.92 亿元,减少 2.59 亿元;中长期贷款 13.13 亿元,增加 2.35 亿元在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 11.16 亿元,减少 0.2 亿元;商业贷款 38.29 亿元,减少 7.19 亿元;农业贷款 27.17 亿元,增加3.44 亿元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 30099 万元,比上年增长 4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 6351 万元,增长 10%;人寿险保费收入 23748 万元,增长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