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鲍春雨:孝与信.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898107
  • 上传时间:2018-05-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孝与信孝与信 坐在讲台上的青年只有 22 岁面对台下的上千名观众,他要讲一堂有关传统文化的课他是谁?年纪轻轻就能讲传统文化?怎么能吸引这么多观众……他叫胡斌一年前,他还是一个绝望的社会青年,曾因品行顽劣被 13 所学校开除,辍学后离开兰州老家游荡北京大把挥霍金钱、不分昼夜上网打游戏、不顾自己和他人安危在马路上飙车……疯狂的享受带来了苦果,胡斌的视力严重下降、记忆力几乎丧失,甚至有时站立不住医生给他检查,叹息说:“你怎么连 60 岁老人的身体都不如?”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几乎被自己和社会放弃的青年,现在却坐在了传道授业的讲台上!生命的转机缘于一个人,一本书胡斌的妈妈没有放弃快要堕入深渊的儿子,她另辟蹊径,向穷途末路、身无分文的胡斌提出一个条件:只要看完《弟子规》 ,就给你钱无奈,胡斌只好耐着性子看《弟子规》 没想到,他一看就是三天三夜,看完后痛哭不止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一个个简洁的语句,深深印在了他心里他醒悟了,自己以前做错了……在妈妈安排下,胡斌去了一家养老院当义工很快,老人们都把他当成亲人,关心他,给他留好吃的。

      他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 ,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为基础编纂而成,是清朝启蒙教育教材,主要教导为人处世的规范 当然, 《弟子规》已不完全适合当今社会但其主旨阐明了人性的基础,值得学习、遵守 “首孝悌,次谨信 ” 《弟子规》开篇即点明主旨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古代,人只有孝才能立足于社会,其声名、地位才会被世人承认和接受几乎所有古代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性至孝”的字样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反之,即使你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如果不尽孝道,也会被世人不齿宋朝的李定为谋高官厚禄,瞒母丧不报,备受世人鄙夷孟武伯曾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做父母的一心为儿女的疾病担忧乍一看,孔子的回答似乎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但我们稍加揣摩,就会发现他回答得深刻想想你生病时父母为你担忧的那种心情吧!这样,你就知道怎样尽孝了人首先做到对父母长辈孝顺,内心充满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 “人无信而不立”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甚至能有意外收获。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当时就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后来,季布被汉高祖刘邦悬赏捉拿,他的旧友不为重金所惑,冒着危险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宋真宗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试题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更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反过来,人如果缺失了“信” ,将会变得孤立,渐渐失去了立足社会的能力孝”与“信” ,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如胡斌者尚能在孝与信的教导下迷途知返,还有什么不能通过学习与教育而得到改正的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