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气遥感PPT课件.ppt

6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79207918
  • 上传时间:2024-08-2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85MB
  • / 6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大气遥感大气遥感王永前 wangyongq246@资源与环境学院1 主要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v《大气辐射导论》第2版,[美]K.N.Liou(廖国男)著,气象出版社,2004年v《大气辐射导论》第1版,[美]K.N.Liou著,气象出版社,1985年v《大气辐射学》,刘长盛 刘文保著,南大出版,1990v《大气辐射学讲义》石广玉编,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北京,2001v《大气辐射传输实用算法》吴北婴,气象出版社,19982 v考核方式:考核方式:v1、平时成绩30%:课堂出勤、作业、实验v2、期末考试70%(闭卷)3 什么是遥感?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遥感:是以电磁波与地球表面物质相互作用为基础,探测,分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析和研究地球资源与环境,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征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技术4 大气遥感大气遥感学科定义:学科定义:v大气遥感 remote sensing of atmosphere atmospheric remote sensing v仪器不直接同某处大气接触,在一定距离以外测定某处大气的成分、运动状态和气象要素值的探测方法和技术。

      气象雷达和气象卫星等都属于大气遥感的范畴 v大气遥感不单单研究大气的物理化学等特征,还包括地表特性的相关内容5 v1.大气辐射学研究辐射能在地球-大气系统内传输和转换的规律及其应用,属大气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大气辐射学是大气遥感、天气学、气候学、动力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大气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v2.地球-大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及其演变的基本因素,可以说辐射过程与动力过程的作用共同决定了地球的气候环境大气辐射大气辐射6 学科体系学科体系7 学习、研究的意义v辐射是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能量交换的唯一方式v数值天气预报中需要定量化考察大气辐射过程v辐射传输规律是大气遥感的理论基础v气候问题——辐射强迫›近年来人类活动造成的地球大气气候变迁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热点,其原因也在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某些物质会改变地球大气中的辐射过程所致8 基尔霍夫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1887)(1824-1887)德国物理学家德国物理学家18591859::Kirchhoff’s LawKirchhoff’s Law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在给定温度下,对于给定波长,所有物体的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比辐射率与吸收率的比值相同9 斯特藩斯特藩Joseph Stefan (1835-1893)Joseph Stefan (1835-1893)奥地利物理学家、诗人奥地利物理学家、诗人18841884::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实验推导实验推导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任一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是物体表面温度的函数。

      黑体的总出射度与温度任一物体辐射能量的大小是物体表面温度的函数黑体的总出射度与温度的定量关系为:的定量关系为:波尔兹曼波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 (1844-1906)Ludwig Boltzmann (1844-1906)奥地利物理学家奥地利物理学家18841884::Stefan-Boltzmann lawStefan-Boltzmann law(理论推导)(理论推导)10 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维恩维恩Wilhelm Wien (1864-1928)Wilhelm Wien (1864-1928)德国物理学家德国物理学家18931893::Wien’s Displacement LawWien’s Displacement Law定义定义 black body black body维恩位移定律:维恩位移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描述了物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表示为:11 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普朗克普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Max Planck (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德国物理学家19011901::Planck’s LawPlanck’s Law普朗克定律:普朗克定律:12 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 Lord Rayleigh Lord Rayleigh 英国物理学家英国物理学家18711871::Rayleigh ScatteringRayleigh Scattering瑞利散射:瑞利散射: 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尺度远小于入射光波长的粒子所产生的散射现象。

      的粒子所产生的散射现象分子散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分子散射强度与入射光的波长四次方成反比长四次方成反比, 且各方向的且各方向的散射光强度是不一样的散射光强度是不一样的 13 简史—现代大气辐射学的理论基础Gustav Mie (1868-1957)Gustav Mie (1868-1957)德国物理学家德国物理学家19081908::Mie theoryMie theory米散射理论米散射理论粒子尺度接近或大于入射光波长粒子尺度接近或大于入射光波长的粒子散射现象其散射光强在的粒子散射现象其散射光强在各方向是不对称的,顺入射方向各方向是不对称的,顺入射方向上的前向散射最强粒子愈大,上的前向散射最强粒子愈大,前向散射愈强前向散射愈强 14 引言大气辐射学主要研究内容:大气辐射学主要研究内容:一、地一、地- -气系统辐射传输的基本物理过程和规律,包括气系统辐射传输的基本物理过程和规律,包括1、太阳的辐射(97%E在0.3~3μm波段内, m= 0.5μm附近);2、地-气系统辐射(绝大部分E在4~80μm波段内, m= 10μm附近);3、不同地表、状态云、气溶胶、水汽、臭氧、二氧化碳等对辐射传输的影响。

      15 二、大气辐射学还要研究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二、大气辐射学还要研究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辐射传输方程辐射传输方程:是描述辐射传播通过介质时与介质发生相互作用(吸收、散射、发射等)而使辐射能按一定规律传输的方程,在地球大气系统条件下,求解非常复杂只能在一些假定下求得解析解,因此辐射传输方程的求解,一直是大气辐射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三、对辐射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也是大气辐射学的重要内对辐射与天气、气候关系的研究也是大气辐射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从地容,它是从地- -气系统辐射收支的角度,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气系统辐射收支的角度,来研究天气和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变迁问题的形成以及气候变迁问题的16 相关内容:相关内容: 许多复杂的物理动力气候学问题中,涉及到海洋、极冰、陆地表面的辐射和热状况,大气中的云、气溶胶、二氧化碳等因子在辐射过程中对气候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这些过程和大气辐射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关系 17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v发展大气遥感探测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大气遥感探测的理论和方法v建立具有物理基础的实际大气辐射模式建立具有物理基础的实际大气辐射模式v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和局地大气环境的影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和局地大气环境的影响响v太阳活动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太阳活动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18 大气遥感原理&简介v原理:大气不仅本身能够发射各种频率的流体力学波和电磁波,而且,当这些波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散射、吸收、频散等经典物理或量子物理效应。

      由于这些作用,当大气成分的浓度、气温、气压、气流、云雾和降水等大气状态改变时,波信号的频谱、相位、振幅和偏振度等物理特征就发生各种特定的变化,从而储存了丰富的大气信息,向远处传送这样的波称为大气信号19 方式和手段v60年代以后,随着红外、微波、激光、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对大气信号的认识遍及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声波、无线电波等波段,形成了光学大气遥感、激光大气遥感、红外大气遥感、微波大气遥感、声波大气遥感等各个分支v大气遥感被广泛应用于气象卫星、空间实验室、飞机和地面气象观测,成为气象观测中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领域 20 v利用上述研制的实验设备,建立从大气信号物理特征中提取大气信息的理论和方法,即反演理论,是大气遥感研究的基本任务 确立描述确立描述大气信号物理特征与大气成分浓度、运动状态和气象要大气信号物理特征与大气成分浓度、运动状态和气象要素等空间分布之间定量关系的大气遥感方程素等空间分布之间定量关系的大气遥感方程 21 大气遥感分两类:v被动遥感 Passive remote sensing 利用大气本身发射的辐射或其他自然辐射源发射的辐射同大气相互作用的物理效应,进行大气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辐射源包括: (1)星光以及太阳的紫外、可见光和红外辐射信号 (2)锋面、台风、冰雹云、龙卷等天气系统中大气运动和雷电等所激发的重力波、次声波和声波辐射信号 (3)大气本身发射的热辐射信号(如利用二氧化碳、 水汽、 臭氧等吸收带的辐射) (4)大气中闪电过程以及云中带电水滴运动、碰并、破碎和冰晶化过程所激发的无线电波信号22 主动遥感 active remote sensingv由人采用多种手段向大气发射各种频率的高功率的波信号,然后接收、分析并显示被大气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从中提取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的信息的方法和技术 v主动大气遥感有声雷达、气象激光雷达、微波气象雷达和甚高频和超高频多普勒雷达等 23 第一章第一章 大气辐射的基本知识大气辐射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概念辐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第二节 黑体辐射定律黑体辐射定律 第三节第三节 吸收(发射)线的形成和谱线形状吸收(发射)线的形成和谱线形状第四节第四节 辐射传输基本性质辐射传输基本性质24 第一节第一节 辐射的基本概念辐射的基本概念 太阳辐射和地球大气辐射虽具有不同的特性,其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以波动和粒子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能量传送形式 1.1.1 1.1.1 电磁波及其特性电磁波及其特性 1.1.2 1.1.2 辐射的物理本质辐射的物理本质 1.1.3 1.1.3 电磁波谱电磁波谱 1.1.4 1.1.4 基本辐射量基本辐射量 25 1.1.11.1.1电磁波及其特性电磁波及其特性v一、波:波是振动在空间的传播有横波和纵波的形式之分v二、机械波:机械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如声波、水波和地震波v三、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Spectrum):变化电场和变化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v四、电磁辐射: 电磁能量的传递过程(包括辐射、吸收、反射和投射)称为电磁辐射26 Electromagnetic wave27 v五、电磁波的特性:1、电磁波是横波2、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3、电磁波具有波粒二相性:波动性:表现在电磁辐射以波动方式在大气中传播,并发生反射、折射、衍射和偏振等效应也就是说电磁波是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因此具有波动性粒子性:电磁波是由密集的光电子微粒组成的,电磁辐射的实质是光子微粒的有规律的运动电磁波的粒子性使得电磁辐射的能量具有统计性表现在电磁辐射过程、吸收过程发生的气体辐射谱线和吸收谱线、光电效应等。

      波粒二相性的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辐射的粒子性越明显;波长越长,辐射的波动性越明显这种双重特性实际正是电磁辐射本质在不同方面的表现28 1.1.2 1.1.2 辐射的物理本质辐射的物理本质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时刻不停地以电磁波(电场和磁场的交变波动)的形式向四周传递能量,同时也接收外界投射来的电磁波,这种能量传递的方式称为辐射以这种方式传递的能量,称为辐射能29 辐射产生的原因v光辐射 依靠入射光补充能量而导致的辐射(如夜光等)v电辐射 依靠放电补充能量而导致的辐射(如日光灯等)v化学辐射依靠化学反应补充能量而导致的发光v热辐射 物体因吸收外界的热量或减少本身的内能而产生的辐射,也称为温度辐射30 v在物理学中,直接把辐射作为电磁波 v每份能量的辐射称为光子每个光子的能量 为 为辐射频率,以S-1为单位,h为Planck常数,h=6.626*10-34JS在真空中以光速c传播 c=2.9979*108ms-1 31 v频率 与波长 之间的关系:v习惯上常用微米μm(1μm=10-4cm)来表示太阳辐射的波长;其他的单位,如纳米nm(1nm=10-7cm=10-3μm)和埃米Å(1Å=10-4μm)也经常使用,特别是用于紫外辐射。

      v频率单位通常使用GHz,1GHz=109Hz,因此,1cm相当于30GHz v波长的倒数称为波数n,表示单位距离内波的数目,常以cm-1为单位,习惯上常用波数n来描述红外辐射特征,它的定义是:v因此,一个光子的能量与辐射的波长成反比,光子的辐射频率和相应的能量与波数成正比32 1.1.31.1.3电磁波谱电磁波谱v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按波长或频率来区分辐射,确定相应的名称,它们共同组成了电磁波的频谱 33 v人眼视网膜敏感区相应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区在可见光区还可以分成几个次波段,它们具有不同的颜色: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34 电磁波谱紫外线:uv-A:0.315-0.400 微米uv-B:0.280-0.315微米uv-C:0.150-0.280微米near uv:0.3-0.4微米Middle uv: 0.2-0.3微米far uv:0.1-0.2微米extreme uv:0.01-0.1微米红外线:近红外:0.7-2.5微米 远红外:2.5-1000微米长短波(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光谱不重叠)分界:4微米35 1.1.4 1.1.4基本辐射量基本辐射量36 立体角定义锥体所拦截的球面积σ与半径r的平方之比,单位为球面度sr,为一无量纲量 。

      如:对表面积为4πr2的球,它的立体角为4πsr37 立体角v以发射体为中心的球坐标中,立体角定义为:v 是极坐标中的天顶角[0,90]v 是方位角[0,360]38 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 Q Q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电磁辐射是具有能量的,它表现在: • • 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使被辐照的物体温度升高 • • 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改变物体的内部状态 • • 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使带电物体受力而运动 …… ……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的单位是焦耳()的单位是焦耳()的单位是焦耳()的单位是焦耳(J J))))常用辐射量39 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 (radiant flux) (radiant flux) ΦΦ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辐射能量称为辐射通量:通量:通量:通量: Φ=Φ=   Q/ Q/    t t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ΦΦ)的)的)的)的单位是瓦特单位是瓦特单位是瓦特单位是瓦特= =焦耳焦耳焦耳焦耳/ /秒秒秒秒((((W=J/SW=J/S))))40 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 (irradiance) E (irradiance) E、、、、(radiant exitance) M(radiant exitance) M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通量密度: E E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 =    Φ / Φ /    A MA M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 =    Φ / Φ /    A A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辐射通量密度的的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米米米米² ²((((W/m²W/m²))))辐射源辐射源辐射源辐射源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辐辐辐辐射射射射出出出出射射射射度度度度被辐照物被辐照物被辐照物被辐照物辐射体辐射体辐射体辐射体法向法向法向法向41 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 (radiant intensity) I (radiant intensity) I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辐射强度是描述点辐射源的辐射特性的,指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在某一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 I= I=    Φ / Φ /     Ω Ω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I I)的)的)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W/SrW/Sr))))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点辐射源点辐射源点辐射源点辐射源Ω=A/R²Ω=A/R²2π2π、、、、4 π4 π各向同性源?各向同性源?各向同性源?各向同性源?42 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辐射通量是波长辐射通量是波长辐射通量是波长辐射通量是波长λ λ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的函数,单位波长间隔内单位波长间隔内单位波长间隔内单位波长间隔内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的辐射通量称为分谱辐射通量: Φ Φ λ λ = =     Φ / Φ /     λ λ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的的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微米(微米(微米(微米(W/μmW/μm))))λ λ1 1- λ- λ2 2间隔内的间隔内的间隔内的间隔内的 Φ(λ Φ(λ1 1- λ- λ2 2)? )? 总辐射通量总辐射通量总辐射通量总辐射通量ΦΦ ????辐辐辐辐射射射射通通通通量量量量波长波长波长波长43 分谱???分谱???分谱???分谱???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射通量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分谱辐照度、分谱辐射出射度分谱辐射强度分谱辐射强度分谱辐射强度分谱辐射强度“ “分谱分谱分谱分谱” ”两字可以忽略两字可以忽略两字可以忽略两字可以忽略44 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 (radiance) L (radiance) L单位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单位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单位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单位面积、单位波长、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称为辐射亮度:通量称为辐射亮度:通量称为辐射亮度:通量称为辐射亮度: L= L=   ³ Φ / ³ Φ /     A A     λ λ     Ω Ω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 L)的)的)的)的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单位是瓦 / / 米米米米²• ²•微米微米微米微米• •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W/m² • μm • SrW/m² • μm • Sr))))亮度亮度亮度亮度 L L面辐射源面辐射源面辐射源面辐射源θ立体角立体角立体角立体角 ΩΩA A图中出射辐射亮度是多少?图中出射辐射亮度是多少?图中出射辐射亮度是多少?图中出射辐射亮度是多少?45 小小小小 结结结结辐辐辐辐 射射射射 度度度度 量量量量 一一一一 览览览览 表表表表辐射量辐射量辐射量辐射量符号符号符号符号定义定义定义定义单位单位单位单位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辐射能量焦耳焦耳焦耳焦耳(J)(J)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辐射通量ΦΦ    (2)(2) Q/ Q/    t( t(    λ) λ)瓦瓦瓦瓦(W)(W)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辐照度E E    (2)(2) Φ / Φ /    A (A (    λ) λ)瓦瓦瓦瓦/ /米米米米²(W/m²)²(W/m²)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辐射出射度MM    (2)(2) Φ / Φ /    A (A (    λ) λ)瓦瓦瓦瓦/ /米米米米²(W/m²)²(W/m²)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辐射强度I I   (2)(2) Φ / Φ /     Ω ( Ω (    λ) λ)瓦瓦瓦瓦/ /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W/Sr)(W/Sr)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辐射亮度L L   2(3)2(3) Φ / Φ /     A A     Ω ( Ω (    λ) λ) 瓦瓦瓦瓦/ /米米米米²• ²•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球面度(W/m² • Sr)(W/m² • Sr)46 辐射源v往外发射辐射的物体称为辐射源。

      最简单的辐射源是点源,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即其几何尺度可以被忽略假设源向四周发射是均匀的,发射辐射的功率为f0 ,以点源为中心画一个半径为r 的球面,则通过球表面的辐射通量密度为: 这里辐射传输的方向都在半径方向由于与立体角相对的面积随距离以r 2增大,因此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即辐射通量密度将随r 2减小 47 v在离点光源距离相当大并且在讨论相对比较小的范围中的问题时,可以把由点源发出的辐射当作平行辐射处理在大气辐射中,我们常把来自太阳的直接辐射看作平行光 v在不考虑吸收散射等因素时,平行光的辐射通量密度应当是常数,即在任何位置上设置一个和辐射传输方向相垂直的平面,通过这平面的辐射通量密度都应当是一个常数 48 v面辐射源:面辐射源的特点是其辐射的方向可以是不同的,它可以向2π立体角中发射辐射能我们大部分讨论的是水平均一或球面均匀的大气 49 第二节第二节 黑体辐射黑体辐射定律定律 50 1.2.1 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 定义:v吸收率A = Ea / E0,v反射率R = Er / E0, A +R+ =1v透射率 = Et / E0v当物体不透明时, = 0, 则有A + R = 1。

      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的概念可用于各种波长的条件 单色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分别记为Aλλ Rλλ  λλ v各种物体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吸收率与放射率,构成了该物体的吸收光谱或辐射光谱 51 黑体52 黑体和灰体v绝对黑体对所有波长的辐射吸收率均为1v单色黑体对某一波长的辐射吸收率为1注意:黑体与黑色物体是有区别的!v灰体 吸收率<1的常数,不随波长而变v选择性辐射体:吸收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53 辐射平衡v当物体放射出的辐射能恰好等于吸收的辐射能,称该物体处于辐射平衡›这时物体处于热平衡态,因而可以用一态函数,温度来描述它热力学定律可用来研究辐射平衡态时物体吸收和发射的规律:基尔霍夫定律和有关黑体热辐射的三个定律54 1.2.2四个定律v(1)普朗克Planck Law (1901)v(2)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1884) Stefan-Boltzmannv(3)维恩Wien位移定律(1893)v(4) 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1859)55 (1)普朗克Planck Law (1901)1901年Planck提出量子化辐射的假设,对于绝对黑体物质,单色辐射通量密度与发射物质的温度和辐射波长或频率的关系。

      从理论上得出,与实验精确符合Planck函数:56 v第一辐射常数 :v第二辐射常数 :光速 c = 3.0108 m s-1,普朗克常数 h = 6.626210-34 J s -1,波尔兹曼常数 k=1.380610-23 JK-1v由普朗克定律可以得出各种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光谱曲线 57 Planck Law (1901)黑体辐射与物质组成无关1、任何温度的绝对黑体都放射波长 0 ~无穷 mm 的辐射,但温度不同,辐射能量集中的波段不同 2、温度越高,各波段放射的能量均加大积分辐射能力也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加大但能量集中的波段则向短波方向移动例:铁) 3、每一温度下,都有辐射最强的波长 max,即光谱曲线有一极大值,而且随温度升高, max变小58 620 K380 K59 (2)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 Stefan-Boltzmann普朗克定律提出之前,1879年Stefan从实验得出,后经Boltzmann于1884年从热力学理论上予以证明即黑体总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

      Stefan-Boltzmann常数 =5.66961*10-8Wm2K460 (3)维恩Wien位移定律1893年维恩从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黑体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与它的温度成反比同样将planck函数对波长微分,可得:黑体温度越高,max 愈小即: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61 (4) 基尔霍夫kirchhoff定律18591859年提出,于年提出,于18821882年由热力学定律论证年由热力学定律论证在辐射平衡条件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射通量密度FλT与吸收系数AλT成正比关系,二者比值只是波长和温度的函数,与物体性质无关,比值大小等于Planck函数的通量密度形式物体的发射率等于吸收率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射体,如果不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也不发射该波长的电磁波62 第四节 吸收线的形成和谱线形状63 吸收光谱 定义: 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以吸收波长或波长的其他函数所描绘出来的曲线即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选择吸收的结果 64 电磁与单分子的相互作用一个孤立分子的总内部能量由三种能态组成: 电子能量+振动能量+转动能量 当从低(或高)能态到高(或低)能态的跃迁产生时,辐射就被吸收(或发射)。

      跃迁可以包括电子能,振动能或转动能的变化,或者这三种形式的任意组合的变化由单一跃迁引起的吸收谱称为吸收线65 谱线的形状 分子的吸收(或发射)谱是由线条分明的频谱线所组成,它相应于该分子的明确规定(量化)的能级间跃迁这样的谱将是一个孤立,无扰和静止的分子系特征但是实际上分子处于恒动之中,彼此相互作用和碰撞,也和其他材料的物体碰撞,这种扰动引起了能级宽度的变化,其结果使谱线具有一定的宽度谱线宽度的增加称为线增宽在谱线增宽的各种来源中间,由分子碰撞产生的压致增宽对大气吸收是最重要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