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docx
12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1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来了,淘气的春风娃娃对着云儿使劲儿的吹,使得春雨沙沙地下在春雨的滋润下,大地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不知什么原因,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争论起来下面请几位同学,配乐朗读课文,让我们从文中找出答案读后进行鼓励性评价)谁来说说它们争论的原因?(它们为春雨的色彩而争论)教师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课书 二、感悟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感悟春雨的特点: ⑴请同学们看屏幕,说说春雨的特点是什么?(小而密) ⑵请你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特点,练习朗读 请同学读,读后评价 ⑶听老师读,春雨沙沙,沙沙,沙沙选择正确的读法 学生练习朗读 2、抓住争论一词,结合下文来学习体会其含义: ⑴咦,小鸟们在干什么?请你在书中找到小鸟们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⑵你喜欢哪只小鸟?把它的话读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读,教师板书: 小白鸽无色的 小燕子绿色的 春雨的色彩 小麻雀红色的 小黄莺黄色的 ⑶请你在小组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角色,读一读。
⑷请小组内的同学们分角色戴上头饰,汇报朗读 ⑸小鸟们对春雨的色彩看法不一,都认为自己说的对,所以争论得很激烈,你们觉得刚才那组同学读得怎样? ⑹请你感悟当时小鸟们的心情,读出小鸟们争论时说话的语气,可以加上动作辅助朗读 ⑺再请一组同学戴上头饰加上动作,汇报朗读 ⑻请同学说一说争论是什么意思?教师随机点拨 ⑼听了它们的争论,不知你们觉得谁说的有道理 ⑽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请同学到屏幕前点击电脑,讲明理由 (如,学生认为小白鸽说的对,可根据生活经验所知小麻雀、小燕子、小黄莺为什么会认为春雨有不同的色彩呢?学生如果答不上来,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机点拨 3、小雨不停地下,小鸟们的争论引来了其它的鸟儿也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屏幕上出现学生常见的鸟类,如:孔雀、啄木鸟、仙鹤、大雁等 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鸟类说说你眼中的春雨的色彩让学生感悟平时所见到的春天色彩的美丽 4、春雨不停地下,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春雨是怎样说的: ⑴放录音,听学生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⑵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思考:春雨为什么下得更欢了。
⑶体会沙沙沙的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读沙沙沙时,语气要逐渐加强有力 ⑷理解句子我本身是无色的,可是我能给春天送来美丽的色彩的意思 (教师点拨:植物的生长与春雨有关,在春雨的滋润下,植物吐绿,花儿盛开,大地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丽的) 三、选择性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你手中的画笔,画出春天的美景 3、和父母一起到公园去寻找春的色彩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技能目标: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情感目标: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1)熟读古诗 (2)理解诗意 (3)想象意境 (4)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早:早上发: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刚才老师发现这首古诗同学们读得很熟,甚至有很多同学已经会背了下面请所有能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听 6.老师也想当场背一背,邀请刚才没背过的同学和我一起来,行吗? 八、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行船的轻快和沿途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重获自由后轻松喜悦的心情。
整首诗气势奔放,情景交融,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课外找一两首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范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读写______等______个生字,会读认______等______个生字,掌握______等词语的用法 (2)学习文中______的知识点,理解文中主旨句/关键句______的含义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作品大意,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练利用查字典/词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______等生字词 (2)熟练运用听读、跟读、默读、自由朗读、略读/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借助读物中的图画、表格的方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初步借助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______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味课文对______(风光/人物/意象)的赞美,产生对______(大自然/美好品质)的热爱,激发______的情感。
(2)初步形成____的观念,养成____的习惯,获得___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了解______的知识,了解事件梗概(记述文)/大体把握诗歌大意(诗歌)/积极展开想象(说明文) (2)懂得______的描写顺序、叙事线索、说明方法 2.教学难点 (1)感受由______而产生______的感情,注意通过课文的声调、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______等标点符号/修辞手法的不同用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提问或活动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参与课堂分享 (2)出示图片、PPT视频引出本文话题,请学生谈观看图片、视频的感受 (3)对学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并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难以理解的字、词、句等,用笔做上记号;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3)了解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为课文学习做铺垫 3.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思考问题:______; 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个人自由发言; 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2)快速默读第二小节,通过圈点勾画,划出______问题; 通过四人小组形式展开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予以积极评价,引导正确答案 (3)教师示范朗读第三小节,请学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顿如:______; 通过寻找段落的(动词)重音,谈谈理解; 分角色朗读或表演 4.精读课文,拓展延伸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重点阅读______句子、段落,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______把握文章脉络和内容,体味感情 (3)仿造______词/句,造句/写话,促进知识迁移 (4)开放课堂,促进拓展 5.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背诵喜欢的段落,讲故事给父母听 (2)搜集______相关资料,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3)阅读______课外知识。
(四)板书设计 板书可采用脉络式、提纲式、图表式、点睛式、对比式等类型以提纲式板书为例: 课题:______ 第一段大提纲:______ 第一层小提纲:______ 第二层小提纲:______ 第二段大提纲:______ 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案的设计步骤,大家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可能完全照搬,最好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才不会成为考场上千篇一律的教案,更能打动考官 既然有了方法,有了示例,接下来就提起笔设计自己的教案吧万事开头难,迈出第一步,会越来越好的! 第 12 页 共 1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