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初高语文复习考试全图.doc
9页小初高语文复习考试全图 一、语音 1、 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 26 个、声母表 23 个、韵母表 24 个、声调符号(阴阳上去轻五 调) 、隔音符号(, ) 2、 拼音拼写规则:①y、w 的使用②韵母的略写③标调的位置:a、o、e 在前,标 a、o、e;i、u、ü 一起,标在后④音节的连写和分写⑤音节的大写 二、汉字 1、 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铭文) 、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2、 汉字的结构:①单一结构:月②左右结构:明③左中右:瓣④上下:犁⑤上中下: 嚣⑥全包围:圆⑦半包围:凶⑧穿插:爽 3、 汉字的构造方式(汉字六书):①象形:月②指事:下③会意:明④形声:⑴上形 下声:爸⑵下形上声:架⑶左形右声:跑⑷右形左声:攻⑸内形外声:问⑹外形内 声:匣 4、 常见错别字类型:①笔画错误:弋—戈②偏旁错误:弛—驰③形近而误:戎—戌④ 音同或音近:川—穿⑤音同或音近且字义相近:鸠占鹊巢—鸠占雀巢⑥音形义都相 近:急躁—急燥⑦音同或形近:籍——藉 三、词汇 1、 语素:①单音节:⑴自由:月、山⑵半自由:干、机⑶不自由:老、头②双音节:㈠ 连绵词:⑴双声:恼怒⑵叠韵:大厦⑶其它:花朵㈡外来词:摩托③多音节:可口可 乐 2、 词:①单纯词:⑴单音词:江、月⑵复音词:㈠联绵词㈡音译词:列夫·托尔斯泰㈢ 拟声词:咩咩㈣叠音词:星星②合成词:⑴并列式:国家⑵偏正式:毛笔⑶支配式: 司机⑷补充式:提高⑸陈述式:月亮⑹附加式:小说⑺名量式:纸张⑻重叠式:妹妹。
3、 词义的分类:①据义项的多少分:⑴单义词:一般为科学术语、专有名词、常见事物 名称⑵多义词: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②据意义分:同义词——相同或相近、反义 词——相反或相对 4、 词的分类:①实词:名动形、数量代②虚词:副介连、助叹拟 5、 词义的色彩:①感情色彩:褒贬中②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 6、 同义词辨析:①词义的轻重程度:希望与渴望②词义的范围大小:事情与事故③整体 与个体:车辆与车④词的搭配对象:含糊与模糊⑤词的感情色彩:教诲与教训⑥词的 语体色彩:脑袋与头部⑦词的适应对象不同:爱戴与爱护 7、 熟语:①成语:神话寓言(寓公移山) 、历史故事(四面楚歌) 、诗文语句(一鼓作气) 、 口头俗语(千方百计) ②惯用语:铁公鸡③歇后语:喻意(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 谐音(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直接概括生活现象(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圆) ④谚语⑤格言:多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 四、短语 1、 主谓短语:天气好 2、动宾短语:修房屋 3、偏正:我的妈妈 4、后补:大得多(形补) 、跳得高(动补)5、并列:老师和学生 6、的字:学校的 7、连动:上街买菜 8、复指:首都北京 9、兼语:请他来 10、方位:桌子上边 11、所字:群众所喜欢的 12、双宾: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五、语言的实际应用 1、简明: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尽量去掉多余的话;语言要清晰明确,不产生歧义;2、连贯:保持同一话题;注意合理的顺序;注意过渡,衔接和呼应:注意语意和语气上的 联系。
3、得体:用语要注意场合、对象、礼貌上的要求 六、标点符号 1、标号: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书名号、专名号 2、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3、疑难用法: ㈠冒号: 1、 提示下文 2、总结上文 ㈡破折号: 1、 解释说明 2、转折、跃进 3、中断、延长 4、事项列举分承 5、文章副标题前 ㈢省略号: 1、文中省略的部分 2、列举的省略 3、说话的断断续续 4、重复词语的省略 5、话未说完或 全意未尽 6、欲言又止或沉默不语 七、句子 1、按用途和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按结构分:单句——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复句——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假设、因 果、条件、承接 多重复句 3、按句群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始发句、后续句、终止句、中心句、独立句 4、病句修改: ㈠常见病句类型:①用词不当②搭配不当③成分残缺④成分赘余⑤语序不当⑥句史杂揉⑦ 表意不明⑧关联词误用⑨不合逻辑:他是多少个死幸免的一个⑩虚词误用:对于青年的 思想工作问题,已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 ㈡修改原则:对症下药、尽量保持句子的愿意、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修改。
㈢修改病句五字诀: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当) 、简(修改要简要) 、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八、修辞 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 ㈠比喻 1、 概念:用本质不同的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2、 分类:明喻(甲象乙) 、暗喻(甲是乙) 、借喻(乙代甲) ㈡、比拟 1、 拟人: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 2、 拟物: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写 ㈢、夸张 1、 概念: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辞格 2、 分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说) ; 缩小夸张(与扩大夸张反之) ;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 事说成先出现或同时出现的) ㈣排比 1、 概念: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 分排列起来,使内容和语势增长 2、 分类:句子排列、句子成分排列 ㈤对偶1、 概念: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 列 2、 分类: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 ㈥反复 1、 概念: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2、 分类:连续反复、间隔反复 (七)设问 1、概念;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 (八)反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确切意思,包含在问句里 (九)借代 1、概念:不直接说某人或某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 2、分类:特征、标志代整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 九、阅读与写作 (一)记叙文知识图解 1、概念:⑴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它表达方式;(2)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3)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2、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类:⑴写作内容:简单记叙文(《散步》 ) 、复杂记叙文(《背影》 )(2)写作对象:记人(《我的老师》 ) 、叙事(《叙事》 ) 、写景(《春》 ) 、状物 (《白杨礼赞》 )四种 4、线索:时间、事件、某物、某人、见闻、地点转移、感情 5、顺序:顺叙——脉络清楚;倒叙——埋下伏笔,直接清楚;插叙——对缘由做补充、对 人物做介绍;补叙——与插叙基本相同,但内容更简洁,笔墨更简约 6、方法:叙述——对事情原委、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为基本的表达方式:描 写——对人、事、物、景做具体形象的刻画:⑴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 态;⑵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表现心理、抒发感情;⑶细节描写:细微、典型; 夹叙夹议:叙述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抒发表达:直接抒情— —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来抒发感情。
7、表现手法:悬念、抑扬、对比、衬托、白描、渲染、象征、夸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二)说明文知识图解 1、特点:⑴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2)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为写作目的3)以客观、准确为基本要求,一般不表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2、分类(1)说明对象:事物(实体性事物) 、事理(抽象性事物) ; (2)写作方法:①介绍性说明文:一般是介绍实体(如建筑、用品等)事物 ②描述性说明文:说明与描写结合,具有一定的文艺色彩; ③论述性说明文:说明结合叙述,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④阐释性说明文:说明结合议论,阐释抽象的事理 (3)功用范围:一般性、科技性、应用性 3、方法(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3)列数据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4)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5)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6)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8)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9)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10)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3、顺序(1).时时间间顺顺序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2).空空间间顺顺序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逻辑辑顺顺序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 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递进,或概括到具体 , 或特点到用途 ,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三)议论文知识图解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用论据来论证 论点 ⑴、论点——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要求:①正确,②鲜 明,③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论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①有的文章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②有的文章有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 ①、论据的类型 ⅰ事实论据——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 现象等ⅱ道理论据——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 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自然科学原理、定理、公式及广为流传 的谚语、格言、警句等 ⑶、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要求:确凿、充分、有代表性 ①论证方法ⅰ、例证法(摆事实):具体典型而且充分地证明了某一论点 ⅱ、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论证了某一论点,使论证具有说服力ⅲ、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ⅳ、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②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ⅰ、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 张 ⅱ、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 点 ⅲ、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2、议论文的结构①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分为两大类:ⅰ、纵式:逐渐深入的论述结构例如《发问的精神》第二部分 ㈠层层深入(层进式结构) 采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的论证方式,来论证中心论点,从 而由小到大,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