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茶叶种植和加工培训资料.doc

72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15568301
  • 上传时间:2023-07-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0.50K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茶叶培训资料第一章 遂昌县茶业概况遂昌县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县总人口 22.6 万,9 个镇, 11个乡, 共有 25个居委会,391 个行政村,其中农业人口 19.1 万;总面积 381 万亩,其中山地面积 346.7 万亩,占 91%;系仙霞岭山脉向金衢盆 地的过渡地带,是本省钱塘江和瓯江水系的分水岭素有“九山半水 半分田”之称, 为典型的山区县境内有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 白马山、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山峦叠嶂,终年云雾缭绕,全县自然 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81.9%,极少工业“三废”污染,是浙江省 茶叶生产第一类适生区, 优越的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高山云雾茶的 优异品质我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公元 1102 年,遂昌茶场 是全国 40 个大茶场之一, 1974年曾列为全国 100个茶叶生产基地县 之一, 1984年又列为全国八大眉茶出口基地县之一八十年代以来 共研制数只名茶, 分别荣获国际、 部、省、市级名茶奖遂昌银猴” 获农业部优质名茶奖、浙江省精品名茶展示会金奖、 “春来早”获省 级名茶称号特别是 2001 年初,县委、县政府将茶叶确定为我县农 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之一。

      根据《遂昌县茶叶产业化建 设“十五”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求,在上级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 持下,我县围绕茶叶产业化建设,建立有关组织,制定工作规划,落 实具体措施,启动了茶树良种化先进县和茶叶无公害生产县建设工 程,集中力量打造 “龙谷丽人”主导品牌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 先后获得第三、 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 第一回国际金奖名茶评品会 准日本大赏、 2002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 2003 上海国际茶文化 节暨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绿茶类金奖, 2003 浙江省农博会金奖,浙 江省一类名茶和浙江省丽水市首批生态名茶称号, 并通过国家有机茶 和绿色食品认证,成为丽水市第一只获得双认证名茶, 2004年 3 月 遂昌县获 “中国龙谷丽人名茶之乡”称号,省、市名牌产品 2006 年茶园总面积达 8.5 万亩,茶叶产量 4790 吨,实现茶业总产值 1.87 亿元,茶叶已成为我县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茶叶产业化建设取 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二章 近年推广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及繁育技术第一节 良种概况我国是茶的故乡, 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全国茶树 品种审定委员会分别于 1984年、 1987年和 1994年 3次共审(认)定 通过了 76 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其中以无性系良种为主,多数品种属 产品、质量兼顾型品种,既有一定的产量标准,也具有较好的品质水 平,这些品种在适宜地区推广均可获得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

      一、 1984 年( 第一批) 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认)定通过的国家 级茶树品种有: 福鼎大白茶 ( 闽 ) 、福鼎大毫茶 ( 闽) 、福安大白茶 ( 闽) 、 梅占(闽) 、政和大白茶 (闽)、毛蟹(闽)、铁观音(闽)、黄(闽)、福建 水仙(闽) 、本山(闽) 、大叶乌龙闽 ) 、勐库在叶种 (滇) 、凤庆大叶种 (滇) 、勐海大叶种滇 ) 、乐昌白毛茶 ( 粤) 、海南大叶种 ( 琼)、凤凰水 仙(粤) 、上饶大面白 (赣) 、上梅州种(赣) 、宁州种(赣) 、黄山种皖) 、 祁门种(皖) 、鸠坑种(浙) 、云台山种(湘) 、湄潭苔茶 (黔) 、凌云白毛 茶(桂) 、紫阳种(陕) 、早白尖(川) 、宜昌大叶茶 (鄂) 、宜兴种(苏) 二、1987年(第二批)有:黔湄 419(黔)、黔湄502(黔)、福云 6号(闽)、 福云 7号(闽)、福云 10号(闽) 、槠叶齐(湘) 、龙井 43(浙) 、安徽 1 号(皖)、安徽 3号(皖)、安徽 7 号(皖)、迎霜(浙)、翠峰(浙)、劲峰 (浙)、碧云(浙)、浙农 12号(浙) 、蜀水 1号(川)、英红 1 号(粤)、蜀永 2号(川)、宁州 2号(赣)、云抗 10 号(滇)、云抗 14号(滇)、菊 花春(浙)。

      三、 1994 年( 第三批) 有:桂红 3 号( 桂) 、桂红 4 号( 桂)、杨树林 783(皖) 、皖农 95 号(皖)、锡茶 5号(苏)、锡茶 11号(苏)、寒绿(浙)、 龙井长叶 (浙)、浙农 113(浙) 、青峰(浙) 、信阳 10号(豫)、八仙茶(闽)、 黔湄 601(黔) 、黔湄 701(黔) 、高芽齐(湘) 、槠叶齐 12号(湘) 、白毫 早(湘)、尖波黄(湘)、蜀永 703(川) 、蜀永 808(川) 、蜀永 307(川) 、 蜀永 401(川) 、蜀永 3号( 川)、蜀永 906(川) 第二节 适宜我县推广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根据我县的自然条件、 茶类结构及产销发展趋势, 结合茶树品种 特性,下列良种较有代表性,可有选择地重点推广种植现将其主要 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龙井 43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而 成,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无性系品种,为国家级良种1) 品种特征: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 3 月中、下旬,一芽三 叶盛期在 4 月上、中旬;发芽密度大,育芽力特强,芽叶短壮,茸毛 少,扦插成活率高, 抗寒性强,但抗旱性稍弱, 持嫩性较差, 产量高。

      2) 适制茶类:绿茶,尤适制龙井、旗枪等扁形茶类所制扁茶的 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扁平光滑,香郁持久,滋味甘醇爽口目前 全国已有 14 个省试种,在浙江、江苏、安徽等省的推广面积较大, 适宜在江南和江北绿茶区推广3) 栽培要点:宜植于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土壤,在秋、冬季 须增施有机肥,须分批及时采摘;夏、秋季铺草,引水抗旱2、迎霜系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种自然 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而成,属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无性系品种, 国家级良种1) 品种特征:发芽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 3 月上、中旬,一芽三 叶盛期在 4 月中旬;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生长期长,霜降季 节尚有茶可采,故名迎霜;茸毛尚多,持嫩性强,但抗逆性稍弱,产 量高2) 适制茶类:红、绿茶兼制,尤其适制名优绿茶,绿茶品质特征 为香气高鲜、味浓鲜目前已在浙江茶区推广,安徽、江苏、河南、 湖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等省 ( 市) 亦有引种,适于江南红、绿 茶区推广3) 栽培要点:种植时需适当密植或压低定型修剪高度,并宜植于 向阳园地;及时防治病虫害, 特别是螨类、 芽枯病;适当增施夏秋肥3、乌牛早系浙江省永嘉县茶农从乌牛早群体品种中单株选育而成, 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无性系品种,为省级地方良种。

      1) 品种特征:发芽特早,春芽萌发期一般在 2 月下旬,一芽三叶 盛期在 3 月中、下旬 (一般比福鼎大白茶可提早 10—15 天开采);发 芽密度大,轮次明显,育芽能力强,芽叶较肥壮,富含氨基酸,茸毛 中等;新梢持嫩性较强,抗逆性较强,产量尚高2) 适制茶类:绿茶,尢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气高 鲜,味甘醇爽口 目前已在浙江及毗邻省 (区) 大面积推广,适宜在浙 江扁茶及绿茶区作早生搭配品种种植3) 栽培要点:加强苗期管理,早施催芽肥,宜秋、冬季修剪4、龙井长叶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龙井群体中单株选育 而成,属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品种,为国家级良种1) 生育特点:发芽早,春季一芽一叶初展期在 4 月初,一芽三叶 盛期在 4 月中旬(比福鼎大白茶早 2—3 天);发芽密度大,育芽力 强,持嫩性强,茸毛较少,抗逆、抗病虫害性均比龙井 43 强,产量 较高2) 适制茶类:绿茶,尢适制龙井类扁茶其品质特征为:香特高, 味嫩爽目前浙江省杭州、湖州、绍兴等地部分茶区已有种植,适宜 在长江南北绿茶产区推广3) 栽培要点:在栽培管理上无特殊要求5、浙农 139该品种是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 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料,经过单株选择与无性繁殖培育而成。

      2001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品种的主要特点:(1) 春茶萌发期早,据浙江新昌县良种场调查,浙农 139 春茶开采 期约为 3月 18日,比乌牛早迟 3天,比福鼎大白茶早 5天左右2) 制茶品质优异,浙农 139 茶树鲜叶加工绿茶,其平均品质超过 福鼎大白茶,尤其是香气与滋味表现突出, 品质特征表现: 外形显毫, 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持久具花香,滋味鲜醇有回甘,叶底嫩绿明亮3) 产量高,经五年产量鉴定,浙农 139 比福鼎大白茶增产 27.1%,差异显著4) 主要品质化学成分含量丰富, 浙农 139 一芽二叶氨基酸含量比 福鼎大白茶高 28.2%,茶多酚含量高 14.6%,咖啡碱含量高 8.5%,儿 茶素品质指数高 24.96%5) 抗逆性较强,经多年田间观察鉴定,浙农 139 的抗寒力与福鼎 大白茶相当,抗病虫害能力略弱于福鼎大白茶6、安吉白茶又名大溪白茶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现主要分 布在浙江安吉、长兴、德清等浙北茶区,我县也有少量引种 1998 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省级品种1) 品种特征:植株较矮小,树姿半开张,分枝部位低,分枝密度 中等叶片上斜或水平状着生。

      叶长椭圆形,叶色浅绿,叶身稍内折, 叶缘平,叶尖渐尖上翘,叶齿浅,叶质较薄软春茶细嫩芽叶呈玉白 色,叶脉淡绿色, 随着叶片成熟和气温升逐渐转为浅绿色,夏秋茶芽 叶均为绿色,芽叶茸毛中等,一芽二叶百芽重 16.3 克特性:芽叶 生育力中等,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 4 月上旬产量较低,每亩 产“安吉白茶”15 公斤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样氨基酸含量高达 6.2%2) 适制茶类:绿茶制成“安吉白茶”,色泽翠绿、花香、味鲜 爽,叶底玉白色,颇有特色3) 栽植要点:扦插繁殖力强,抗寒性强、抗高温较弱适宜在浙 江北部茶区栽培土层深厚、双行条植,高温季节适当遮阳7、浙农 113该品种是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以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杂交后代为原始材料, 经过单株选择与无性繁殖培育而成 1995 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树专业委员会审定1) 品种特征:叶色深绿,育芽力强,新梢持嫩性强;春茶一芽一 叶盛期出现在 3 月下旬 -4 月上旬产量高,高产茶园年产量可达到 干茶 200公斤/ 亩一芽二叶氨基酸含量 3.1%,茶多酚含量 22.1%, 儿茶素类 9.6%,咖啡碱含量 3.9%2) 适制茶类:绿茶制茶品质优异,浙农 113 茶树鲜叶加工绿茶, 色泽翠绿,香气高鲜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3) 栽植要点:抗逆性强,抗寒力和抗寒力强,抗病虫力较强;适 合于长江南北各茶区种植8、银猴茶该品种原名波峰、福云 3 号、池边 3 号,系浙江省杭州 市茶叶科学研究所从福鼎大白茶和云南大叶种天然杂交种单株选育 而成 2001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 品种特征:小乔木,中偏大叶类、早芽种树姿高大直立,分 枝粗壮而稀疏叶形长椭圆、叶色深绿、叶面微隆起,叶尖急尖,叶 厚且脆,叶缘微波状,叶齿粗疏芽叶肥壮,茸毛特多,顶部单芽微 白叶片呈下垂状着生,成叶长 8.2 厘米,宽 4.1 厘米,叶脉 5- 8 对春芽萌发期在 3 月上旬,一芽一叶期在 3 月下旬一芽一叶百芽 重 30 克,盛花期在 11 月下旬扦插成活率较高、易繁殖经品种对 比试验, 5 龄茶园亩产干茶 111公斤,与福鼎大白茶相当2) 适制茶类:绿茶品质特优,外形条索肥壮、色绿翠多毫,香 高持久,味浓鲜,汤色、叶底嫩绿明亮3) 栽植要点:该品种根系发达,耐肥性强,要求土层深厚,全土 层在 1 米以上,有机质含量丰富,在管理上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料,为 茶树旺盛生长提供物质基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