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省株洲市莲塘坳柘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6353363
  • 上传时间:2022-01-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5.32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湖南省株洲市莲塘坳柘合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年份18701900193019601990S基因频率(%)1050655012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参考答案:D解析:1870年,种群中S基因频率为10%,则s占90%,浅色个体ss=81%;从1900年至1960年,S频率发生了变化,表明种群发生了进化;从表中不能确定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2. 如表是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内容,请回答相关问题:组别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目的A新鲜的菠菜叶片无水乙醇(丙酮)、CaCO3、层析液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B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C肾炎病人的尿液双缩尿试剂观察特定颜色(1)A组实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图1表示A组实验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离结果示意图,其中色素a和色素b主要吸收的是     光.(2)做B组实验时,主要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呈     形;某同学绘制了图2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模式图,图2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3)C组实验观察到特定的颜色是     ,用正常人的尿液重复实验观察到的颜色是     .参考答案:(1)SiO2      蓝紫光和红(2)正方              A   D   B   C(3)紫色      浅蓝色【考点】3I: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4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分析图1,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则滤纸条从右到左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分析图2,A细胞两出现,两消失,为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C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有丝分裂末期;D细胞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1)A组实验为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为研磨充分,试验中还需要加入的试剂是二氧化硅.分离色素的原理是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而色素带的宽窄取决于色素的含量.滤纸条从右到左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其中色素a和色素b是叶绿素b和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试验中,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小,呈正方形;据图示染色体的行为特点可知,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有丝分裂后期,C为有丝分裂末期,D为有丝分裂中期.故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DBC.(3)肾炎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故会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呈现紫色,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蛋白质,但会呈现试剂硫酸铜的颜色,故呈蓝色.【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以及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应用和实验操作能力,试题难度中等.3.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两个水分子  C. Taq酶是用PCR仪对DNA分子扩增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连接酶  D.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参考答案:B4. 下列有关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C、H、O、N元素的有机物属于生物大分子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D.动物激素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可调节生命活动参考答案:C5. 对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

      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A.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B.若这2对基因在1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C.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2个黄色、2个绿色荧光点D.若这2对基因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四分体的结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染色体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若这2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则1个四分体中有2个A,2个a,2个B,2个b,即1个四分体中出现4个黄色、4个绿色荧光点若在2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四分体中只有A,a或者只有B,b,不能同时存在6. 下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参考答案:B7. 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右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    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    C.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    D.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参考答案:C8. 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表面,如图,给该神经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的变化.能正确反映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这段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参考答案:D【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施加适宜的刺激,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先到达左电极接触点,再到达右电极接触点.将电极均置于膜外,当兴奋传至左电极接触点时,其发生一次电位变化(从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而右电极接触点电位未变化,表现为正电位,这时电流会从右电极流向左电极;当兴奋传至右电极接触点时,其也发生一次电位变化(从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再变为正电位),而左电极接触点已恢复为正电位,这时电流会从左电极流向右电极.当两电极接触点发生电位变化时,两极之间电位差的绝对值会先增大再减小,表现为波形曲线,而兴奋先后通过两电极接触点时,电流方向相反,反映两极电位变化相对值的波形曲线则分布在横轴上下两侧.【解答】解:适宜的刺激是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兴奋向两侧传递.将电极均置于细胞外,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左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就有电位会形成电流;当兴奋传至电流表的右侧电极时,两个电极之间也会形成电流,两种情况下的电流方向相反.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兴奋传导过程中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 如下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装有淀粉和食盐溶液,漏斗内的液面与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平。

      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水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馏水中的物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漏斗内液面下降 ②漏斗内液面上升 ③烧杯内液体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烧杯内液体遇碘水变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B10. 日本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分别在2007年11月宣布:他们借助具有逆转录酶的病毒为运载体,把4种基因注入人的皮肤细胞经过培养,这些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此过程不需要发生A.细胞分裂      B.脱分化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参考答案:D11. 下列生产措施或生活现象所涉及的细胞呼吸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A.提倡慢跑,可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人体肌肉酸胀B.零度以上低温贮存果蔬,可降低呼吸酶活性,减少有机物的分解C.马铃薯块茎腐烂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D.作物种子贮藏前需要干燥,主要是通过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胞有氧呼吸参考答案:A12.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B.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个体中易于表现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D. 在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大的一定是显性基因参考答案:C13. 下列遗传图谱表示了人类PTC味盲病的遗传情况。

      将浓度很高的PTC溶液甚至结晶物放在PTC味盲病患者的舌根部,不能品尝出PTC的苦涩味来,PTC尝味能力基因的位置与特点是                        A.常染色体,隐性                   B.常染色体,显性    C.X染色体,隐性                     D.X染色体,显性参考答案:答案:A14.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1个ATP中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2个磷酸基团    B.光合作用产物中的化学能全部来自ATPC.T表示胸腺嘧啶,因而ATP的结构与核苷酸很相似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参考答案:D1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 核孔复合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 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参考答案:C核膜具有双层膜,由四层磷脂分子组成,A错误;核孔复合物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通过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形成的,因此其形成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错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正确;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错误。

      16.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培养基中加入病原体的毒蛋白可诱导和筛选愈伤组织产生抗病性突变体   B.平衡激动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可调节愈伤组织生根或生芽   C.目的基因应插入质粒的“控制质粒DNA转移的基因”中   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只有在传代培养时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参考答案:A17. 土壤中缺水导致小麦萎蔫,限制其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原因是(    ) A. ATP﹑NADPH不足               B. C3化合物不足 C. C4化合物不足                  D. C5化合物不足参考答案:B18. 灌浆期是农作物开花后有机物储存在子粒中的一个阶段,当有机物含量不再增加时,灌浆期结束研究发现温度对小麦子粒干重的影响与小麦灌浆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某科研小组为如何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图中15/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