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2000字.docx
9页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和时间安排2000字 20xx年春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计划店垭中心学校 孙英九年级总复习阶段是初中学生进行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考试前夕的冲刺阶段如何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个初中阶段学习的知识体系,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好复习中的问题:时间与效率;知识梳理与创新能力;复习与教研等下面就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将整个复习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第一阶段:知识梳理 形成知识网络(3月2日---5月15日)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我们学校选择的资料是中考复习指南,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就以复习指南为主线,通过做各个单元课时的中涉及的中考原题,总结知识与方法,形成能力做到夯实基础的同时,让学生见识各种题型,提高应变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复习教学,我们一单元一单元的进行,每复习完一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自测,同时每周坚持做一套中考模拟试题第一阶段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3月2日—3月5日:复习《数与式》主要内容有:实数、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3月8日----3月13日:复习《方程(组)和不等式(组)》主要内容: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分式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月15日—3月27日:复习《函数及其图象》主要内容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3月29日—4月1日:复习《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统计、概率4月2日—4月10日:复习《直线型》主要内容有:图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4月19日—4月24日:复习《相似性》主要内容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综合题4月26日—4月28日:复习《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主要内容有: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4月29日—5月8日:复习《圆》主要内容有:圆的有关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 弧长、扇形面积 圆柱、圆锥侧面积和全面积5月10日—5月15日:复习《图形与变换》主要内容有:简单几何体、视图与投影 图形的对称 图形的平移 图形的旋转过程要求:(1)复习流程:“双基”梳理→例题精讲→基础训练→单元检测→分析讲评→校正巩固(2)讲练结合:在系统复习中,力求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抓实抓细、突破重难点、使学生能力有所提高。
3)五统一: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训练、统一资料、统一检测做到团结协作全面提高第二阶段:专题复习(5月17日---5月29日)1、复习形式: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第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阶段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根据历年初中数学毕业及升学考试的试卷的命题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结合中考指南进行专题训练,一共包含6个方面2、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阶段的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3)注重解题后的反思4)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阶段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阶段复习的任务。
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第三阶段:中考模拟训练(5月31日----6月19日)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学生能力从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综合练习,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几份进行练习每份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应该注意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试卷题型以《中考说明》为准,总体难度的控制要切近中考题2)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做好针对性训练3)出来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忌就题论题式的讲评方法4)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第二篇:中考复习指导:初三数学复习计划 2000字中考复习指导:初三数学复习计划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明确指导思想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要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5)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第二阶段:专题复习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第二轮复习可对学生共性的难点、误点设立专题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围绕热点、难点、重点,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3)以题代知识,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可适当穿插过去的小知识点,以引起记忆6)专题复习可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但要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一个度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要善于总结规律性的东西给学生,免得学生产生“糊涂阵”现象第三阶段:综合训练1、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要切近中考模式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学生要有错题集,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5)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讲透;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不宜对模拟卷题题讲8)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前两轮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考场,那肯定效果不好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后期题量不宜太大,要让学生轻松解题、居高临下解题,能跳出复习的圈子看试题。
10)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11)心态和信心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此时此刻信心的作用变为了最大第四阶段:查漏补缺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