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二-天气与气候-微专题2.1-逆温与风(学生版).docx
9页气候微专题一逆温与风【知识构建】【知识精析】一、逆温现象1.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0.6C,但在不 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 能会小于0.6C或者大于 0.6C,如右下图表现为曲线 变陡或变缓在①情况下, 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2. 逆温现象(1) 逆温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暖但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 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 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 “逆温”2) 逆温的形成①形成条件类型发生的条件出现的地区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 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中高纬度大陆冬 季黎明前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中纬度沿海地区地形逆温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 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 间锋面逆温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 显著锋面活动地区逆温逐渐消失气温恢复正常②辐射逆温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图解③山谷形成逆温白天山坡升温快、空乳梅胀 上升,山谷的空%沿山坡向 山顶补充.形成谷风夜晚山坡降温快、空%冷却 下沉.顺山玻流入山谷,山 谷空气被迫抬升.并从上而 向山頂上空流去.形成山风影响: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 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 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④逆温的影响a. 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 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 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b. 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血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 对航空造成影响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 空,对飞机E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的颠簸二、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压线图确定任一地点的风向笫一步,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 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画出风向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 球)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第三步,说出风向风从哪里来就是什么风向,如画出的风向箭头为东北指向西南,即为 东北风2.根据风向标和风向玫瑰图判断风向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长线 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风尾上的横杠表示风速,一横表示风力二 级,最多三横,就是六级,风力再大就用 风旗表示,例如“F”就表示北风四级。
风向玫瑰图”是一个给定地点一段吋 间内的风向分布图通过它可以得知当地 的主导风向和最小风频最常见的风向玫 瑰图是一个不规则的折线图,折线上不同 的点的方位即为该地区的风向,与原点之 间的距离与这个方向的风频成正比4. 风力大小判定(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 力小如下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甲等压线图⑵不同等压线图上,若比例尺相同,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 处风力大于A处3)不同等压线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相等,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 处风力大于D处U 压/hPnU 压/hPm 1 004 1 ()08A一山 1 002一上 1 004 1 ()0() 1 ()00气压/hPa气压/hPa 1 ()()斗 1 004―1 1 002—— 1 002 1 ()00 1 00()1:1 0()()1:1() ()005.风力大小的分析与描述风力大小影响因素常考分析语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小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降水多距高压远近距离亚洲高压(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摩擦力大小地面起伏大,风力小;地面平坦开阔,风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 风力大植被多少冬季植被少,风力大地形起伏大小高原起伏和缓,风力大;山谷口,狭管效应,风力大;地形(河 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拓展】”狭管效应“也叫“峡谷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 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
当流出峡谷时, 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 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液体在管中流动,经过狭窄处时流速加快气流在地面流经狭窄地 形时类似液体在管中的流动,流速也会加 快,并因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密度也会增 大地球上山地的许多风口和许多地方出 现的地形雨都与气流经过狭窄地形密切相 关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 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 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 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 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 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 能见度V lOkm,造成空气普遍浑浊o2015年11月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据材料完成1〜 3题1. 下列关于霾在我国发生频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冬季多于秋季②城市多于农村③东部多于西部④南方多于北方A. 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 下列所示的曲线图中,近地面气温变化有利于霾天气形成的是()3. 下列我国应对霾天气的措施中,可行的是()A.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形成以核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形成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安吉白茶茶园早春气温垂直分布特征明显,茶园昼枚温差大,逆温天气频繁出现,凌 晨5: 00左右逆温最强,霜冻天气來临时,防霜风扇(左图)对茶园增温效果明显,能有效 预防消除茶园霜冻害,右图为茶园某时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m)4.下列关于风扇的作用原理说法正确的是(①风扇吹出的热风可以使茶树免受霜冻影响②风扇可以把高处的暖空气往下吹到茶树上③ 风扇的转动可以增强近地面对流运动程度④ 风扇转动可带动空气流动,削弱上层冷空气下沉A. ①③ ・ B.②④ C.②③ D.①④5. “防霜冻风扇”最适宜的安装高度为( )A. 9—10 米 B. 7—8 米 C. 6—7 米 D. 4 米以下6.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己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 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高度 高度③C.③ D.④气温庙度(m)逆温层上界强逆温层上界(毎上升io米气温升高1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10 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 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7〜8题7. 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8. 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 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2017江苏地理卷)中央气彖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力5日8吋至6 H 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9〜10题9・本次沙尘暴旳沙源主要为( )A•甲 B•乙 C•丙 D. T1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 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C. 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读图 回答11〜12题H.甲地的风速数值可能为()A. 2.0 B. 2.3C. 2.6 D・ 3」12. 影响辽宇省风速等值线走向的主要 因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C.海陆轮廓 D.纬度位置 读沿0经线做的南北纬30之间的1月 海平面风速统计图,完成13〜14题13. 图示甲、乙两点位于()A. 甲20N陆地B. 甲2CTS海洋C. 乙8N海洋D. 乙8吧陆地14. 影响乙地风速的因素是()A.气温 B.洋流C.赤道低压 D.地形扬尘Jt浮金 沙尘■左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圧分布图,右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15〜17题气压(百帕)6ON 30N 0 30S 60*15.甲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东:\L西半 球丿S nl/ 4球C •西南风D.西北风16. 该月份乙地到丙地()A.风向由偏西风变为偏东风 B.风速逐渐变小C.风向由偏东风变为偏西风 D.风速逐渐变大17. 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而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而温度偏高C. 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D. 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2017 •陕西省西安高新一模)山地迎风面的气压比背风面高很多,使等压线突然变形或 突然密集,可将儿根等压线用一条锯 齿形线连结起来,称Z为地形等压线。
地形等压线应画在山的迎风血与冷空气一侧,与山脉平行,不能横穿山脉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山地某季节地形等压线(单位:百帕)图,读下图完成18〜19题18. 山地迎风血气压比背风血气压高的原因是( )A.迎风面气温高B.迎风面气流下沉 C.迎风面暖空气堆枳 D.迎风面冷空气堆枳19. 图示季节和山脉位置最有可能是( )A.冬季 ① B.冬季 ② C.夏季 ① D.夏季 ②(2017-太原一模)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 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气 11(0 (%)10 1 6 7 8 9 10 II 12 13 I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20〜22题20. 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A. 陆风转湖风8: 30〜9: 30B. 陆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