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实验指导书要点.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91109302
  • 上传时间:2019-06-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实 验 指 导 书李俊琳 编著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监制 二零一三年9月 前 言1、本课程是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课相配套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检测技术和表面处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各种检测手段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构和表面处理进行检测;运用计算机分析软件,分析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的受力情况2、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设了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试验、天然棉、木纤维素形态与溶胀、纤维的苯乙烯乳液聚合改性实验和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力学性能模拟计算实验目 录实验一 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试验………………………………………4实验二 天然棉、木纤维素形态与溶胀………………………………………6实验三 纤维的苯乙烯乳液聚合改性实验……………………………………8实验四 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力学性能模拟计算……………………….10 实验一: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试验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概念,掌握拉力试验机的使用方法,检测玻璃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

      二、实验内容学习拉力试验机的操作方法,检测玻璃纤维的拉伸断裂强度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拉伸性能取决于其组分的性能,其中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玻璃纤维的性能为了便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性能估算的实际应用,在相关国家测试标准的基础上,本实验主要对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做对比性试验研究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性能测试有两种方法:单丝拉伸,丝束拉伸前者得到的结果离散性很大这与单丝中的缺陷有关:试样越长、单丝直径越大,则存在缺陷的几率越大,测出的数据越小,已有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玻璃纤维的单丝拉伸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测试得到的数据离散性很小,更直观的反应了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相在FRP材料中所作的贡献,其结果对实际工程更有利用价值本实验利用拉力试验机,检测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强度,使学生对纤维的拉伸强度有一定的直观了解,同时学会拉力试验机的操作实验方法:本实验选取对象是单丝直径为16μm的玻璃纤维丝束,采用2种实验方法,分别对4种不同粗细的丝束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丝束应平顺整齐,尽量减少弯曲度和捻度2中夹持方式如下:方法1:平板气动夹具,直接测试丝束,有效长度为300mm;方法2:圆弧气动夹具,直接测试丝束,有效长度为300mm。

      通过试验,希望可以得到三方面结论:1、丝束拉伸破坏机理;2、哪种夹持方式测试得到的结果可以应用到相应的复合材料性能估算上去;3、丝束的粗细为多少时试验结果最准确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本实验以指导教师操作集中授课形式组织教学,指导教师集中讲授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过程操作五、实验条件拉力试验机六、实验步骤1. 分组拉力试验机的构造及操作方法2. 检测试样的准备3. 分组检测玻璃纤维丝束的拉伸强度七、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部分认真填写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测定原理、实验步骤实验二:天然棉、木纤维素形态与溶胀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了解纤维素的形态与结构内在联系与差异2、掌握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掌握纤维素溶胀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内容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纤维素溶胀率的测定方法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纤维素分子链上大量羟基的存在,十分有利于形成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使得纤维素分子链易于集聚在一起,趋于平行排列而形成晶性的原纤结构纤维素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对纤维素链形态和反应性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增强了纤维素分子链的线性完整性和刚性,而且使其分子链紧密排列而成高测序的结晶区,其中也存在着分子链疏松堆砌的无定形区。

      这便是纤维素织态结构研究中最流行的两相共存学说两相结构的存在严重影响着纤维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性能,纤维素因此很难溶于普通溶剂,决定了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多相介质中进行大多数反应试剂只能穿透到纤维素的无定形区,而不能进入紧密的结晶区,对同一化学试剂表现出不同的可及度只有当纤维素粒子表面部分充分取代,其次外层才为反应介质所及因此,纤维素的多相反应必须经历由表及里的逐层反应过程很明显,纤维素这种局部区域的不可及性,妨碍了多相反应的均匀进行为了克服内部反应的非均匀倾向和提高纤维素的反应能力,在进行多相反应之前,纤维素材料通常都经历溶胀处理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以碱金属氢氧化物处理法最为常用碱金属氢氧化物与纤维素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在纤维素纤维溶胀,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有机介质虽然不与纤维素和碱金属氢氧化物发生反应,但却对纤维素的碱化有着重要影响依照下式计算纤维润胀率: SR = (d1-d2)/ d0 ×100 %式中SR是纤维润胀率;d1是碱处理后纤维素纤维的直径,mm;d0是原纤维素纤维的直径,mm 实验方法:先配置一定浓度的碱金属应氧化物溶液,用显微镜分别检测原纤维素纤维直径和碱处理处理后的纤维素纤维直径,通过公式计算出纤维润胀率。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本实验以指导教师操作集中授课形式组织教学,指导教师集中讲授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过程操作五、实验条件1、光学显微镜、带刻度的目镜、载玻片、盖玻片2、磁力搅拌器3、电子天平4、尖嘴镊子5、粉状纤维素、NaOH (AR)六、实验步骤1. 称取1g NaOH置于50ml烧杯中,迅速加入19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2. 取少量纤维素粉放在载玻片上,用尖嘴镊子使纤维尽量分开,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任取相邻的5跟纤维测量直径,取平均值,记为d0 3. 取已配好的NaOH溶液1滴,滴于纤维素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任取相邻的5跟纤维测量直径,取平均值,记为d1 4. 依照公式计算纤维素纤维的溶胀率七、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部分认真填写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测定原理、实验步骤 实验三:纤维的聚苯乙烯乳液聚合改性实验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掌握合成聚苯乙烯的乳液聚合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2、了解聚合方法的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并了解表面处理机理;3、掌握聚苯乙烯作为处理剂的功能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掌握乳液聚合改性方法,了解聚苯乙烯的制备工艺,掌握纤维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乳液聚合是指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介质中加入水溶性引发剂,在机械搅拌或振荡情况下进行非均相聚合的反应过程它不同于溶液聚合,又不同于悬浮聚合,它是在乳液的胶束中进行的聚合反应,产品为具有胶体溶液特征的聚合物胶乳 乳液聚合体系主要包括:单体、分散介质(水)、乳化剂、引发剂,还有调节剂、pH缓冲剂及电解质等其他辅助试剂,它们的比例大致如下:  水(分散介质):60%~80% (占乳液总质量)  ,单体:20%~40% (占乳液总质量),乳化剂:0.1%~5%\ (占单体质量),引发剂: 0.1%~0.5%(占单体质量) ,调节剂:0.1%~1% (占单体质),乳化剂是乳液聚合中的主要组分,当乳化剂水溶液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开始形成胶束在一般乳液配方条件下,由于胶束数量极大,胶束内有增溶的单体,所以在聚合早期链引发与链增长绝大部分在胶束中发生,以胶束转变为单体聚合物颗粒乳液聚合的反应速度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与反应温度、反应地点、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单位体积内单体聚合物颗粒数目等有关。

      而体系中最终有多少单体-聚合物颗粒主要取决于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当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乳化剂种类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乳化剂用量越多、反应速度越快,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乳化剂的另一作用是减少分散与分散介质间的界面张力,使单体与单体聚合物颗粒分散在介质中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乳液聚合的优点是:①聚合速度快、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高②由于使用水作介质,易于散热、温度容易控制、费用也低③由于聚合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粘度不大,故可直接用于涂料、粘合剂、织物浸渍等本实验中采用苯乙烯作为处理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在玻璃纤维表面包裹一层厚度可控制的聚苯乙烯薄膜,无皂乳液聚合即不采用乳化剂,依然实现了聚苯乙烯的各项参数可控玻璃纤维在水体系中,表面富含大量的羟基,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实现聚苯乙烯在比例纤维表面的包覆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本实验以指导教师操作集中授课形式组织教学,指导教师集中讲授实验原理、进行实验过程操作五、实验条件四颈烧瓶(配套氮气包、温度计、机械搅拌、冷凝管),玻璃纤维,机械搅拌器,苯乙烯,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六、实验步骤1、在250 mL四颈烧瓶中加入90 g蒸馏水,加入5 g玻璃纤维,0.1 gPVP,机械搅拌并升温至70 ℃,四颈烧瓶配套氮气包、温度计、机械搅拌、冷凝管2、加入0.1 gAIBA/10 g水,10 min后,加入3 g苯乙烯3、反应1.5 h后,停止反应,抽滤,并用酒精洗涤,抽滤,90 ℃烘干即可七、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三部分认真填写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实验四: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力学性能模拟计算实验学时:4实验类型:操作 实验要求:必修一、 实验目的a) 熟悉ANSYS软件的主要组件及各组件的主要功能b) 熟练ANSYS软件的基本操作c) 加深对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结构分析的理解二、 实验内容建立了多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在外力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应力分布,观察应力分布、位移变化三、实验组织运行要求实验室开放,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 指导教师在场答疑 四、实验步骤1 几何模型板材有4层,厚度为0.025m,铺层方向为0°、90°、90°、0°,几何属性如图4.3,材料属性见表4.2。

      图4.3 复合材料板表4.2 单元板材料属性EX/MPEY/MPEZ/MPGXY/MPGYZ/MPGXZ/MPPRXYPRYZPRXZ12.53003005020500.250.250.012 有限元模型在生成层合板的几何模型后,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层板板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所建有限元模型共有6400个单元图4.5 层合板有限元模型(上)和网格划分(下)3.边界条件由于边界条件和载荷需要加载到单元节点上,因而需要先选择边界,然后施加边界约束和表面压力的方法首先对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