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中的应用.docx
10页预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中的应用 宋桂华【Summary】目的:分析預防护理干预在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中的影响方法:抽取时间段,选定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抽取病例数为60例,均为本院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采用双盲法,将研究样本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住院期间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间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预防护理干预有效性较高,可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减轻局部疼痛不适感,避免护患矛盾,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Key】预防护理干预;静脉输注;甘露醇;静脉炎R471 A 2096-5249(2022)13-0096-04甘露醇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为常用药,也是临床护理静脉输液中比较常见的治疗药物,是一种强效性、高渗性脱水剂,常应用于降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等患者中[1]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可促使患者脑组织与血浆之间的浓度差,令脑组织液体流入血浆中,平衡互相之间的浓度差,达到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减轻脑水肿[2]。
反复静脉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血管内膜,产生炎性因子,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3]临床医护人员比较重视静脉输注甘露醇发生静脉炎的问题,常规护理措施对预防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有限,为了能最大限度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实践证明落实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其作用重在于预防,静脉炎表现为患者输液穿刺部位的红、肿、疼、痛,静脉呈条索状等现象一旦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容易增加护患矛盾,降低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需要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4]本文主要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应用于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降低静脉炎发生,效果分析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在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当中,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抽取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与参照组(30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疾病类型等,结果均无明显差异( P >0.05),可进行对比研究,见表1纳入标准:年龄>18岁;连续静脉输注甘露醇超过3 d;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患者能正常沟通,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5]排除标准:有严重并发症、姑息性治疗患者;交流沟通困难或不愿意配合者;输液肢体重度水肿、皮肤严重感染患者;患者不完全依从护士的要求,自行采用其他预防及处理静脉炎的患者。
1.2 方法对参照组患者,护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治疗要求,按时给患者静脉输注甘露醇,加强对患者输液部位的观察,发生静脉炎时,立即停止输注予拔针,局部给予硫酸镁湿敷,继续观察转归效果,积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护患关系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成立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方式采取线上和线下,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培训,如输液工具的合理选择、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静脉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等建立工作群,群内共享学习课件,疑问解答质控小组成员督查培训效果,了解护士掌握学习内容情况定期督查临床输液,查看是否符合静脉输液质量规范,包括输液的部位、静脉导管的固定、输液工具的选择、特别是高危药品如甘露醇等一类的药物发现不符合规范的,随时纠正,规范流程,提高护理人员对输液安全的严谨性2)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联合护理操作技能小组,定期组织培训,护士熟练掌握输液操作规范、静脉导管的维护及新进展知识特别加强对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输液技术水平3)静脉输液之前做好评估评估患者的输液治疗时间、单次输液的总量、药物的种类、患者血管的弹性、肢体活动功能、患者的合作程度等。
4)静脉血管的选择优先选择弹性较好、粗直、易于固定的静脉,减少同一部位反复穿刺的次数[6]选择外周静脉时,首选前臂静脉,避开关节部位穿刺,以防活动不便[7]甘露醇属于高渗性药物,静脉输液时避开细小的手背静脉、偏瘫侧肢体或下肢静脉,防止静脉炎形成5)穿刺部位血管的保护尽可能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护士每次输液穿刺次数不超过2次,穿刺不成功时,请上级专业技能护士予穿刺穿刺点与前一次的穿刺点距离尽量远些,让穿刺过的静脉得到充分的修复输注甘露醇之前,用生理盐水试推,确定输液导管在静脉内方可输注药物若是使用一次性钢针输液,最后输完甘露醇,用5 mL生理盐水冲洗输液针头再拔针;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结束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冲管、封管另外,输液期间,让患者用简单经济的方法,切土豆薄片顺着静脉输液的血管贴敷,20~30 min/次,2~3次/d已有临床研究报道,土豆片可预防静脉炎、缓解疼痛作用[8]6)输液工具的选择根据患者的治疗疗程、药物的性质、血管条件、患者的主观意见等,尽量选择静脉输液留置导管,如外周留置针、必要时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减轻患者血管反复被穿刺,血管壁未完全修复期,易诱发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
7)输液器的选择针对20%甘露醇注射液,遇冷时容易结晶,在常温状态下也可能存在微粒,这一因素已经由临床研究证实是发生静脉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尽量选择能有效过滤0.5 mm以上微粒的精密输液器,避免微粒在患者的血管中沉积,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甘露醇致静脉炎的风险[9]另外,在甘露醇输注之前可将其加温到36℃左右,不但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减轻患者所受到的药物刺激带来的静脉疼痛感[10-11]8)加强基础护理如果是在冬天输液,则需要将室内温度调整到24℃左右,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可使用热水袋取暖,20 min/次,2~3次/d,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患者血管因环境因素受到相应的刺激9)宣教指导告知患者输液期间避免活动输液肢体,以免输液针头滑脱,或针头刺破血管壁,药物外渗引起组织炎症静脉导管的敷贴,局部注意不要受潮湿,防止松动致输液导管滑脱,或者局部细菌感染如出现输液部位红肿、疼痛不适感,及时汇报护士,给予对症处理10)输注期间的护理干预妥善固定好输液针头,如果患者皮肤较为松弛,则可应用多粘敷贴环形固定,增加护士巡视次数,认真交接班;嘱患者在输注期间,将输液肢体尽量抬高到心脏以上水平,促使血液回流,减轻药液对患者血管产生太大的刺激;输液结束时,若是使用钢针,先关闭调节器、再迅速拔针,拔针后迅速按压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在3~5 min;拔除留置针按压时间则为5~10 min,凝血功能异常时,适当延长按压时间至不出血为止。
拔针动作宜用力轻、速度快,避免因拔针不当损伤患者血管,产生药液外渗引起静脉炎1.3 观察指标静脉炎临床分级标准,依据《201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实践标准》[12],评判穿刺部位表现,根据皮肤红、肿、疼、痛、及条索状物的形成,共分为Ⅰ级~Ⅳ级住院期间调查患者的满意度,自制输注甘露醇相关护理的满意度调查表,设计内容为10个项目如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血管的保护与选择、输液部位的观察与异常处理、输注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等每个项目设置分值为0分、0.5分、1分调查表总分为10分,病人出院之前,责任护士发放调查表,统计分值评价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9~10分)、满意(8.5~7.5分)、一般(7~6分)、不满意(≤5.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总人数×100%1.4 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1.0对本次研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 x(—)± s )或[ n (%)]的方式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对比实验组通过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与参照组对比实验组患者仅发生Ⅰ级、Ⅱ级静脉炎,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静脉炎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药物因素常见于高渗性、高浓度、刺激性强等,或短时间内快速输注这类药物,容易并发静脉炎[13]甘露醇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脱水利尿剂,多采用静脉输入方式给药临床中甘露醇输注速度比普通药物速度快,20%的甘露醇250 mL 要求20~30 min 输完,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但甘露醇是高渗性药液,渗透压1100 mOSM/L,快速滴入血管,使血浆渗透压增加,可致血管内皮细胞脱落,产生炎性反应,血管收缩、失去弹性,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静脉炎[14-15]一旦发生静脉炎,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症状轻的,可见局部发红,给予拔针对症处理,静脉容易恢复静脉炎症状严重的,局部疼痛显著,静脉可呈条索样变化,伴随着发热,甚至组织化脓等症状护理上处理棘手,增加護士工作量,而且患者血管恢复慢、预后不佳,导致血管硬化或局部皮肤组织改变,影响血管的通畅性,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导致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下降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静脉炎的发生其中,预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通过预防性护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静脉炎风险,从而减少静脉炎发生率[16]。
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应用的护理方法为预防性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静脉输液理论知识、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水平、静脉输液之前做好评估、合理选择血管、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输注时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等,达到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措施最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炎9例,发生率为30.00%实验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56.67%),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保证患者静脉输注甘露醇安全性较为有效,值得推广Reference[1]仲爱华,纪慧.通脉散加味外敷治疗甘露醇引起静脉炎的临床效果[J].循证护理,2021,7(2):221-224.[2]孙波波,施亚君,潘建丽,等.生大黄、芒硝湿敷联合集束化护理对骨折患者使用甘露醇期间发生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新中医,2020,52(10):163-165.[3]李浴,周弦.水凝胶冷敷敷料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中旬刊),2020,27(2):89-91.[4]邢瑞芳.静脉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干预性护理方式及效果评价[J].家有孕宝,2020,2(24):259.[5] 刘振兰,丁梅,刘晓英.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7):919-921.[6]陈惠珍.静脉输注甘露醇在治疗颅内高压发生外渗的原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261,263.[7]郑智琴,吴平.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与预防进展[J].医药前言,2020,10(1):14-16.[8] 杨凤.新鲜土豆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学经济学,2014,9(8):96-97.[9]万卉.精密过滤输液器联合安全型留置针降低甘露醇致静脉炎的研究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0):97-98,109.[10]陶如华,关畅,沈传业.加温甘露醇注射液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8):1149-1150.[11]彭娜.2016年 INS 输液治疗实践标准: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9):11-13,17.[12]石冬梅.甘露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