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欣梅生活中的透镜》教学案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33062275
  • 上传时间:2023-10-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案例一、教学分析这节课从生活例子入手,介绍生活中常用的透镜(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使用提问设疑,教师演示,学生独立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演示手段,让学生探究生活中几种应用透镜的仪器的成像情况,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根据我校集贤里中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以便展示课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2.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使用难点: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像距、像的变化情况,及像的特征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制作照相机模型材料多套、幻灯机一台、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放大镜多套、一杯水、几个滴水管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教师活动:1.什么样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3.做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学生活动:思考后回答一人上黑板作图,其余在作业本上做 【让学生明白本节知识与前一节知识的关系,以及光通过凸透镜后光路的方向二)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课件上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图片提问:这三个光学仪器的使用原理是什么?如何使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学生活动:讨论猜想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新课程理念三)进行新课1.照相机(1)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照相机的构造图示提问:照相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中示例回答问题通过课件展示的图示,让学生对照相机结构有感性认识2)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并讲述照相机拍照的原理拖动景物前后移动,让学生观察像距、像的变化再拖动镜头伸缩,让学生观察像距、像的变化播放“照相机使用”的录像 学生活动:观察得出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并进一步得出当物距变化时,像距、像的变化规律照相机成像时,当物距发生变化,像距、像随之变化是本节的难点,学生很难理解使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一变化过程用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生动、形象,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并能总结出规律体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生动、形象,能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优势。

      3)教师活动:出示一个照相机模型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观察照相机所成的像组织讨论:像比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像距与物距哪个大?像是正立还是倒立? 学生活动:分组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讨论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并观察窗外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使学生感受照相的过程,并直接感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2.幻灯机(1)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幻灯机的构造图示提问:幻灯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图中示例回答问题 【通过课件展示的图示,让学生对幻灯机结构有感性认识】2)教师活动:把幻灯机上的平面镜取下,把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记住箭头的方向组织学生讨论,像的大小、倒正、及像距与物距的大小比较学生活动:观察并分组讨论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有感性认识】3)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并讲述幻灯机使用的原理拖动景物、凸透镜前后移动,让学生观察像距、像的变化播放幻灯机使用的录像 学生活动:观察得出幻灯机成像的特点并进一步得出当物距变化时,像距、像的变化规律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成像特点、变化规律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更好的理解所学规律。

      突出了本节重点,突破了本节难点3.放大镜(1)教师活动:用滴水管把水滴在学生教材封面的小字上,指导学生观察字放大了吗?让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教材中的文字,组织学生讨论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探究活动并分组讨论让学生对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有感性认识2)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放大镜成像的原理图,拖动蜡烛左右移动,让学生观察像的变化规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规律 学生活动:观察并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放大镜成像特点及变化规律能更感性的展示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有兴趣,更容易接受这一规律4.实像与虚像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放大镜和照相机成像的光路图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照相机、放大镜所成的像有什么区别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的观察、对比,学生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再次体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直观性,能将对比内容同时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分析观察,得出结论四)练习小结教师活动:展示课件中的练习题小结本节所讲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向学生介绍一个现代科技应用透镜的网站学生活动:做练习题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练习题,课堂教学容量增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导学案教学提前发给学生“导学案”,使学生有一个预习的提纲,课下可以提前了解、学习所要讲的知识所以课堂时间就变为四十五分钟加上课下时间,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在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内就可以加大所讲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二)实验教学新课程理念中,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物理教学体现在以学生动手实践实验为主体,从实验探究中体会物理规律在这节课中,学生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的实验,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也使学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多媒体教学初中物理有一些理想实验,如本节课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像距、像的变化关系,在实际操作中不容易演示,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这些实验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观察、理解突出了所讲重点,突破了所讲难点案例分析:本教学设计的优点:1、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2、能够紧扣教学目标将重点与难点突出出来,对于重难点的教学方法恰当3、能够综合利用不同地教学手段,从不同视角展现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能够讲练结合,当堂评价,有利于迅速地进行教学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1、未能更多地展示实物给学生观察,也未能让学生亲手参与,不能更好地让学生得到具体而形象的印象,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教师的提问较多,学生间讨论设计不够完善,不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作业的设计更具体一些,更有针对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