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屋建筑学第12章变形缝构造.ppt
52页第12章 变形缝的构造,12.1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及要求 12.2 变形缝的构造,一.变形缝概念 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内部将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 为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份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以保证建筑物被断开的各部份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使建筑物破损或产生裂缝建筑物长度过长时, 设置温度缝,,,按照不同的设计概念,变形缝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为避免因温度变化而造成开裂所设的缝—伸缩缝(温度缝) 为避免建筑因不均匀沉降而开裂所设的缝—沉降缝 为抵抗因地震作用而造成建筑物开裂所设的缝—防震缝,,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在结构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面变化较多或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建筑物会因热胀冷缩导致变形较大从而产生开裂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常常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在结构类型变化处预留缝隙,将建筑物断开这种为适应温度变化而设置的缝隙称为伸缩缝或温度缝12.1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及要求,12.1.1 伸缩缝,,12.1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及要求,因此,设置伸缩逢后,可以部分释放建筑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变形等引起的结构内力,降低产生裂缝的机率。
一般要求:把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不需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设置特点: 沿建筑物的竖向将基础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在两个部分之间留出适当的缝隙,以保证伸缩缝两侧的建筑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伸缩缝的几种情况,伸缩缝的位置和间距与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形式、使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当地温度变化情况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对砌体建筑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所作的规定见表12.1和表12.2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注:1. 层高大于5m的混合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以按表中数值乘以1.3采用,但当墙体采用硅酸盐砖、硅酸盐砌块和混凝土砌块砌筑时,不得大于75m 2.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少后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注:1. 如有充分依据或可靠措施,表中数值可以增减 2. 当屋面板上部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选用,排架结构可按适当低于室内栏的数值选用 3. 排架结构的柱顶面(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时,宜适当减少伸缩缝间距。
4. 外墙装配、内墙现浇的剪力墙结构,其伸缩缝最大间距按现浇式一栏三数值选用滑模施工的剪力墙结构,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现浇墙体在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12.1.2 沉降缝,在同一幢建筑中,由于其高度、荷载、结构及地基承载力的不同,致使建筑物各部分沉降不均匀,墙体拉裂故在建筑物某些部位设置从基础到屋面全部断开的垂直预留缝,把一幢建筑物分成几个可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这种为减少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造成危害的垂直预留缝称为沉降缝沉降缝的宽度与地基情况及建筑高度有关,地基越软弱,建筑高度越大,缝宽越大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30~70mm当建筑物有下列情况时,均应设沉降缝 (1)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部分高度或荷载相差很大,或结构形式不同时; (2)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地基上,且难于保证均匀沉降时; (3)建筑物相邻两部分的基础形式不同、宽度和埋深相差悬殊时; (4)建筑物平面形状比较复杂、连接部位又比较薄弱时; (5)新建、扩建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紧相毗连时;,3.防震缝 建筑物在受地震作用时不同部位将具有不同的振幅和振动周期,因此地震时在这些不同部位的连接处很可能会产生裂缝、断裂等现象 防震缝是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垂直预留缝。
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防震缝缝宽 在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中,防震缝宽50~70mm 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下列情况出现时宜设防震缝 (1)建筑物立面高差超过6m,在高差变化处须设防震缝; (2)建筑物有错层时,且高差超过层高1/3或1米 (3)建筑物毗连部分结构的刚度、重量及结构形式不同处须用防震缝分开;,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防震缝应将建筑物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12.2 变形缝的构造,12.2.1 墙体变形缝 墙体伸缩缝一般可做平缝、错口缝和企口缝等形式,如图所示,缝口形式主要根据墙体材料、厚度以及施工条件而定,(1)墙体伸缩缝构造 填缝——在缝口填沥青麻丝、防水油膏等 盖缝——外墙:镀锌铁皮、金属板、防 水油膏等 内墙:木盖缝板、铝板、铝合 金装饰条、塑料片等为避免外界自然因素对室内的影响,外墙外侧缝口应填塞或覆盖具有防水、保温和防腐性能的弹性材料,如沥青麻丝、泡沫塑料条、橡胶条、油膏等。
当缝口较宽时,还应采用镀锌铁皮、铝片等金属调节片覆盖 填缝或盖缝材料及其盖缝构造应保证伸缩缝两侧的结构在水平方向的自由伸缩 外墙内侧及内墙缝口通常用具有一定装饰效果的木质盖缝(板)条遮盖,木板(条)固定在缝口的一侧,也可采用铝塑板或铝合金装饰板做盖缝处理,某扩建建筑,建成后室内,38,12.2.2 楼地层变形缝 楼地面变形缝的位置和宽度应与墙体变形缝一致其构造特点为方便行走、防火和防止灰尘下落,卫生间等有水环境 还应考虑防水处理 楼地层的变形缝内常填塞具有弹性的油膏、沥青麻丝、金属、或橡胶塑料类调节片上铺与地面材料相同的活动盖板、金属板或橡胶片等§8.1 伸缩缝,,变形缝处设门,门扇开启方向不得跨越变形缝,楼面成品变形缝盖缝板1,顶棚部位的盖缝材料及做法,与内墙变形缝的盖缝做法一样,盖缝板(条)固定于缝口的一侧,以保证变形缝两侧的结构能自由伸缩和沉降变形12.2.3 屋顶变形缝,屋顶变形缝的位置与缝宽应与墙体、楼地层的变形缝一致缝内用沥青麻丝、金属调节片等材料填缝和盖缝 屋顶变形缝一般设于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处,也可设于两侧屋面处于同一标高处 等高屋面在缝隙两侧加砌矮墙; 不等高屋面在标高较低屋面板上加砌矮墙。
等高屋面变形缝做法,在缝两边的屋面板上砌筑矮墙,挡住屋面雨水矮墙常为半砖墙厚屋面卷材防水层与矮墙面的连接处理类同泛水构造,缝内嵌填沥青麻丝矮墙顶部可用镀锌铁皮或混凝土盖板压顶 高低屋面变形缝做法,在低侧屋面板上砌筑矮墙当变形缝宽度较小时,可用镀锌铁皮盖缝并固定在高侧墙上,做法同泛水构造;也可以从高侧墙上悬挑钢筋混凝土板盖缝 基础沉降缝的构造处理方案有双基础、悬挑基础和交叉式基础三种 双基础方案施工简单,造价低,但易出现两墙之间间距较大或基础偏心受压的情况,因此常用于基础荷载较小的房屋 悬挑基础方案是将沉降缝一侧的墙和基础按一般构造做法处理,而另一侧则采用挑梁支承基础梁,基础梁上支承轻质墙的做法12.2.4 基础变形缝,交叉式基础方案是将沉降缝两侧的基础均做成墙下独立基础,交叉设置,在各自的基础上设置基础梁以支承墙体这种做法受力明确,效果较好,但施工难度大,造价也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