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水粤版课件.ppt
14页第四章复习生命之源----水•复习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以及存在;2、了解水的污染以及防治方法;3、掌握水的组成以及探究水的实验;4、会熟悉书写化学式以及化学式的意义;5、会写化学方程式,知道其意义;6、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参照练习册的习题)知识点识记1、我们的水资源: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2、饮用水(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 可吸附悬浮杂质(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C.硬水软化的方法: D.长期使用硬水的危害: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静置、吸附、过滤、蒸馏蒸馏活性炭明矾用肥皂水蒸馏、煮沸3、水的组成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A.装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通电D.化学反应: 2H2O=== 2H2↑+ O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4、水的化学性质: 通电(1)通电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如:H2O + CaO==Ca(OH)2(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如: H2O + CO2==H2CO35、其他(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3)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6、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物质组成的式子(1)化学式的含义 : (如H2O)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 氧 元素组成的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含义只有3点,没有③)(2)化学式的写法 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分别表示为 O2、H2、N2、Cl2 。
b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外)简单归纳为“排、标、叉、约”(3)计算:a、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b、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c、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7、化合价 (1)化合价的规则:有正负;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的化合价不为零2)常见化合价口诀: 正一价氢钾钠银,正二价钙钡镁锌汞 正三铝,一二铜,二三铁 负一氟氯溴碘 负二氧硫 (3)化合价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标+n或-n•8、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 素种类、 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a、配平 b、条件 c、箭号 )3、含义 以 2H2+O2点燃2H2O 为例①宏观意义: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或原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