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究.doc
36页北京市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研究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 它也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逐渐成为做大经济总量、 解决城乡就业、 拉动投资增长、增加财政收入、 促进科 技创新和实现便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的目的就主要在于从公共政策角度研究北京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得非公有制经济更大的发展 本文通过回溯北京历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轨迹, 以及与全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作比较, 找出 北京市非公 经济发展中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了 相应的解决方案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 部分在对非公有制经济内涵作了界定后, 又回顾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三部分 归纳了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与全国及其它省份情况 的比较; 第四部分分析北京市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五部分提出进一步完善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与措施的具建议;第六部分结论。
关 键词 : 北京市 ;非公 有制经济;政策 ;措施I 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Abstract The non-public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s the complement of the socialist public economyIt includes all types of economy except for the public sectorAlso, it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the non-public sectors of economy has expanded quickly, gradually becoming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realization of growing GDP, low unemployment in both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creasing local and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inancial income, facilitat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mproving services for the convenience of our citizen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tudy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sectors of the Beijing's economy from the view of the policy makers, and hence,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as to allow the non-public sectors to flourish faster and more healthily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back of Beijing over the years,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economy of the track, and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economy compare, find out Beijing City non-public economy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gives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values, methods and arrangement of this research paper. The second part defines the non-public economy and describes its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 conclud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on-public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 Beijing and compares it with that of other parts in China. The forth part analysi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in promoting non-public sectors of economy in BeijingThe fifth part mak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in Beijing and comes up with some measures to be implemented.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Key words: Beijing, non-public sectors of economy, policy, measureII 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目录 第 1 章 引言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3 1.3 相关研究概述. 3 1.4 研究方法 4 1.5 本文的创新点. 5 第 2 章 我国非公 有制经 济的范畴及其发展 轨迹 6 2.1 非公有制经济概念 6 2.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7 2.3 中央关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政策变迁 8 2.3.1 明确“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9 2.3.2 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9 2.3.3 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2.3.4 “鼓励、支持和引导”并“监督和管理”非公有制经济 ”10 2.4 我国部分地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 政策与措施及启示 13 第 3 章 北京市非 公有制 经济发展情况及政 策与措施分析 16 3.1 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情况及特点 16 3.2 非公有制经济与全国其它先进省份的比较 18 3.3 北京市已出台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23 3.3.1 北京市出台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 23 3.3.2 北京市实施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 25 第 4 章 北京市促 进非公 有制经济发展政策 与措施中存在的不 足 26 4.1 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中存在的问题 26 4.1.1 市场准入政策不明确,非公投资限制多 26 4.1.2 缺乏对非公企业科技创新的鼓励政策 26 4.1.3 对非公中小企业税赋 仍然偏重 27III 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4.1.4 非公企业融资受政策的限制更多 27 4.1.5 对《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指导 28 4.1.6 对非公 企业人才的引进缺少 倾斜措施 28 4.1.7 对非公企业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缺乏政策引导. 29 4.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0 4.2.1 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依然认识不足 30 4.2.2 对于出台的相关政策落实没有保证. 30 第 5 章 完善北京 市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与措施的建议 32 5.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32 5.1.1 突出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 32 5.1.2 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正面宣传力度 32 5.1.3 加强舆论导向使全社会形成创业氛围 32 5.2 健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相关政策 33 5.2.1 市场准入政策的制定. 33 5.2.2 制定针对非公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3 5.2.3 出台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 34 5.3 解决非公发经济发展瓶颈的具体措施. 35 5.3.1 搭建平台督促政策落实 35 5.3.2 多渠道解决本市非公企业融资难 35 5.3.3 规范执 法、改善服务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37 5.3.4 搭建好非公企业和人才的桥梁 38 5.3.5 拓展思路促进非公有制企业转型提升 39 5.3.6 强化沟通 协调机制,积极发挥工商联组织的作用. 40 第 6 章 结论. 42 参考文 献 43 致 谢 45IV 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第 1 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
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等 我们这里研究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指个体、 私营经济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和 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正确引导下, 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 强, 不断壮大, 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 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均 9.4% 的速度增长,而个体、私营经济的年均增速达 24% 以上, 占 GDP 的比重从 1979 年的不足 1%增长到目前己超过 1/3 在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到 4/5,从农村转移出来的 1.3 亿多劳动力超过 70% 在个体私营经济就业 目前, 地市县经济的主体力量已经是非公有制经济, 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是繁 荣城乡经济、 增加社会 就 业的有力保障,是优化经济结构、 增强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 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1]史进程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第一、 发展非公有制经 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问题实际是所有制结构问题, 是微观市 场主体的再造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生于市场, 长于市场, 贴近市场, 活跃在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与市场有着本质的联系,是 构 造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微 观 基 础 , 它 的 发 展 为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创 造 了 一 个 多 元 竞争、 充满活力的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 哪里的非公有制经济活跃, 哪里的经济就发达,改革开放的环境就宽松;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完全可以各展其长,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进程之中 第 二 、 发 展 非 公 有 制 经 济 是 实 现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奋 斗 目 标 的 一 项 重 大 战 略 举措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 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 北京理 工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 富有活力的经济细胞,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组织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