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兽医基础理论.docx

23页
  • 卖家[上传人]:1980****057
  • 文档编号:273520573
  • 上传时间:2022-04-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58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兽医基础理论 中兽医学基础理论 绪论 第一部分 内容: ●1 中兽医学的概念 ●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4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及方法 1 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即我国传统的兽医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家畜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及丰富多彩的病证防治技术 中兽医学内容,是以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为特点的理论、方药、针灸及病证防治技术 2 中兽医学的发展概况 ?1、起源 ?原始社会(公元前22世纪) ?仰韶遗址(河南)砭石 ?2、发展 ?3、中兽医学向国外传播 ?公元595年高丽僧人惠慈到日向圣德太子侍臣橘猪粥授疗马法,公元581年(隋代)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等2次来中国学习兽医,唐(804年)平仲国随遣唐使来中国,回国后培养大批弟子,形成“仲国流”所著“《仲国百问答》、《仲国秘传集》和《假名安骥集》,源于唐李石所著《司牧安骥集》于船1987年往日本讲学,编著《中国兽医与针灸学》被麻布大学竹中良二和高桥贡教授翻译成日语由东京文永堂出版 ?1987年笹崎龙雄与清水英助合著《中国的兽医和家畜针灸》出版 ?日本畜产大学龟谷勉教授《兽医针刺麻醉与针灸治疗》 3 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①家畜本身的整体性:五脏六腑为中心,互相制约,不可孤立。

      ?②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自然环境与四季气候变化都可直接或间接影响 ?2、辩证论治 ?“辩证”是通过四诊所获取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识别疾病的证候),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根据证的性质制定治则和治法的过程,是解决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证”的概念与“症状”和“证候群”有所不同 ?学习中兽医学的目的、任务及方法 ?目的:掌握“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中心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操作技能 ?任务: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走中西兽医相结合的道路,加快创造我国的新兽医学 ?方法: ?①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判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理解中西医结合的意义②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核心,对理、法、方药及针灸逐步融会贯通,反复学习、反复体会,力求掌握规律 ?③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结合临床实践,才能掌握病证防治技能 第二部分 内容: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一节阴阳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一)阴阳的含义 ?阴阳是代表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识别阴阳的属性是以上下、明暗、大小、前后、动静等为准则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1、阴阳的对立 ?2、阴阳的互根 ?3、阴阳的消长 ?4、阴阳的转化 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在畜体组织结构方面机体部位上为阳,下为阴;脏为阴,腑为阳;经属阴,络属阳;血为阴,所为阳;营气在内为阴,卫气在外为阳 ?2、在生理方面物质为阴,功能为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3、在病理方面阴阳失去平衡,导致疾病发生,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4、在药物方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5、在病证防治方面阴阳为八纲的总纲,脉象的阴阳之分,数、洪、浮、大、滑为阳,迟、小沉、细、涩为阴 阴阳学说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学说 ?神经---体液学说、应激学说、第二信息学说、闸门控制学说等 ?分子生物学推论 ?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环核苷酸 ?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 ?两者保持一定比例,cGMP 在活体的含量为cAMP的1/15 ~ 1/10,对生物细胞起双向调节作用,是一对拮抗物,浓度相关,变化相反,对细胞的调节也相反。

      二、国内研究 补气药对阴虚或阳虚患者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第二节五行 ?一、五行的概念 ?为了说明畜休内部及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根据事物各自性质及特点分属归类 ?五行归类表 五行归类表 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 ?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生即相互资生、促进,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协同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及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五脏相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 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 ?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克即相互制约、克制,借以说明事物有相互相颉颃的一面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及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我不胜”五脏相克也可按五行归属类推 五行相乘 “乘”有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指相克得太过,超过正常制约限度,使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一种表现 ?五行相乘 ?木→土→水→火→金→木 ?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是一致的 五行相侮 “侮”有持强凌弱之意相侮即反克,是事物间的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另一种表现。

      ?五行相侮 ?木→金→火→水→土→木 ?五行相乘的关系与五行相克的关系恰好相反 制化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中有生有克,克中有生,生中有克,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的配合称为制化 1、在生理方面 ?按五行的属性以分别脏器的特性及相互联系,如肝属于木,主筋,开窍于目等以生克制化的关系,说明脏腑器官相互滋生和制约的生理现象,如肝能制约脾(木克土),脾能滋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约肝(金克木)等 ?畜体就是依靠这种生克制化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来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2、在病理方面 ?用五行生克规律说明脏腑疾病的传变根据五行的生克关系,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克我及我克的关系,用这四行进行了联系五行配五脏以后,也从这样的四个方面来固定一个脏与其他四个脏的联系如以肝为例,生我者为肾,我生者为心,克我者为肺,我克者为脾在病理上,肝病传脾,称为“木克土”,肝火犯肺,称为“木火刑金” ? 在疾病传变上 ?在疾病传变上,肝病传脾,称为“木乘土”,脾病传肝称为“土侮木”,肝脾也可同病(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传心(母病及子)、传肺(木侮金)、传肾(子病及母)等,都可用五行生克乘侮来解释。

      3、在病证防治方面 ?家畜五脏疾病的传变及五色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推断有一定的意义根据五行学说,认为疾病是由于生克制化的关系失调引起,因此抑制其过亢,扶助其过衰,使其恢复健康而成为施治的关键另一方面,这一脏器的病变,又往往牵涉到其他脏器,还必须考虑到调整其他的脏器,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目的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扶土抑木、舒肝健脾 ?益火生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滋水涵木法;均为以五行相生而制定的疗法 ?培土制水法;清金制木法;泻火补水法(泻南补北法,泻心火滋肾水)均为以五行相克而制定的疗法 第三节阴阳五行学说的相互关系 ?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本身的对立属性,五行学说则是说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两者学说不同,又相互为用阴阳五行都是以脏腑经络等作为物质基础,以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去分析研究、归纳解释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说明机体及各脏腑之间的对立统一,而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内外的相互联系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阐明畜体极为复杂的变化 ? ?任何脏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因而任何脏器发病都有阴阳偏盛或偏衰现象。

      疾病的传变规律可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如肾虚有肾阴虚与肾阳虚的不同,若是肾阴虚,就可根据五行传变规律,了解到可导致水不涵木之证,即肝阳上亢,补肾阴时用柔肝潜阳药 对阴阳五行学说的评价 ?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行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 ?因受历史条件限制,不可能是建立在科学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完备理论 ?取象比类,牵强附会,抽象为其不足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第三部分 内容:脏腑(心、肺、脾) 第二章脏腑 ?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藏指内脏,象即象征和形象,即为内脏的机能活动或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及其相互联系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关系,也包括气、血、精、津液等 第一节脏腑功能 ?五脏的功能是贮藏气、血、精、津液,而六腑是主管水谷的受纳、消化、吸收、传导及排泄脏以藏为主,腑以通为用 ?奇恒之腑,既有异于正常的五脏,又不同于一般的六腑,形似腑,而功能似脏,与脏腑关系极为密切 一、五脏 ?(一)心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它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使之相互协调,为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

      ?1、心主血脉 ?心是主持血液运行的动力,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心主血脉能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 2、心藏神 ?“神”指精神活动,即机体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映心藏神即认为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心藏神的功能与心主血脉功能紧密相关,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为心所主,心血充足,皮毛光彩精神倍,反之,心血不足,神不能安藏,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 3、心主汗 ?汗为心之液,汗为津液所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汗同源 ?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腠理不固而自汗,为心阳不足 ?阴虚盗汗,为心阴血虚,阳不摄阴 ?心阳不足及心阴血虚,用汗法时宜慎重 ?汗多不仅伤津耗血,也耗散精气 4、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心经别络上行于舌,而心的气血上能于舌,因而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最易在舌上反映出来即为“心者外应于舌 ?心血充足,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心血不足,舌色淡而无光;心血瘀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则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附] 心包络 ?心包络或称心包,为心的外围组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

      当外围诸邪侵犯心脏时,一般由表入里,由外入内,先侵犯心包络 ?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与心是一致的,用药基本相同 ?心与三焦相表里 (二)肺 ?肺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 ?肺的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肺为“水之上源”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司呼吸,不仅指主呼吸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