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简史模式和功能PPT课件.ppt
27页第一节第一节 传播简史传播简史¡在“年青”而“短暂”的人类传播史上,人类五次传播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深深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历史1、什么叫、什么叫“传播学时钟传播学时钟”??¡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仿卡尔塞根的“宇宙年”所假设的描述人类传播发展轨迹的时刻表它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而后把它比作只有24小时的一天来计算人类传播发展史2、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是什、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是什么?么?¡①大约10万年前,出现语言传播革命;②公元前3500年,出现书写传播革命;③公元620年,出现印刷传播革命;④1844年,出现电讯传播革命;⑤1946年,出现互动传播革命 3、语言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语言约产生于距今3.5万年到10万年¡语言产生的假说: “汪汪”派、“哼哟”派、“感叹”派、“唱歌”派恩格斯 “语言起源于共同劳动”的假说 ¡意义:语言传播使人类可以沟通思想、交流信息、积累知识,由动物世界进入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4、文字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埃及人归功于智慧之神,巴比伦人归功于命运之神,希腊人归功于奥森匹斯的传令官和使者赫耳墨斯,只有中国人将文字发明的功劳归之于人自己——仓颉。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书画同源¡两大体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意义:书写传播使人类可以将事件和自己的经历、见闻、思想固定或记录下来,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传播5、印刷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公元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植物纤维纸¡印刷术源于殷商时期的印章和公元200年的拓印术¡隋末唐初,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本印刷晶是我国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佛典《金刚经》¡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并做过木活字印刷试验 ¡1315年,中国最先铸出铜活字 ¡德国铁匠古登堡(J.Gutenberg,1400-1468) 发明了铅活字和手压印制设备,1456年首次印成了42行本《圣经》¡意义:印刷传播打破了少数人的传播特权,使人类由人际传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6、电子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顺风耳和千里眼¡美国人莫尔斯于1844年发明了电报,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爱迪生在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法国人马瑞根据中国灯影原理于1882年发明了摄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广播、电影、电视的相继出现 ¡意义:电讯传播则将人类由国内传播引入国际传播,由大众传播带进跨国传播。
7、网络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1946年埃克特等人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电脑主机“埃尼阿克” (ENIAC)的诞生年,作为第五次传播革命的纪元 ¡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94年各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国随之宣布跟进 ¡网络传播是指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能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处理包括捕捉、操作、编辑、存贮、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活动 ¡意义:互动传播将以往各自独立的单一传播转变为综合传播,将单功能的媒体转变为多功能的媒体,将人类由工业社会带进了信息社会8、从五次传播革命看媒介的发、从五次传播革命看媒介的发展有何规律?展有何规律?¡①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度状态发展;②传播符号、传播媒介和传播科技呈叠加性状态发展;③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性状态发展;④信息和知识的增长和积累呈金字塔状态发展第二节第二节 传播的经典模式传播的经典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戴维·伯洛提出可以通过传播过程对传播现象进行考察,这一观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至为深远受此观点影响,许多学者开始注重从传播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从而使传播学在这一领域飞速发展。
¡这种视角就是在这些相互交织的多元关系下考察传播的,它把传播作为一个各要素密切交织、相互关联的整体过程来考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模式的定义、模式的定义¡模式(model),是对某一事项或实体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2、为什么说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为什么说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层次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都是变动不定的作为人的认识的反映——传播模式,也必然要随着认识对象的变化而变化,要随着人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完善,甚至更换人的认识必然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任何优秀的传播模式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印记、标明认识的间隔,同时存在着某种残缺性、暂时性、模糊性和简单化等缺点即,适用于一切目的和一切分析层次的、永恒不变的传播模式是不存在的3 3、拉斯韦尔的、拉斯韦尔的““5W”5W”模式模式¡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 “5W” 是: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5W成为传播学研究基本的内容: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者分析和效果分析¡贡献:第一次科学分解了传播的过程,第一次为之搭建完整的理论框架¡缺失:直线性和孤立性4 4、香农、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韦弗的数学模式¡数学模式把传播描述成一种直线的单向过程,整个过程由五个环节和一个不速之客——噪音构成¡作为传播过程的第一环节,信源负责发出将要传播的讯息此后讯息会经发射器编码而采用与所经渠道相适应的信号形式到达接收器接收器的功能与发射器相反,它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并发送到传播的目的地即信宿5 5、奥斯古德、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这一模式突出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循环性这就内含了这样一种观点:信息会产生反馈,并为传播双方所共享另外,它对以前单向直线模式的另一个突破是:更强调传受双方的相互转化它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直线单向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 缺点:只适用于人际传播,不适用于大众传播;传、受双方平等的观念现实中很难找;易引起误解,以为传播经过循环回到了原点;也缺乏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第三节第三节 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功能¡传播的功能,不是人类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要求;不是“领导’’的指令,而是传播活动自身必须完成的客观使命;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如影相随、挥之不去。
因此,对传播的功能认识得愈清楚,传播活动的方向就愈明确,取得的效果就愈显著1、什么是传播功能?、什么是传播功能?¡传播功能是指传播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及其对人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或效能¡简而言之,功能即作用2、传播功能等同于传播效果吗?、传播功能等同于传播效果吗?¡这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观照、审视传播活动现象的如果是从社会角度和受传者层面来看待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媒介所造成的结果,则属于“功能”研究;如果是从传播者和媒介自身的角度来认识传播活动所造成的最后结果以及在受众那里所引起的反应,则属于“效果”研究 3、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拉斯韦尔和赖特的观点¡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传承文化¡消遣娱乐4 、施拉姆对传播功能是怎样描述和、施拉姆对传播功能是怎样描述和认定的?认定的?¡施拉姆将传播功能认定为“四功能说”: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这种描述一般适用于大众传播研究的某些方面,不太适用于人际传播 5、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1948年,《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授予地位¡社会规范强制¡负功能的麻醉作用6、何谓告知功能和解释功能?报纸、何谓告知功能和解释功能?报纸在这两项功能上有何变化?在这两项功能上有何变化?¡告知功能是媒介组织向人们迅速、及时地提供新近发生的新闻和信息的功能,着重报道事实,回答何人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解释功能是媒介组织在告知的基础上向人们提供深层的说明性分析性信息的功能,它着重分析事实,回答这一事件为什么发生,包括事实解释和意义解释。
¡从当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报纸的告知功能在弱化,而解释功能在强化7、为什么说报刊的告知功能在弱化、为什么说报刊的告知功能在弱化而解释功能在强化?而解释功能在强化?¡从媒介特性上看,以负载有序的线性文字符号为主的报刊,较适宜用来传播高深的观念、复杂的思想、琐碎的情报和篇幅较长的材料等,这是报刊相对于广播电视媒介的优势所在在将新闻以最快的速度告诉给公众的竞争中,报刊无法与广播、电视抗衡因此,当代广播、电视正在凭借自己的优势,强化告知功能以吸引受众,报纸也以自己的优势强化解释功能,结果导致报纸的告知功能越来越小,但在说明、解释和评论社会事件方面所起的作用却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就社会目标和公众事务展开广泛辩论而又需要针对简单的报道作出深刻分析的时候,报刊增强解释功能的发挥就更为重要8、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政政治治功功能能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从媒介服务于政府而言,大众传播可以帮助政府收集情报、解释情报;传播政策,执行政策;宣传法律,传递规范;稳定社会秩序;协调社会行动②从媒介服务于人民而言,大众传播可以帮助人民了解政府功能,监督从政人员;表达民情民意,影响政府决策;认识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经济功能经济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传播媒介是经济变革的“扩大器”;②传播媒介是经济发展的“推动者”;③大众传播是国家现代化的“催化剂”9、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两者关系、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两者关系如何?如何?¡传播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承接和传播文化、选择和创造文化、积淀和享用文化三个方面娱乐功能是文化享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众传播中,娱乐功能正飞速膨胀,几乎全部的媒介内容都有一种普遍化的游戏或愉快的功能但不能因此忽视文化功能和搞不清娱乐功能在文化功能中的位置 10、如何看待各种传播功能之间、如何看待各种传播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关系?¡不论是个人层面上的功能,还是组织、社会层面上的功能,虽然它们是被分开论述的,但是它们一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而是诸种功能交织、融合在一起共同履行自己的使命和任务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作为统一整体,三类功能中任何一项功能的发挥,都要依赖其他功能的互动与支持;而某些功能的过量释放,又会导致对其他功能的挤压与侵占,引起功能碰撞和信息失衡 11、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正功能和、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负功能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显显性性功功能能::人们可以明显看出或感觉到的作用和效能。
¡隐隐性性功功能能:人们不易察觉的作用和效能显性功能是传播者为实现传播目标而明确提出来的,有助于调节或适应各种社会关系的任务和使命,并且容易受到人们的理解和欢迎;隐性功能是隐藏在传播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传播者所始料不及的、突然或很长时间才反映或显示出来的效能,通常被人们看做是额外任务而不被欢迎和理解¡正正功功能能:是信息传播的正常效果,也是传播者所预期的和追求的¡负负功功能能:是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不愿见到的和力求避免的令人不愉快的负效应负功能对正功能的影响力有干扰、泻退的消极作用;而正功能的有效发挥,也有助于抑制负功能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