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名词索引第二章.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1091371
  • 上传时间:2018-05-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名词索引第二章名词索引第二章名词索引第二章1. “整理说”--代表人物是施莱廷格他将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确定为“符合图书馆目的的整理方面所必要的一切命题的总和” ,并据此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整理” ,核心是目录的编制整理说”最早为图书馆学设定了明确的研究对象,为图书馆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2. “技术说”--在现代图书馆学发展的开始阶段,由于图书馆工作强调技术方法,使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占了主导地位,从而直接导致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技术说”的产生这种学说指出图书馆学应该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强调“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 3. “管理说”--“管理说”要求图书馆学不仅要关注图书整理及其技术方法,也要关注图书馆的经营和管理,这是符合图书馆工作实际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管理说”扩大了以往图书馆学的研究范畴,对于图书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4. “要素说”--这是以中国图书馆学研究者为主提出的一种研究对象说早在 1929 年,陶述先先生就指出:“图书馆要素有三,书籍、馆员与读者” (《武昌文华图书馆学校季刊》第 1 卷第 3 期) ;1932 年,杜定友先生也提出,图书馆有书、人、法三个要素,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三位一体” ,他并以书、人、法的次序来解析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点;1934 年,刘国钧先生在《图书馆学要旨》一书中提出了图书、人员、设备和方法的“四要素说” ,1957 年他又进一步提出了图书馆的“五要素说” ,即读者、图书、领导与干部、工作方法、建筑与设备,并明确提出, “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图书馆事业及其各个组成要素。

      ” “要素说”表面上看是探讨图书馆这一社会现象的组成要素,但实际目的却是要探讨图书馆事业整体的发展机制,因此这一观点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十分深远5. “知识社会学”--由德国的卡尔斯泰特(P.Karstedt)提出他在 1954 年出版的《图书馆社会学》一书中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载体,图书馆则是客观精神得以传递的场所图书馆是维持和继承社会精神不可缺少的社会机构,担负着把社会精神移入作为社会形象载体的社会成员的职能它所采用的手段就是搜集、保存和传递社会精神客观化的图书有了图书馆这样的社会机构,人类文化的创造和继承才有了可能他认为, “客观精神”是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知识社会学正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因此知识社会学也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6. “矛盾说”--“矛盾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武汉大学的黄宗忠教授他根据毛泽东《矛盾论》的论述,于 1962 年发表了《试论图书馆的藏与用》一文,提出“藏与用”是图书馆的特殊矛盾,图书馆学就是要研究这对特殊的矛盾 “矛盾说”试图通过分析图书馆的特殊矛盾来探寻图书馆的本质和规律7. “规律说”--“规律说”是 1981 年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的《图书馆学基础》一书出版后,在我国迅速流行并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观点。

      该书认为,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 ”8. “交流说”--“交流说”的代表人物首推美国的图书馆学家谢拉(J.H.Shera,1903-1981),他是这一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在1922 年出版的《图书馆学教育基础》一书中明确指出, “交流是社会结构的黏合剂” , “图书馆是社会交流链中的一环” 他认为, “交流不仅对个人的个性十分重要,而且对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及其活动也是重要的,所以它成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他在 1965年系统提出的“社会认识论” ,其实质也是交流9. “文献交流说”--“文献交流说”的代表人物是北京大学周文骏教授,他在 1983 年发表的《概论图书馆学》一文中提出:文献“首先是一种情报交流的工具图书馆利用文献进行工作,所以说图书馆工作发展的历史,基本上是利用文献这个情报交流工具进行情报交流工作的经验的结晶 ”10. “知识交流说”--“知识交流说”的代表人物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宓浩教授,1984 年他在《知识的交流和交流的科学——关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建设》一文中指出,图书馆收集、存贮、整理、组织、传递和利用知识信息的活动本质,是人类知识交流。

      图书馆实质上是知识交流的工具,图书馆学应该研究知识的交流11. “文献信息交流说”--“文献信息交流说”以南开大学图书馆学系等 1986 年集体编写的《理论图书馆学教程》为代表该书认为,“文献信息交流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进行文献信息交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12. “信息资源说”--1992 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切尼克(Barbara E.Chernik)在其所著的《图书馆服务导论》一书中,把图书馆定义为“是为利用而组织起来的信息集合” ,并用了一章的篇幅专门论述图书馆资源(Library Resources) 这一思想启发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信息资源说”的产生不久,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者也开始接受这一观点13. “知识组织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如何有效地组织、控制、传递、利用知识,已成为知识社会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一些研究者提出,图书馆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而图书馆则是对客观知识进行专门组织和控制的社会机构,因此,有必要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图书馆学由此构成了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知识组织说” “知识组织说”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管理的要求,它对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做出了在新环境下的新的说明,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学的学术地位。

      但“知识组织”并不是图书馆活动的全部内容,如果将它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有可能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14.图书馆统计法--这是由数学方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带有图书馆学特点的专门方法通常被人们用在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服务以及读者研究等方面15.读者(用户)调查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经常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在常态环境下,通过对被调查对象的询问,获取所需事实材料,再对获取的材料加以分析,最后得出某种结论的科学方法图书馆学研究中根据一般调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产生的读者(用户)调查法,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专门方法之一它包括实地调查法(面谈法)和书面调查法(问卷法)两种形式16.移植法--图书馆学由于其诞生的历史较短,一些比较成熟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就经常被图书馆学研究者借鉴、移植到图书馆学中来将这些理论与方法同图书馆学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就形成了图书馆学研究中的专门方法移植法包括科学概念、原理、方法以及技术手段等的移植17.比较法--比较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相同事物的不同方面或同一性质事物的不同种类,通过比较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差异点,以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比较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其应用也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专门图书馆学和比较图书馆学研究中应用得最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