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昌大学《教育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77302872
  • 上传时间:2022-04-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5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昌大学《教育学》复习重点笔记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发展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特征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学校教育制度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a.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b.制度化教育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名词解释: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古代社会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文艺复兴3.近代教育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4.20世纪以后的教育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代化(简答)?2教育学的发展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选择,填空)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一)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

      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第一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二、教师成长的实现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 二、学生的特点 三、学生发展第三节 教育影响 一、教育内容 二、教育方法 三、教育技术 四、教育情境第四节 教育诸因素间的关系分析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二、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三、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的关系?1 学生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二、学生的社会地位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2 教师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1.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三、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章 教育功能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三、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四、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功能的基本含义要了解教育的功能,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功能。

      一般认为,功能是指一事物或活动对其他的事物或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可能”,另一个是“影响”,说其“可能”是指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和受各种因素制约的;说其是“影响”,是要说明功能所产生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循此逻辑,我们认为教育的功能就是指教育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教育学之所以要研究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人们认识教育对社会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发挥其积极的功能,克服消极影响,使教育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所讲的都是积极的影响吗?)2.教育功能的分类由于人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把教育功能分成不同的类型A.从作用对象看,把教育的功能分成育人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工具功能)B.从作用可能产生的效用看,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正向功能(积极功能)和负向功能(消极功能)C.从作用的表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客观结果与主观愿望相一致的功能)和隐性功能(那些未经事先筹划而出现的功能,或主观愿望之外的功能)以上分类只具有相对意义,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既可能有正向功能也可能有负向功能,既可能有功能也可能有隐性功能;正向功能既可能有显性的也可能有隐性的;负向功能既可能有显性的也可能有隐性的。

      教师每周一检查指甲修剪情况——卫生+分心-担忧-比较-;评价也同样)本章主要从作用对象这个维度来探讨一下教育的功能问题2.教育的育人功能A.教育的育人功能的含义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指教育具有影响和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性和能力在这个定义中,影响主要是指教育增加了人身心发展的丰富性;促进是从教育的价值追求上来讲的,主要是指所要追求的是对个体的正面的和积极的影响前者表明了从客观上讲教育影响所具有的正负可能性,后者所说明的是教育者对其正向功能的价值追求倾向B.两种育人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又可从共生互融、相反相成的两个过程完成它的使命的,即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a.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是指教育把社会的知识、文化和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其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完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作用教育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途径完成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的,一是传递社会文化知识,授予学生必要的社会知识和基本技能,完成社会对人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的社会化过程;二是培养社会角色,帮助学生学会协调个体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形成个体在社会中正确合理的定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三是传递社会行为规范,使个体认同和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使其成为社会规范坚定执行者的过程。

      b.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是指教育具有促进个体个性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作用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所要求的是个体发展的社会共性的一面,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所要求的是在此背景下的个体个性的充分张扬,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追求个体发展符合社会要求,也要追求身心发展要求,使教育更多关注儿童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C.两种育人功能的关系这两个过程是密切联系的统一过程,是相互为用的发展过程,是教育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