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音乐学院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暂行条例.doc
10页上海音乐学院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暂行条例为规范我院学位论文(以下简称“论文”)的编写格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等有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此规范1,论文的基本结构(按先后顺序排列)1.1,封面需从本院网页下载由研究生部提供的封面,并在计算机上按封面提示的部位、字体、字号等格式要求填写其中,论文题目要简明扼要,引人注目,以不超过20字为限,必要时可加用副题名例1:博士论文题目及封面论文题目 论汉魏古琴音乐的题材和体裁 例2:硕士论文题目及封面论文题目 “英雄”创造历史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历史价值学士论文的题目和封面格式也相同1.2,摘要1.2.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短陈述,应说明本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要突出论文中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中、英文摘要各占一页1.2.2,中文摘要⑴ 题头“摘要”二字位于页面上方居中,字间空两个字,用黑体小二号字;⑵ 摘要篇幅以不超过1000字为限,用宋体五号字。
例3:参见附录11.2.3,英文摘要⑴ 题头“Abstract”位于页面上方居中,用相当于中文小二号字加粗的Times New Roman体;⑵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用相当于中文五号字的Times New Roman体例4:参见附录2(注:英文摘要,包括正文中所出现英文或其他西语语种的段落,都必须按照其语言文档习惯标点格式使用例如英语的逗号“,”、句号“.”、分号“;”、引号““ ””、省略号“……”、括弧“( )”等,不能以中文文档的标点替代,例如逗号“,”、句号“分号“;”、引号““ ””、省略号“……”、括弧“( )”等但是,在中文行文中出现的英语或其他语言的词语,其前后之间的标点,则按照中文标点习惯使用例如,例5:我们将Bach、Beethoven、Brahms称之为“三B”如果在中文引文中出现英文或其他语言短句,短句前后之间的标点,也必须按照中文标点习惯使用例6:Helen Myers在《民族音乐学导论》中指出:“我们谈论的民族音乐学是一个宽广和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它是在音乐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强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研究——即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 our topic, a broad and challenging topic, is the division of musicology in which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study of music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根据这一定义……1.3,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中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一般是文中与主题密相关的术语,题目中的词语不重复选用。
关键词以3~8个为宜,分别列于中、英文摘要之后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中文关键词之前所冠的“关键词”用黑体五号字加宋体冒号“:”;中文关键词用宋体五号字,两个以上的关键词之间以空格分隔,间距两个字符注: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314页关于“分号”词条中说:“标点(;),用在分句之间表示大于逗号而小于句号的停顿标明关键词的目的在于便利检索查询,它们之间并无语义联系因此,国家规定的以分号分隔关键词显然不符合中文语言标点规定所以,本规定将按照中文标点习惯,以空格分隔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之所冠的“Key Words”用相当于中文五号字加粗的Times New Roman体和不加粗的冒号 “:”;英文关键词用相当于中文五号字的Times New Roman体,第一个字母大写,两个以上的关键词之间用空格分隔,间距两个字符例7:关键词:肖斯塔柯维奇 赋格 密接和应 再现部Key Words: Dmitry Shostakovich Fugue Stretto Recapitulation 1.4,目录1.4.1,题头“目录”二字位于页面上方居中,字间空两个字符,用黑体小二号字;1.4.2,分行写明论文中的篇(若分篇者)、章、节、条、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及页码;1.4.3,目录中文数字序号“一”、“二”为最高级,加括号者“(一)”、“(二)”次之,阿拉伯数字序号“1”再次之,加单括号“1)”更次之,加双括号“(1)”再更次之;如分级依然不够,可采用英文字母,大写ABC高于小写abc,加括弧者低一级,同中文数字序号级别。
如果文中出现大篇幅且多级别的序号文字,亦可采用本文的体例,以加小圆点分隔的阿拉伯数字的顺序排列,如本段落“1.4.3”分别表示第1大项“论文的基本结构”中的第4中项“目录”中的第3小项“序号”事宜;1.4.4,凡以文字表示章节的,序号后面不加标点,但章节序号与其后章节内容的文字空两字符;凡以数字表示顺序的,中文数字序号后面加顿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后面加逗号“,”;序号用括弧者,其后不必加标点例8:序号标点如,第一章 莫扎特的生平 或:第一节 莫扎特的童年又,一、五首肖邦《前奏曲》的和声分析 或:1,和声功能再,1)和声节奏 或(1)和声节奏形态1.4.5,目录章节所示的页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靠页面右边,并与所示的章节以圆点“…………”连接,两端对齐例9:参见附录31.5,引言(或序、前言)1.5.1,题头“引言”(或“序”、“前言”)位于页面上方居中,字间空两个字,用黑体小二号字;1.5.2,引言(或序、前言)文字用宋体五号字,以20磅行距与题头空一行1.5.3,若引言(或序、前言)为说明性文字(如描述本文的写作过程、致谢等),连同摘要、目录等,均不占正文由阿拉伯数字1开始的页码,另用小写罗马数字(i、ii、iii、iv……)前后加英文体例的连接符号“-”作页码,如“- i -”,并居中。
例10:引言引 言Helen Myers在《民族音乐学导论》中指出:“我们谈论的民族音乐学是一个宽广和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它是在音乐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强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研究——即音乐人类学(Ethnomusicology, our topic, a broad and challenging topic, is the division of musicology in which special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study of music in its cultural context –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根据这一定义…………- i -1.6,正文 1.6.1,篇名(若分篇者)居中,用宋体小二号字;1.6.2,章名居中,用宋体三号字;1.6.3,节名居中,用宋体小三号字;1.6.4,条名左缩进两个字符(度量值0.75厘米),用宋体四号字;1.6.5,凡篇、章另起新页,篇章名与其后正文间距空两行;节、条须与其前文间距空一行;1.6.6,正文用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0磅;1.6.7,正文中的引文用楷体五号字(详后);1.6.8,正文分段换行时,首行左缩进两个字符;1.6.9,正文页码一律使用宋字五号阿拉伯数字为序号,一直延续至包括注释、参考书目和附录等在内的整篇论文结束,位于页面底端,居中。
1.7,结论1.7.1,题头“结论”二字位于页面上方居中,字间空两个字符,用黑体小二号字;1.7.2,结论同正文亦用宋体五号字1.8,注释和参考文献(详后2.2、2.3、2.4)1.9,附录(必要时)1.9.1,附表或不便列在正文中的大篇幅谱例;1.9.2,不便列在正文中的图片;1.9.3,不便列在正文中的、但与正文有关联的独立章节 例11:附录 《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洛秦著)一书中有附录五则: 附录一:街头音乐传统缘起和发展,及其在文化商品市场中的意义 附录二:一个“局外人”怎样看待美国街头音乐活动 附录三:美国街头音乐音响解析 附录四:街头音乐叙述集锦 附录五:美国街头民间音乐节地图1.10,作者后记(必要时) 要求同正文1.11,说明(必要时)凡论文中除明确规定字体、字号、行距的项目外,其他内容均采用宋体五号字,两端对齐,固定行距20磅2,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2.1,引文2.1.1,凡论文中直接引用他人论著的原文,必须在引文两端标注双引号(“ ”),并在引文之后的括弧内注明其出处;间接引用可不加引号,但亦必须注明其出处例12:直接引用……钱仁康先生批评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宫调表中所列《补笔谈》调名“七宫固无误也,七商、七羽,误北宋调名为南宋调名;而七角,则误中尤误矣”(见钱亦平:304)。
例13:间接引用 作家王安忆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好,很能够对应我们在辛迪的故事中看到的现象她说,有不少人,甚至很多人并非为了自己的感觉,而是为了他人的观瞻而建设自己的人生和生活……(见洛秦:119)2.1.2,若引文篇幅较长,为独立段落者,应换行引文用楷体五号字,不加引号整段引文左右皆缩进两个字符,首行再左缩进两个字符;在引文下方注明出处例14:段落引文有这样一段话很具有说明性:己身为男,我姐妹之女是我的甥儿和甥女这里的姐妹不出嫁,甥就生在自己家里,不是生在外面,因而没有“外甥”的概念……(转引自彭兆荣:106)2.2,注释2.2.1,注释是对论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补充说明本规范对注释采用随页脚注正文中的注释号用计算机“插入”中的“脚注和尾注”栏,取“自定义标记”,点击“符号”,出现“字体”对话框,选“宋体”,在其中选择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按照在页面上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如① ② ……);注文将自动用宋体小五号字列于页面底端,以及在正文和注文之间加用顶格的短横线加以分隔;例15:脚注即便自南宋起燕乐调调数减少,也还是称作“七宫十二调” ①或“六宫十一调” ②……———————————————① 南宋·张炎《词源》:“今雅俗祗行 七宫十一调,而角调不预焉。
见蔡桢:上卷36)② 元·芝庵《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共计十七调见中国戏曲研究院:160)2.2.2,注释号随页编号,每页编号次序均从①开始2.3,参考文献2.3.1,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参考和引用的文献资料;2.3.2,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2.3.3,文后参考文献表既适用于正文中以夹注“(著者:起止页码)”的形式说明引文或某一文献的出处(参见例12),亦同样适用于注文中以夹注“(著者:起止页码)”的形式说明引文或某一文献的出处(参见2.4.2实例)报纸文章在夹注中的“起止页码”为版次例16:夹注出处……例如20世纪50年代末,于会泳(63~69)、黎英海(7~8)等几位先生提出把宫、商、角、徵、羽等声名作为五声调式之名后,几乎被我国所有的基本乐理书编写者所接受2.3.4,多人合著者夹注中只列第一责任者姓名若引文或夹注前已列出著者姓名者,则夹注中可省略著者名2.3.5,在引文和注文的夹注中,著者名前可加置自拟的“见”、“参见”、“转引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