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联合家庭治疗模式.ppt
37页第十五章联合家庭治疗模式,2017/6/20,2,联合家庭治疗法的起源,也称萨提亚模式,由家庭治疗法的创始人之一萨提亚创立1951年,萨提亚抛弃传统治疗方法,转而尝试以整个家庭作为治疗的对象,结果发现效果十分理想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变后,每个成员的行为也会跟着改变而且这些改变持续的时间不是暂时性的,从此,萨提亚一直着重研究家庭治疗,尽管最初受到很多的批评,但她始终坚持,终于在个案社会工作诸多流派中为家庭治疗法争得了一席之地2017/6/20,3,它跳脱了以往治疗时只针对个人问题加以解决的方式而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不认为案主是个“有问题的人”,而是个“背负问题的人”病人所背负的问题,不单是出于自己本身,有些部份是出自社会、家庭(也就是“系统”)的影响人在系统中,必然受到这个系统的制约、与整个系统互动当系统出了问题,个人也会出现问题变成背负问题的人所以家庭治疗就是从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这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2017/6/20,4,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治疗大师,也被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
她一生致力于探索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类本质上的各种问题她在家庭治疗方面的理念和方法,备受事业人士的尊崇与重视直到1989年去世之前,萨提亚女士一直热衷于将心理学中丰富而有效的观念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大众2017/6/20,5,她认为真正的人本主义着重的是“你和我”,而不是“你或我”,关心的是“我们”,而不是“我”,否则便沦为自私自利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绝不可以复制的,原本就应以自己的方式去活萨提亚所做的,只是提醒人们要尊重生命,相信生命是可以改变的,希望每个人都能以更好的方式生存于世上2017/6/20,6,基本假设,1.人性论 2.自我价值 3.人的需要 4.问题本质 5.家庭本质,2017/6/20,7,人性论,萨提亚对人性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人性是善良的,如果有适当的环境,人性的善良就会真正发挥出来相反,如果得不到适当的环境,人性的善良就会受到阻碍,人也会因此产生无能和无奈的负面感觉2017/6/20,8,自我价值,萨提亚认为个人的良好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及家庭非常重要良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带来良好的个人行为以及家庭健康,负面的自我价值观则会导致个人的自我贬低以及家庭发展的困难。
个人的自我价值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应以及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做出的对自己进一步的看法自我价值主要是一种主观评判,是后天可培养的2017/6/20,9,人的需要,人是由身体、理智、情绪、精神和感觉等多重因素组成,人的快乐源自于这些因素的和谐组织每个人都有生存、成长和亲密的愿望满足这些愿望是人们的基本权利和需求,当人的这些需要顺利满足时就会产生一个良好的自我,相反,人的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则容易产生自我评价的失落甚至偏差问题的滋生2017/6/20,10,问题本质,萨提亚认为,尽管一生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可怕,因为,问题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处理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这是萨提亚非常著名的一个发现,本质上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意义在此基础上,萨提亚认为,对问题科学处理方式应具有如下四个特征:首先,对现实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其次,对自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次,充分调动自己的资源;最后,对问题有一个灵活性处理方式2017/6/20,11,家庭本质,萨提亚用系统观点来看待家庭她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家庭构成了家庭成员非常重要的成长基础。
家庭成员个人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和家庭系统有关,家庭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开放与封闭两种,相对来说,开放家庭对于家庭成员个体以及家庭系统整体具有更多的积极影响2017/6/20,12,联合家庭治疗的主要内容,1.家庭成员的自尊2.家庭沟通3.家庭规则4.人对事物的反应,2017/6/20,13,家庭成员的自尊,萨提亚认为,家庭成员的自尊非常重要,自尊其实就是家庭成员的自我评价,过低的自尊不仅容易导致家庭成员自身的问题,而且,也容易引发家庭本身的问题一个自尊过低的家庭成员往往过分依赖家庭,甚至在选择婚恋对象时也容易出现恋母或恋父情结家庭成员的过低自尊往往和父母的自尊程度有关,并且,和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家庭成员的过低自尊往往伴随如下特征:自我否定;难于与人沟通;害怕失败;不敢冒险;寻求权威庇护;心理防御机制明显这些特征是对家庭成员自尊进行评估的基本依据2017/6/20,14,家庭沟通,萨提亚强调家庭的沟通,她认为家庭沟通的形式其实反映了家庭成员各自的自尊程度,沟通的不良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沟通技能的不足,而是因为家庭成员自尊程度的偏低,由此导致沟通过程中心偏离,也就是内心所想和行为所示的背离。
自尊偏低的人正是因为想掩盖自我的不良形象,所以就故意表现出相反的举动 沟通是一个多方传递的过程,涉及到了自我、他人以及情境三方面因素,良好的沟通应该是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合理顺畅沟通,沟通中常常出现的错误有四种:讨好型、责备型、超理智型以及打岔型社工的任务就在于帮助案主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开展表里一致的家庭沟通2017/6/20,15,家庭规则,萨提亚认为每个家庭都会形成特定的家庭规则,每个家庭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家规则之下,良好的家庭规则有利于家庭成员发展,负面的家庭规则会阻碍家庭成员的积极发展,也会阻碍家庭本身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错误的家庭规则:第一,非人性化;第二,绝对化;第三,矛盾性;第四,不合时宜社工应该帮助家庭成员发现这些不恰当的家庭规则,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推动家庭规则的合理化,从而促进家庭成员和家庭的良性发展2017/6/20,16,人对事物的反应,萨提亚认为,人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人对事物的反应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确的反应会导致家庭成员积极的情绪和正确的行为,错误的反应则会导致家庭成员消极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人对事物的反应过程包括六个程序:第一,发现事件;第二,形成事件图像;第三,对事件做出主观解释;第四,对事件的解释产生的主观感受;第五,对已有感受的进一步主观感受;第六,由此产生外显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案主的主观感受使最终的行为反应大大偏离了事件的本来面目社工应紧紧抓住事件本身,澄清案主主观化的偏离,帮助案主建立准确的判断和积极的感受2017/6/20,17,萨提亚成长语录,◆问题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欣赏并接受“过去”,它是我们管理“现在”的能力◆改变是成长的起点,“希望”是“改变”最重要的成分◆我们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件,只能改变这些事件对我们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能力找到内心的宝藏,她让我们有能力获得成功,并且成长倾听就是尊重,了解就是关爱!(不)关注双方感受的沟通=(破坏)建立良好的关系=(失去)相互信任,2017/6/20,18,联台家庭治疗模式的具体干预,1.社工的专业角色2.干预的主要过程3.干预的基本技巧,2017/6/20,19,社工专业角色,在治疗中,社工专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解释者社工向案主解释家庭成员自我评价的问题、家庭规则的问题等,帮助案主认清问题,并采取积极的处理方式 2.示范者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萨提亚并不十分注重专业技巧,而是非常强调社工本人的专业品质,希望通过社工的专业魁力向案主展示真实的自我,推动案主自觉并自决 3.引导者。
有许多问题需要社工的专业引导才能帮助案主真正解决通过这三种主要身份,社工首先可以真正为案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案主袒露自我;其次可以使每个家庭成员彼此建立信任和支持关系,使他们感受到自我的肯定;再次可以使每个人增强自我改变的自信;再其次可以为案主做出明确的示范,引导他们自我发展;最后可以帮助案主学会积极健康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方式2017/6/20,20,干预技巧,萨提亚十分强调社工的专业品质,她认为这是治疗成功的先决条件社工自身人性的力量要比单纯的工作技巧对案主更具影响力,治疗只有通过治疗者的“自我使用” 才能产生日常工作中,过于注重专业方法和技能,忽视了自我的建设,实在是本末倒置!因为社会工作是社工和案主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没有一个崇高的心灵,单凭技术是不可能对案主真正产生触及灵魂深处的改变的除了这种无形的治疗要求之外,萨提亚还提出了一些实践证明比较有效的专业技术,比如家庭重构、家庭图、家庭年表、自我环等2017/6/20,21,干预过程,萨提亚将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法 第一阶段:接触期 这是联合家庭治疗的第一步,主要工作目标有三个:第一,与案主家庭建立信任关系;第二,观察案王家庭的交往互动万式;第三,与案主进行沟通。
第二阶段:转变期 这是联合家庭治疗模式最重要的阶段,本阶段的专业目标就在于运用专业理念和方法帮助案主认清自我,并推动案主及其家庭的改变 主要方法有:第一,追溯以往生活经验,以便探求案主当前的行为偏离原因,这里还有弗洛伊德的影响痕迹第二,赋予旧经验以崭新的意义,视角的转换将为案主打开新的世界;第三,促使案主将对旧经验的新理解落实到行为的新选择上,这是案主的真正转变体现2017/6/20,22,第三阶段:巩固期 本阶段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巩固案主已经取得的专业治疗效果;第二,帮助案主整合治疗经验;第三,提醒案主今后可能面对新挑战如果这三个目标都已经达到,则可以宣布结案,为了更准确地做出判断,萨提亚从专业的角度列出了判断案主家庭真正健康的结案标准:第一,家庭成员可以表里一致地进行沟通;第二,家庭成员能够彼此接纳;第三,家庭成员能够明白自己与别人的相互看法;第四,家庭成员已经摆脱了过去负面的影响;第五,家庭成员相互支持;第六,家庭规则富有灵活性;第七,家庭成员能够自由选择行为2017/6/20,23,“冰山的比喻” ——评估受辅者所呈现的问题,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内心莫名的恐惧?难以驾驭的坏脾气?因为人际关系紧张而影响了工作?缺少价值感,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思…… 有没有想过,这些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冰体,才是被长久压抑并且忽略的“内在”?,2017/6/20,24,人对事物反应过程举例,①事件:即客观发生的事情。
如:丈夫坐在沙发上看报纸,不说话②图像:即通过感观所接受到的图像(看到,听到,摸到的)例如妻子在头脑里产生了一幅图像:丈夫只注意看报,不和自己说话③解释:对周围发生事物赋予一定的解释例如妻子对这一图像的解释是:他一定不关心我才不理我④感受:因对事件的解释而产生的感受例如,妻子产生了一种受伤害的感受: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呢?⑤对感受的感受:即对原有感受的感受例如,妻子因觉得受到伤害而感到愤怒⑥行为:由这种情绪而引发的外在行动例如妻子指责丈夫,挑剔他的错处这个过程,说明人的外在行为背后的一系列内在观念,客观事件的不同层次的反应过程,这些不同层次的反应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和互相影响的2017/6/20,25,原生家庭 ——它在塑造我们的个性,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个人和经历也有着难以割断的联结,一个人的不快乐可能是因为儿时未被满足的期待 “每个人与生俱来就对父母和世界有强烈的渴望———渴望被爱、渴望沟通但是,这些渴望却并非都能一一满足,便被我们压抑起来日积月累,连我们自己都已忽略的渴望,却成为我们不快乐的根源萨提亚提出,很多成年以后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成年所生存的环境造成的,而要追溯童年时期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
2017/6/20,治疗方法举例1,邀请男士、女士表演家庭模式:在这个家庭中,夫妻经常吵架,丈夫总是处于强势,吵得凶了妻子就回到自己的房间躲起来咨询师让丈夫站在凳子上,用手指着妻子,而妻子则跪在丈夫面前咨询师强调,这不是真的跪下,而是代表妻子在情绪上迁就丈夫 接着,咨询师询问丈夫L小时候的成长背景L回忆从小父母就天天吵架,经常是为一些琐碎的事情当时L同情妈妈,总是站在妈妈这边,可长大后还是习得了父亲的坏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