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国诗篇中的诗情画意.docx
9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爱国诗篇中的诗情画意 王璐瑶 陈亮 《圆明园》以宏大绝美的历史场景和精彩纷呈、令人叹息的历史故事给观众巧妙的视听享受文章从声画结合的角度解码纪录电影《圆明园》的语言形式,从声音的角度启程,对阐明词创作的诗意气质、配音朗诵中的情感升华和影视配乐中的心绪渲染举行了分析从画面的角度启程,文章那么侧重研究其诗意浪漫的画面风格和动画镜头描绘空间意境 一、纪录片《圆明园》:一部国家历史的诗篇 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优良代表,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占地35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历史上的圆明园中西合璧,美轮美奂、举世无双198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在圆明园旧址根基上建成,园中繁盛的花木包围着仅存的残垣断壁,成为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导示范基地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影视作品中,有大量以皇家生活为主题的纪录片,然而少有围绕圆明园选题的作品,一是由于史料缺乏,有相当片面的资料曾因存放于园中而被英法联军毁尽,二是由于现存遗址的可拍画面太少,缺乏以支撑确定的片长纪录片《圆明园》以宏大绝美的历史场景和精彩纷呈、令人叹息的历史故事给受众以巧妙的视听享受,其大规模使用了三维动画技术真人扮演,将瑰丽辉煌的圆明园和隱秘其间的皇家生活重新呈现在观众面前。
整部影片一分为二,一半极尽繁华,一半极尽哀伤从政权的建立到康乾盛世,从割地赔款到侵华战役……当看到画面里那举世无双的圆明园在火海里逐渐消逝的时候,无不让人深感震撼、扼腕叹息 《圆明园》是由北京科学教导电影制片厂和广西电视台共同制作的大型史诗电影2022年9月8日,《圆明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并于当年10月正式在全国院线放映电影《圆明园》是陈述国家历史的宏大诗篇,片中娓娓道来的史诗般的陈述、徐徐呈现的壮阔画面、舒缓消极的旋律,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观看体验,激荡着观众的爱国情怀[1] 二、解码纪录片《圆明园》的语言形式 (一)声音滚动中的诗意 1.文学表达中的诗意气质 纪录片诗性气质离不开中国文学中诗歌的滋养,诗歌体裁一向独立存在,同时它又作为一种文化气力往往渗透到其他领域,诗歌和电影画面融合表达,能够将纪录片独特的气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纪录电影中,它的文字片面被称为阐明词,阐明词能够弥补画面的缺乏,交代影片中事情的发生背景,渲染心绪意境,升华影片的主题,对画面、构图和配乐的运用都有着指引性作用在纪录电影《圆明园》中,阐明词与诗歌深深融合,不断强化影片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表达,提升影片的审美价值。
纪录片《圆明园》的开头是这样的: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立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立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这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关于圆明园论述中的一片面影片的阐明词中大量包括诗歌化的文学表达,把诗情画意与爱国情怀深深地融合起来在表达圆明园创办根本完工时,阐明词这样描绘创办者的心理状态:“50岁的乾隆沉浸在美梦当中,鼎盛的大清将交给他的子孙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空前的骄傲感掩盖着乾隆,他达成的成就无人可及,他拥有的荣耀无人可比,他不仅是中国最宏伟的帝王,也是无冕的世界之王 在影片承上启下的转折片面,阐明词是这样描述的:“整整一个世纪的修建,这个旷世园林拥有100多组景观,将近1000座宫殿,占地5000多亩,有600个足球场大小然而圆明园中的皇帝并不知道,世界已经变了结果,在影片的结局片面,阐明词为“这是现存于中国的几件青铜雕像,它们曾经安放于意大利人郎世宁督造的欧式花园今天,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图书馆、枫丹白露博物馆以及纽约艺术博物院,人们可以看到一小片面来自圆明园的文物,但是,绝大多数曾经属于圆明园的文物,依旧下落不明。
整部影片的阐明声音浑厚而消极,向观众传达了一个盛世园林从建成到没落的故事,通过音乐的陪衬和合作,将这段历史制作成了宏大诗篇,激发了观众的情感 2.配音朗诵中的情感升华 假设说文字是躯干的话,那么声音的表现那么是灵魂声音能够辅佐纪录片创作中的观念表达,声音的特点能有效地影响观众对纪录片的领悟与理解,这是格里尔逊式纪录片创作的关键环节影视配音要求配音员根据影片的语境调整情感,进而实现声音与内容的情感融合纪录电影《圆明园》通篇用阐明词表情达意、布局内容,因此配音朗诵那么尤为重要影片的配音创作总体分为两个内容片面:一是人物角色的自述片面人物角色的自述片面主要是几位亲历者的自述,例如传教士郎世宁的自述、英军随军牧师麦基的自述配音员模仿外国人说中文的发音,风格轻松自然,把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传教士的心路历程表现得淋漓尽致,配音朗诵时而感叹、时而哀伤,打破了影片整体沉闷的基调,调整观众的观看心绪二是贯穿影片始终的旁白片面影片的配音风格整体浑厚庄重,行云流水,与消极舒缓的音乐融为一体,较好地演绎出空间感、历史感和距离感,升华情感并激发观众爱国之心[2] 3.影视配乐中的心绪渲染 音乐和画面的有效合作使影片更具魅力,可以渲染影片的心绪,塑造风格特征。
音乐可以呈现节奏,抒发情感,也更能使观众感知心绪的气力,纪录片《圆明园》中大量使用了古代弦乐器、敲击乐器、管乐器等影片前半部,在表现圆明园的扩建壮大和各种宫廷故事时,音乐风格严肃中不失轻快例如在陈述雍正皇帝生活的图谱时,皇帝身穿不同服装留有不同画像,呈现的是帝王生活的别样情趣;在陈述皇家饮食文化时,画面显示了各种各样的皇家美食,此时音乐韵律较为轻松活泼;而在表现圆明园的衰落毁坏时,音乐风格那么沉闷哀伤在影片中,音乐有时并不单独使用,而是和音响实现了完备的结合例如在介绍园内景象时,镜头画面是圆明园的纸质图纸,此时不但使用了笛子配乐,还结合了鸟鸣声,使观众切身感受到园子的静谧在表达买卖街皇家的消遣生活时,由于有捉小偷的故事情节,音乐的选取较为戏剧性,使用了小锣、鼓板等戏曲乐器创造节奏在表现圆明园被侵略时,合作哀伤的旋律使用了大量的环境音响效果,例如击鼓声、砸碎瓷器的声音、物品碰撞的声音、嘈杂的人声、脚步声、炮火声、火烧的滋滋声等,使影片达成了极其逼真的故事效果 (二)视觉呈现:宏大端庄与诗意浪漫 1.诗意浪漫的画面风格 影片陈述了大量的宫廷故事,在人物扮演的画面处理上,影片也融入了富有诗意的风格元素,例如在表现康熙第一次在牡丹园见到小弘历的场景,画面使用了较沉稳的色调,保持前后画面的风格统一。
在牡丹落下的瞬间,鲜花从弘历面前飞过,情节浪漫,为人们呈现了皇家文化的瑰丽风格当描绘方壶胜境时,阐明词为:“这处景观的设计来自于古代的神话,灿若白玉的台阶依水而建,金碧辉煌的宫阙凭水而立,每当薄雾在水面升起的时候,这里如梦如幻,宛如仙境镜头画面为宫殿凭水而建,波光粼粼,飞鸟在天空旋转,似有薄雾缥缈,整个画面唯美浪漫,堪称经典在表现皇帝对香妃的爱好时,阐明词是“为了让皇帝的妃子消去思乡之情,我们在花园的东边重建了她的草原故土像意大利歌剧的舞台布景一样,10幅大型油画根据透视原理,依次镶嵌在五排砖墙上郎世宁将帝国西部的风光搬到了圆明园镜头为实景与动画合成的画面,乾隆与香妃共同瞭望远景——草原故土的大型油画风景图在表現伴随着帝国的衰落圆明园被侵略者一次次损坏时,影片的总体基调是哀伤而沉重的,但并不乏诗意浪漫的风格,例如当旁白说到“额尔金爵士是国际象棋高手,格兰特将军是大提琴演奏家远征战事分外顺遂,从戎官到士兵,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高兴”这一段落时,画面使用的是额尔金爵士和格兰特将军在园林景观前下棋的镜头在亮堂的背景前,两个外国人下棋对峙的背景被欠曝成剪影,并形成对称式构图,突现出了影片凄怆而宏大的史诗风格。
2.动画镜头描绘空间意境 影视动画实质上是一种空想类别的艺术形式,将虚拟的数据、虚拟的人物或事物呈现在镜头下,表现为丰富多样的动画场景影视动画具有无限扩张的空间表达和任意设计的视觉呈现,在运用的方式上更加生动丰富,通过细节上的放大,可以模拟出栩栩如生的动画效果 纪录片《圆明园》的动画镜头令人叹服,其不仅将“诗性”与中国的历史人文相结合,更以形式美赋予园林以浓郁的情感圆明园是遗址公园,虽然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但却是感性的、不完整的记忆电影语言在近5000亩的空旷遗址面前苍白无力,因此,只有通过再现的表现手段,才能有足够的画面内容去弥漫整个影片的时间长度在实际制作中,电影使用35分钟的三维动画特效镜头呈现圆明园的过去盛况由于非实景拍摄,画面有了更多的可塑性由于整部影片的风格空气具有浓烈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此,三维动画特效镜头使用了偏黄色的老照片似的调色风格,色调统一而画面端庄大气,在细节处理上也逼真完备,合作音乐重现了过去诗意浪漫的园林景观在电影中复原的园林景观有蓬岛瑶台、牡丹台、九州清晏、海晏堂、方壶胜境等,在视觉呈现上,建筑的全景画面与中、近景镜头均达成确定的比例,有俯拍的建筑全景,也有建筑局部的细节放大。
由于动画制作拥有强大的创造力,因此设计时多使用运动镜头,且呈现出令人感叹的运动轨迹,甚至模拟飞鸟在空中的起伏,使观众在观影时宛如身临其境,从而被深深折服[3] 3.情景再现的诗化表达 情景再现是指在纪录片创作时对过往的重要情节及特定时刻,运用真人扮演以及其他造型手段,再现某特定历史情景画面,以此完成纪录片的形象叙事拍摄情景再现是纪录片拍摄的一种特殊的叙事技巧,目的是巩固纪录片的可视性或者弥补画面的缺失在纪录片《圆明园》中,主创人员使用三维动画技术和真人扮演相结合的方式再现了历史,这种方式极大地弥补了影片创作画面的缺乏,也增加了美感与情节性例如在表现康熙第一次在牡丹园见到小弘历时,三维动画模拟出一个由牡丹构成的世界,祖孙二人在这个场景中相遇,小弘历挥剑而花朵随之飘然落下,浪漫而有诗意在上文提到过表现圆明园被损坏时,当阐明员说到“额尔金爵士是国际象棋高手,格兰特将军是大提琴演奏家远征战事分外顺遂,从戎官到士兵,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高兴”这一段落时,画面使用的是真人扮演额尔金爵士和格兰特将军在园林景观前下棋的镜头,残酷的内容是被诗化的虽然学界关于“搬演”和“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纪录片创作的真实性原那么一向讨论不休,但不得不供认《圆明园》中情景再现的诗化表达给观众塑造了一个浪漫的、想象中的世界。
[4] 在纪录片《圆明园》诞生之前,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假想的圆明园,它的美观是烟花、是背影、是捉摸不定的各种绚烂画面,再多的历史资料也无法使世人诚恳感受到它的繁华和绚丽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