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成发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竞争定位战略.doc
29页成都成发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竞争定位战略第二章外部环境分析2.1 宏观环境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和获利,影响着企业战略发展思路,因此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确认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应当回避的威胁[3]环境因素包罗万象、千变万化,在本文中只对那些关键的值得企业改变行为的因素给予分析,从而确定可以利用的外部机会或减轻潜在威胁的战略外部环境指的是对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会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本节将运用 PEST 分析简单地阐释成发汽发目前的外部环境,即从政治环境(Political) 、经济环境(Economical)、社会环境(Social)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等因素来阐释其对处于该环境中的企业的影响2.1.1 政治环境:从基本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政治环境影响政策环境,解读《中国汽车产业调整规划》 、和“十二五”汽车产业政策,可以看出下一轮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政策环境综合反映了各种企业、组织与政府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结果是非静态的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尤其对于中国大型的国有企业来说,足以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生存与竞争。
因此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政策环境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中,将影响成发汽发的政策环境统一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国家对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业政策,另一部分则是公司所在地政府的有关政策自中国引进发展汽车产业以来,汽车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汽、二汽等国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的市场环境,到市场经济时代的汽车产业的百花齐放的市场格局,国家一直给予相关政策,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 2009 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委靡,在此时代背景下,国家为推进经济的稳定增长,更是将汽车产业列 7入 10 大重点投资项目之列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保持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一、中国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我国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八大任务十二项政策措施,为未来三年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政策保障本文只针对影响成发汽发的相关政策做一阐释,具体表现为:1.减征乘用车购置税:自 2009 年 1 月 20 日至 12 月 31 日,对 1.6 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 ——将有力促进发动机产品向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为 1.6 升以下小排量发动机润育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开展“汽车下乡”:自 2009 年 3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对农民购买 1.3 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以及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换购轻型载货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3.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调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财政补贴政策,加大补贴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加快淘汰老旧汽车——将有力推进汽车消费促进汽车产业发展4.清理取消限购汽车的不合理规定: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清理取消现行限制汽车购置的不合理规定围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具体政策措施5.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管理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运输环境的改变将滋生城市物流,城际物流的快速发展,为成发汽发在轻卡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6.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今后三年安排 100 亿元专项资金,提高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水准;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总成产品;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共性技术研制和检测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专用零部件——将有力保障成发汽发的战略引援、快速拓展7.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启动国家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给予补贴——为成发汽发在产品多元化,即燃气发动机方面的开发提供政策指引导。
8.落实和完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抓紧制订道路机动车辆管理条例,完善机动车辆管理法规体系围绕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具体政策措施[5]二、四川省、成都市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是四川经济发展战略的总要内容之一,早在 2005 年就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并随后提出以成都为中心,绵阳、资阳为两翼,推进四川汽车产业发展规划[6]成都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提出了《 成都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确保成都市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其勾勒出了一个核心发展区、一个零部 8件生产区、一个汽车产业竞技区的产业结构蓝图并围绕该结构出台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确保该规划的顺利实施成发汽发作为生产汽车发动机企业会得到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成都市的这一规划,这对成发汽发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三、 “十二五”政策措施1.制定国家中长期汽车发展战略,制定中国汽车产业国家战略,明确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是汽车强国,而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大国;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应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创新、主导发展”模式;三是探索一条培育扶植几家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内资跨国集团企业的有效途径。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的对策与措施(1)制定明确支持企业自主研发的实施细则,支持企业提升核心技术能力2)制定对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汽车研发的鼓励政策,对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的费用给予支持3)制定对开发自主品牌产品的扶植政策4)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实施汽车产业自主发展的战略措施3.实施积极合理的财税政策,鼓励汽车产业(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发展(1)减少直至取消汽车消费税,切实鼓励汽车消费2)完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实行鼓励消费的优惠信贷3)继续实行并完善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4)加大鼓励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财税政策的力度4.鼓励和支持节能减排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1)制定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购车人税费减免政策(重点制定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购买和使用等环节)2)建立保障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建立示范运行评价规范3)制定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的财政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主要零部件产品的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骨干企业的发展。
5.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政策(1)制定汽车电子产业专项发展规划2)制定培育国内关键零部件企业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扶植政策3)建立国家级零部件核心技术竞争前沿性、基础性研发平台4)进一步加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6.促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政策7.发展汽车服务业,提升汽车服务业水平的政策措施8.促进企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9.制定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车辆法》10.制定和完善汽车行业管理的政策措施综合国家以及省、市的各项政策,可以看出 2009 年以来国家对汽车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共计颁布了 20 多项政策法规,可见国家已经把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从政策的目的来看,主要是规范市场,引导行业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利好具体到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将具有更好的发展环境,而小型企业面临着比较残酷的考验,如果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达不到国家要求或跟不上是市场发展方向,企业将会面临淘汰出局的可能2.1.2 经济环境分析2009 年是中国经济充满挑战和蕴育机遇的一年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扩散与全球经济下行,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调整和中国经济增速趋缓,使中国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要素供给条件,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从而为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8]。
2009 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十分复杂与严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由美国金融危机深化和世界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由外部环境恶化引致的中国经济紧缩和产业结构失衡矛盾的凸显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而言依然看好这首先反映在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发展空间上从历史经验看,工业化一般要经历轻工业→重工业→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三个发展阶段中国目前处在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具有资金和技术密集的特点,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城市化水平看,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约在 50%,虽然由于农村人口众多,难以达到发达国家 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但中国的城市化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不仅会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还能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后期,由于产业升级和城市人口规模扩大,经济一般都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显然,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充沛,它们为 2009 年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根本支撑在 2009 年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下行过程,使得中国经济具有外生性调整的特点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中后期,具有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的特点,加之资源配置条件改善,经济的成长空间广阔,发展动力充沛。
在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下,2009 年中国经济运行将呈平滑调整态势,经济增长水平会低于潜在增长率,而保持在 8%左右,同时 CPI 和 PPI 将处于3%左右的较低水平,经济结构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2009 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鉴于中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利局面和不确定性,中央政府已在平衡短期调整与长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宏观调控的基调和重点,即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将扩大内需作为根本途径,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将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强大动力,将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总之,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逐步实现以国内经济均衡为基础的国内外经济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可以预期的中国可以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出口增幅的下降,通过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内需,通过发展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与服务业来替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收缩,通过利用外汇储备加大战略资源进口、来缓解能源及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通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要素供给条件、理顺各种经济关系、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将带来居民收入的提升,同时国家为促进内需提升自身经济抗风险能力将适度放松信贷调控力度、放宽紧缩的货币政策和采取措施降低居高的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这些都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稳定、良好的大环境国际经济形势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恶化,信贷风险的加剧,将极大遏制这些经济体的汽车消费能力,也将对跨国汽车企业的经营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可以预计,这些跨国汽车企业将加大力度拓展中国等这些未受到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波及的新兴市场,这也势必加剧这些市场的竞争程度2.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目前中国城市化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 25%左右提高到现在接近 50%城市化率大幅提升首先推动了国内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根据通常的“衣、食、住、行”的消费顺序,接下来的消费重点将转向汽车,解决“行”的问题而城市特别是大中型城市是目前汽车消费的主要市场二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消费结构也在悄然变化据初步测算,全国富裕型消费的人口数占人口总数的 3.5%左右,他们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 8%以下,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成为汽车消费者;正在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数量追求型向质量追求型转变的人口约占全体人口的 30%一 40%左右,这部分消费者的恩格尔系数在 35%左右,他们有些己经是汽车消费者,有些是潜在消费者。
汽车行业首先要研究好这部分消费群体,这个基数已经非常庞大,给汽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