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管理制度.pdf
6页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篇 1作为一种移动即时通讯工具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功能的拓展以及使用者自控能力的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有的传播不良信息,有的沉迷短信聊天,有的甚至用作作弊工具,冲击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一、总则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的检查,对发现携带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扣留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领回并取消评先评优资格3、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有权将学生扣留,并及时送交班主任、年级部或学工室,填写扣留单按上述第二条进行处理二、细则与处分1、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任何场所、任何时间携带或使用如有违反,第一次责令写出书面检讨,并通知家长填写扣留单,由学校统一保管至学期末,学期末由家长领回同时给予通报批评,并扣行为规范 5 分/人次,同时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
第二次违规携带或使用,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同时与家长、学生签订使用协议取消各类评先评优资格处分结果记录学生学籍档案2、禁止在各类考试期间携机进入考场,一旦发现,考试作零分处理,并给予记过处分,,同时扣行为规范分 5 分/人次按上述第一条进行处理3、严禁在校园内用等各类充电器充电,一旦发现,收缴相关物品,并对屡教不改者,给予纪律处分第 1 页 共 6 页4、本规定所有扣分纳入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班主任目标考核三、服务与保障1、为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与外界的通讯,由学校与电信部门配合,统一安装固定提供通讯服务学工室、年级部、班主任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通讯服务特殊情况需带的学生,将交班主任保管,放假期间领取使用2、学工室、年级部、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认清利弊,切实解决思想症结,明确学校在教学区、宿舍区禁止使用的意义同时,学校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以取得家长的认同和配合学生管理制度篇 2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部分网络传播不良和低俗信息,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督促学生科学使用,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将带进校园的,必须履行相关手续并符合以下规定第二条手续办理与承诺1、学生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家长签字同意,报班主任登记2、承诺遵守本规定的各项条款,文明使用3、承诺学生自行妥善保管,因保管不善造成丢失或损坏,由学生本人自行负责4、学生在校违规使用所引发的一切不良后果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第三条使用规定1、不在教学时间(早读、正课、晚自习)内使用2、不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等教学场所内使用3、熄灯就寝后不使用4、考试过程中不携带、不使用若因未留意而携带,应主动交监考教师5、在教学时间内、教学区域内、熄灯就寝后关闭第 2 页 共 6 页6、仅限于使用的通讯功能,不得利用聊天、接收或传播不良信息、考试作弊等7、家长因重要紧急事项联系学生,必须在学生休息时间内进行教学时间内、熄灯就寝后,可与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员联系8、学生号应在班主任处准确登记第四条检查1、学校各处室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宿舍管理员、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有权检查学生使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2、学校各处室干部、班主任有权在教学时间内、熄灯就寝后抽查学生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五条违反本规定的处理办法1、违反本规定的,第一次由班主任批评教育,并通报家长;第二次政教处进行全校通报批评,由家长领回,重新申请并经批准后方可携带使用;第三次给予警告及以上纪律处分,当学期内不得重新申请使用2、考试过程中携带或使用,按作弊对待,依据我校《学生违纪处罚办法》处理3、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或认错态度差,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第六条附则1、本规定由政教处、团委组织实施,解释权属学校政教处2、本规定执行情况纳入班级量化考核,每发生一次违规现象,扣班级量化考核分 0、5 分3、本规定自 20xx 年 xx 月 xx 日起试行,并根据试行情况逐步修订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篇 3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正确使用,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对学生使用作如下规定:一、学生原则上不准带进校但经家长和班主任同意的、遵守使用规定的,在校园内可以使用第 3 页 共 6 页二、学生在校园内使用,必须遵守如下规定:1、学生带进校要经家长和班主任同意,并在班主任处登记好2、学生需本人妥善保管,如有丢失,学校和班级不承担任何责任3、学生在上课(含实验课、自习课、早晚自习、集会等)期间、午休和晚上就寝熄灯以后,必须关闭电源(关机),此期间禁止使用。
铃响,拨打、接听;用发、看短信息;玩(如看视频、听音乐、看电子书籍、玩游戏等)均视为违纪学校教职工对违规使用的学生,要立即当场制止,进行批评教育,给予口头警告并当场收缴4、不允许因给电池充电而私自乱接电源,更不允许午休、晚熄灯后在教室或其他场所给充电,一经发现,没收、电池或充电器如因充电引发火灾事故的,要追究责任5、违反规定被收缴的,其违规使用收缴后交班主任,期末由违规使用本人交书面保证书后由家长来校领回,并视其态度给予适当的纪律处分借别人违规使用的同等处理)6、对于收缴时采取不合作、粗野的态度,拒不接受教育或拒绝交出违规使用的,情节属一般的,给予相关同学警告或严重警告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或以上处分7、学生在任何考试中,必须将关机并主动交监考老师,凡发现使用都均认定为作弊并收缴8、用浏览不健康内容或联系校内外人员组织打架斗殴或其他非法活动,除收缴外,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公安机关处理9、因特殊情况学生急需与家长或特定的部门(如公安等)联系的,可以报请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同意后,临时使用10、凡被收缴的充电器、数据线、,如家长在规定时间内不来校领取的,对其收藏、保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损坏、甚至遗失,老师和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学生管理制度篇 4第 4 页 共 6 页随着的普及以及功能的不断拓展,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的弊端日益突出为避免学生不当使用,创造良好的教与学氛围,向学生提供安全的、有保障的学习环境,借鉴区内外中小学管理的经验,制定本办法一、管理目的加强学生管理主要是为了规避以下可能引发的问题:1、引发攀比心理;2、导致偷盗、抢夺和潜在的欺负行为;3、影响学习,比如分散注意力、干扰课堂、考试作弊等;4、垃圾短信、不良图片、照片或视频及上网不安全因素等对学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5、影响家庭教育,比如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而忽略面对面的交流和关心;6、从微波辐射安全角度来看,学生经常使用可能有害身体健康二、具体规定1、禁止学生带进入学校2、如果学生确需带进入学校,学生及家长必须填写承诺书,家长务必陈述学生带入校的理由并获得学校批准经学校批准同意带进校的学生须同时遵守以下规定:(1)不携带高档到校;(2)在课堂上必须关机;(3)非紧急情况,在校期间不能以任何方式使用,如通话、发短信、玩游戏、拍照、摄像、上网等;(4)同学之间不得相互借用;(5)不得在教室、宿舍或教师办公室充电;(6)出于安全和礼貌,不允许使用耳机;(7)必须确保中没有暴力或低级的图片;(8)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带入考场,考试期间可交由老师暂为保管。
经学校批准同意带进校的学生使用应承担的责任:第 5 页 共 6 页(1)在上学或放学路上丢失或被盗,学校不承担责任;(2)在校期间,如果发生丢失、损坏、被盗以及因辐射引发健康问题,学生自己承担责任;(3)若因充电或其他行为造成任何安全事故,责任由所有人承担;(4)建议学生为设置密码,学生要对涉及的隐私负责,学校对中的信息资料的损坏或丢失不负责任3、家长如需联系学生,可以通过班主任、老师或门卫等途径传递信息;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学生可以使用学校设置的专用联系父母三、对违规行为的处罚1、如果学生带,而没有提交承诺书或没有被学校批准,须交由学校暂收代管,并通知家长一星期后取回2、学生违规携带到校或获学校批准带到校而在校内外违规使用,初犯予以全校通报批评,重犯予以校级处分,屡教不改者直至开出学籍勒令退学处理并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其它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工具,包括各种式样的电子音视、游戏机等便携式无线娱乐设备的使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自 20xx 年 xx 月 xx 日起执行第 6 页 共 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