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诚信的四字词语.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差****
  • 文档编号:315545847
  • 上传时间:2022-06-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7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诚信的四字词语   一诺千金   【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竭诚相待   【解释】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出处】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信守不渝   【解释】坚守信用不变   【例句】为顾客提供最佳品质的产品,是这家公司几十年来始终~的宗旨   推诚不饰   【解释】推诚相见,毫不掩饰自己比喻对人诚实,毫无虚假之意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体貌素朴,性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解释】微:小;志:心意;信:诚实生物虽小,主地诚实本指虫吟鸟鸣,准确及时比喻人身份不高而内心诚实   【出处】《后汉书·襄楷传》:"臣闻布谷鸟鸣于孟夏,蟋蟀吟于始秋,物有微而志信,人有贱而言忠"   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解释】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同"言必信,行必果".   【出处】郭沫若《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词:"从今后,望言行信果,和睦万邦"   言行一致   【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一言之信   【解释】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以诚相见   【解释】真心实意地相对待   【出处】今袁抚书中,虽欲敛兵息怨,尚恐未出至诚,请喇嘛归后,劝他~为是 ★蔡东藩《清史演义》第五回   忠信乐易   【解释】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出处】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   抱诚守真   【解释】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   抱柱之信   【解释】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出处】《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达诚申信   【解释】达:表达;申:表明;信:诚实表达真诚忠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   关于诚信的四字成语   1.一言九鼎   【释义】   一句话就有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重诺、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心服口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代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2.抱柱之信   【释义】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故事】   有一个男子与女友相约在桥下见面,男子等了许久不见女友后来桥下涨水,男子抱住桥柱(桥墩)不离桥下,结果被淹死了后人以为男子的愚昧虽可悲,而信守承诺却可颂故事流传至今   【出处】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3.立木为信   【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出处】   出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里的商鞅变法"立木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4.一诺千金   【释义】   诺:许诺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说到做到,讲究诚实信用   【出处】   典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曹丘生,辨士,数招权(依附权贵而倚仗其权势)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劝说)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忠厚之人),勿与通(打交道)’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

      窦长君曰:‘季布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缉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拒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曹丘引用的楚谚"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不知经过如何换算,成就出"一诺千金"这个典故,也作"千金一诺".   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释义】   一句话说出了口,四匹马驾的车也难以追上驷,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四匹马共同拉的车形容话一经说出,便无法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处】   典出《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引文大意是,棘子成说:"君子重视内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形式呢?"子贡说:"你如此轻视形式,真令人惋惜啊,孔子批评的就是你这种观点啊错话说出口了吧,驷马也追不上啦孔子说,形式的重要和内容是一致的,内容的重要和形式也是一样的如果去了毛,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其中"驷不及舌"便是"驷马难追"的意思因此,《论语》种棘子成和子贡的对话,应视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出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从宋代起,才开始在文章中完整出现如,"俗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所谓不及舌也"(欧阳修《笔说》)既然是"俗云",可以证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是先风行在人们口头上的其时间,应在宋之前   6.开诚布公   【释义】   谓推诚相待,一片真心,坦白无私   【出处】   源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三国时,要先派大将去把守重镇街亭参军马谡主动请战,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答应了马谡的请求,并叮嘱他注意保证作战的水源但是,马谡刚愎自用,不听副将王平劝告,远离水源,依山扎寨,结果丢失阵地危急中,诸葛亮以空城为计,度过了危难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见到马谡首级之后,恸哭不已蒋琬在一旁问:"马谡死有余辜,丞相为何如此悲伤?"诸葛亮说:"我不是为马谡的死而哭先帝曾告诫我,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我没有听从先帝的话,真痛恨我得糊涂啊?"诸葛亮将马谡首级示众,让官兵引为警戒然后又抚慰马谡的家属,答应按时给他们发放抚恤金同时,诸葛亮又亲自撰写祭文,安葬了马谡。

      《诸葛亮传》结尾处评论道:"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其中"开诚心,布公道"后被炼为典故"开诚布公".   7.赤诚相待   【释义】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8.言而有信   【出处】   《论语?学而》第七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9.金口玉言   【释义】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释义】   意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形容真诚对人产生的感动力   【出处】   语出《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