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菩萨蛮阅读答案高观国.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290334025
  • 上传时间:2022-05-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菩萨蛮阅读答案高观国 菩萨蛮阅读答案高观国 菩萨蛮 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5),高寒滟滟⑴开金饼⑵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⑶,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⑷ ⑴滟滟:光动摇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滟滟随波千万里 ⑵金饼: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落月如今盘杜以金盘喻落月,此以金饼喻初升之月苏舜钦《中秋松江新桥和柳令之作》:”云头艳艳开金饼,水面沈沈卧彩虹贺铸《游仙咏》词:”好月为人重破暝,云头艳艳开金饼“,即用苏句,与本篇更近看下文”今夕“云云,本篇当亦是中秋作,”金饼“或有月饼的联想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载北宋时王君玉(琪)诗:”只在浮云最深处凭弦,试管一吹开此词说不须急管吹开,意亦相近 ⑶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虚半实杜甫《月夜》:“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句“香雾”,意亦连月中桂,却不曾说破 ⑷用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句(见前姜夔《扬州慢》注⒄218页),表示怀人之意又“客醉倚河桥”,句法亦与韦庄《菩萨蛮》“骑马倚斜阳”相似用急管起,玉箫结,皆借音乐为虚拟之词 (5)昏暗 菩萨蛮翻译:无 试题: 1.这首词的上片写 ,下片写 . 2.这首词中体现了季节特点的词语有哪些? 3.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 1.上片写作者寒风瑟瑟散月光,月虽圆可人心寒,寒于昔时此景,今时今地感慨时如流水年华虚度无所谓. 下片写雾冷桂花暗暗凄香,西风打着梧桐秋叶.箫声与月光一般凄冷,醉客倚桥且忘却这散之不去的愁苦. 2.桂花 西风 高寒 3.由眼前与去年相同的景色而时光流逝的无奈,转变为空怀想的落寞与伤情 菩萨蛮创作背景:无 中秋佳节是我国古代文人经常采用的题材。

      这首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赏月的无比赞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写待月的心情,依换韵分两层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写人们等待月亮缓慢爬高时的情景起句作者通过描写“急管吹云暝”的幼稚举动,表现出人们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仅仅依赖“急管”这具体的东西来表达抽象复杂的心情,却在“急管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须”两字 这样一来就使句意更深一层不单表现了人们的急切心情;又表现出月出人间的积极主动下句“高寒滟滟开金饼”具体细致地描写了月如何穿出云丛出现在高空此句化用苏舜钦《中秋新桥对月》诗:“云头滟滟开金饼滟滟”,光摇动貌,写月的迷人姿态 “金饼”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眼,又以饼的圆形点明是中秋满月从而很自然地引出“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这是自劝与劝人勿辜负良辰美景的警语这句既高度赞美了中秋夜月,又为下片赏月铺垫 下片写赏月,作者扣紧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个动人的月夜场景,从各个角度来刻画这令人难以忘怀的中秋月夜换头“桂花香雾冷”是半虚半实的双关语实者,桂花被月光笼罩着,加上秋夜湿露,看上去朦朦胧胧,若隐若现,桂花透过这“雾气”散发着阵阵幽香虚者,写月中桂联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地会想到广寒宫的桂树、嫦娥、吴刚、桂子飘香等美丽的传说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雾冷”,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下句“梧叶西风影”,则实写月光下明亮的夜景这句与上句同样没有出现“月光”字样,但却通过秋风中梧桐树枝叶的清影反衬月光的明亮没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树影便将月光的亮度具体可感地写出来了西风”二字不只是再点秋季,更重要的是使这个景色变活了,因为有“西风”,能使“梧叶”发出响声,能使“影”动,还能使人仿佛感觉到凉意这一韵中的“桂花”、“冷”、“梧叶”、“西风”都是节候性强的词语,这就构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又换一个镜头,进一层写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只不过从月明当赏而言,这里却是既赏情景客醉”二字最引人深思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亲朋好友团圆欢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个“客”字就要突破这个可能性了中秋为“客”,一醉之后,对着团圆的月,就更会因离别而伤心了倚河桥”,对着天上、水中的`明月,更会浮想联翩,很自然地想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的意境玉箫”与首句的“急管”遥相呼应,然而两者的情调迥然不同一个是待月之初,一时忘却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欢快之音,一个是既见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凉的愁苦之声常见的月圆人不圆的主题,作者却并不急于一语道破,先从情理中应有的欢快说起,继用“冷”、“影”稍稍透露气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个“愁”字来,不仅在写法上有如剥茧抽丝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

      这样写出的愁,读者之心能够格外掂量出它的沉重这是一种别致的艺术手法 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史达祖同时,常相唱和,殆同为社友陆游于嘉泰二年入都修撰国史,高观国有《水龙吟》词贺放翁七十八岁生日观国复与陈造交,有《凤栖梧·湖头即席与长翁同赋》词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谓陈造为观国词集作序,称其与史邦卿“皆秦、周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有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又《介存斋论词杂著》:“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竹屋词最隽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梅溪则不可,要非竹山所及冯煦《蒿庵论词》:“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馀,超逸不足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有《竹屋痴语》一卷 高观国的词作,句琢字炼,格律谨严继承了周邦彦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体制高雅"的姜夔词风的影响,所以又被称为姜夔的羽翼(汪森《词综》序)他同史达祖交谊厚密,叠相唱和竹屋、梅溪,一时并称陈造在高观国的词集《竹屋痴语》序中说:"其与史邦卿皆周秦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

      其妙处少游(秦观)、美成(周邦彦),若唐诸公亦未及也"(《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张炎在《词源》中也说:"秦少游、高竹屋、姜白石、史邦卿、吴梦窗此数家格律不侔,句法挺异俱能特立清新之意,删削靡曼之词,自成一家,各名于世"可见对高观国的词历来评价甚高其词如"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玉楼春〕),有柳欹花□的风致又如"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吟思怯,暮云重"(〔贺新郎〕《赋梅》),亦清隽可喜不过他有的作品,如"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未免勾勒太露,失于浅薄冯煦所云"竹屋精实有余,超逸不足"的情况,也确实是存在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