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先学后教,有效达成”教学模式研究》.doc
4页《“先学后教,有效达成”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平潭翰英中学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关键性概念解释所谓“先学后教”,指的是课堂的教学方式,改传统的师授生听被动接受模 式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模式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当堂训练有效达成”指的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 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2、背景“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种 教学思想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上海青浦幵展的“有效教学”研究,到90年代初 当吋国家教委向全国推荐上海青浦的经验,到近年来风靡全国的“高效课堂”研 讨这些研究成果是本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本课题主要借鉴:一,上海青浦实 验的有开创意义的有效教学四原则(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和反馈原理); 二,山东杜郎U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重点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模 式擷取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一些教学改革,如邱学华“尝试教学法”的“先学 后教,先练后讲”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数学“指导 自主教学法”的“先学后教,超前断后”模式,以及杜郎口 “预习、展示、反馈” 模式,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先学”上,这 是课堂教学模式最本质的一点。
实际上,中国历来有重视学生自学的传统孔子教人的态度为“不叩不鸣”, 按照这个传统的做法,学生的“自学”即“预习”成为老师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 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中出现的诸如“异步教学法”、“自学教学法”、“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法”以及上面提及的一些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教学法,几乎与孔子 的教学态度是一脉相承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灵魂是优质高效,而摸索一条 既有理念引领又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则是重点本课题以有效教学基本理论为理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而切入,注重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以改革教学方式为重点,摸索出适合初高中各年级各学科特 点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3、 研宄目的“以学生发展为木”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教育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 生的自主探宄为基础;教是以学生的学为前提,以学生潜能的发挥及个性的张扬 为条件和归宿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从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入手, 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落脚在“高效 学习”上,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4、 研宄意义理论意义:“先学后教,有效达成”着眼于改造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遵循 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是一种有助于真正而向全体学生、全 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
研究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师 教学方式的变革的教学策略,只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方式,促使广大教师实施 课改时,不仅在理念上到位,而且在行为上到位2)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愿学、乐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完全的确立3)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成长的快乐”二、研究目标与内容1、 研究的目标(1) 确保学校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并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 增强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深入 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特别是认真 做好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工作3) 不断丰富学校“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让教师体验工作的幸福”这 一先进教育理念的内涵,从而提升学校教育的品质,获得学校、教师、学生的共 同发展4) 研究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高效学习”,从而“感受成长的快乐”2、 研宄内容(1) 进一步更新观念,形成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相一致的教育理念;(2) 改革教学方式,以学论教。
构建适合初高中各学科“先学后教,有效 达成”课堂教学模式3) 在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教师能够准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实现 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三、 预期创新点课改多年,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还未有根本性的改变本课题试图把“先 学”与“有效”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来触及并提升教师的教学理 念,并运用教学效果来检验教学方式的改革效果这样,课的模式一改,教学方 式一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充分的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有了,课 堂教学效果也就出来了,从而实现从“改课”到“课改”的质的飞跃四、 研究方法和步骤1、 研宄方法(1) 准实验方法即在现行学制、教材、教时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 牛.负担的前提下,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抓住核心问题对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在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下进行2) “行动研宄”方法即从木校的实际出发,以学校的发展要求来定位研 究的内容注重通过调查研究,在重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强调教育观念与 教育行为相结合3) 同时以文献资料法、调斉法、案例研宂法、经验总结法等作为辅助2、 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7月一一8月)1、 学校制定《“先学后教,有效达成”教学模式研宄》课题研宄方案;2、 建立学校课题组,确定课题组人员分工;3、 配置相应的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环境(建立网站及傅客群,为阅读教 学搭建平台);4、 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方法及现代教育理论与信息技术;5、 面上铺开,并确定试点班,做好研宄前的准备工作,制定试点班实施计 划;6、 进行和关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与设计。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7月)1、 学校研究课题《“先学后教,有效达成”教学模式研究》方案中报;2、 对试点班学牛.进行课题实施前的有关专题问卷调查与测试;3、 修订完善课题研宄方案;4、 实践课展示、集体备课、检测、评估与小结;5、 撰写个案分析、专题研究文章或研究论文;6、 及时总结好的做法与经验,在校际间、区域间交流推广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9月一一12月)1、 课题组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2、 进行课题实验总结,中请对课题实验成果的验收五、 成果呈现形式1、 《“先学后教,有效达成”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2、 有关专题研究的课堂教学录象;3、 实验课的优秀个案展示;4、 课题研究专题论文集六、 条件保障本课题负责人吴绍明校长是位潜心教育教学的领头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和 学校管理有很深的造诣课题联系人高建贞(副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组 织的中坚,具冇较高的理论涵养与实践操作能力课题主持人陈为端(校长助理) 有较丰富的课题研讨实践经验,主持开展的“积淀语感,整体改革”实验荣获福 州市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一等奖(2001年5月)。
参与平潭县教师进 修学校丁建华主任主持的《自主•创新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福州市重点课 题,2009年荣获福建省一等奖),承担的子课题《分层尝试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在实验基地校研究中作出突出贡献课题组成员基本上以我校的各学科教研组 组长或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他们大都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冇 较强的钻研精神和进取精神,工作严谨、踏实,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学教研 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他们的教学业务扎实,工作责任心强,能够承 扪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这些都是保证本课题能够顺利开展的冇利条件兼之我 们学校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并有足够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课题的规范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