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掌握督脉的经脉循行.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sh****d
  • 文档编号:170126073
  • 上传时间:2021-02-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7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督脉的经脉循行 2.熟悉督脉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 3.掌握督脉常用经穴的定位、归经、特定穴类别及操作熟悉其主治范围,教学重点、难点 1、督脉的循行 2、常用腧穴的定位 3、头项部腧穴的操作,第二节 奇经八脉,一、督脉 (一)经脉循行 体内:起于小腹内,出会阴,支脉入络脑 体表:从会阴沿骶、腰、背、项正中上头顶,下前额,经鼻柱,止于上唇内,二)主要病候 实证见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症虚症见头晕目眩、摇曳不定 (三)主治概要 神志病:不寐,痫证,癫狂,昏迷,惊风 热病:中暑,高热,疟疾,感冒 外经病:脱肛,腰骶痛,项背痛,鼻渊,四)腧穴 本经共28穴: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督脉经穴歌 督脉腰背之中行,二十八穴起长强, 腰俞阳关入命门,悬枢脊中中枢长, 筋缩至阳归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开, 大椎哑门连风府,脑户强间后顶排, 百会前顶通囟会,上星神庭素髎对, 水沟兑端在唇上,龈交上齿缝之内,长强 Chngqing DU1,定位: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作用:通腑消痔,宁神止痛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癫狂, 痫证,腰脊、尾骶部疼痛 应用:痔疮配二白、阴陵泉、上巨虚; 脱肛、痔疮配百会(灸) 操作: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81寸不宜直刺,以免伤及直肠 备考:督脉络穴,腰阳关 Yoynggun DU3,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作用:补肾壮腰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萎,腰骶痛,下肢痿痹 应用:腰脊痛配肾俞、次髎、委中; 腰腿痛配腰夹脊、秩边、承山、飞扬; 遗精阳痿配三阴交、关元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命门 Mingmen DU4,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益肾固精,调经止带 主治:阳萎,遗精,遗尿,尿频,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厥冷 应用:阳痿,遗精,遗尿配肾俞、太溪; 五更泄配关元、肾俞、神阙(艾灸); 肾虚腰痛配肾俞、三阴交; 腰扭伤痛配阿是穴、委中;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至阳 Zhiyang DU9,定位:在后正中线上,平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平肩胛下角 作用:宽胸利气,健脾调中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疾病;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

      应用:配阳陵泉、日月治胁肋痛;配内关、三里治胃病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大椎 dazhui DU14,定位:在项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作用:祛风清热,宣肺定喘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腰背痛,腰脊强痛,风疹 应用:外感热病配曲池、合谷、风池、外关; 咳喘配肺俞、尺泽、丰隆; 痫证配照海、申脉、丰隆;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备考: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穴,哑门 Yamen DU15,定位: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功效:熄风通络,开窍醒神 主治:口舌疾患:音哑,舌缓不语,重舌失语舌 骨肌麻痹,语言障碍 头项疾患:头风头痛,项强不得回顾,脊强 反折脑性瘫痪,脑膜炎 神志疾患,癫疾,操作】 伏案正坐位或俯卧位,使头微前倾,项部放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寸针感为局部胀痛深部刺及脊髓时,可有触电感向四肢放散可灸,风府 Fengfu DU16,定位: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作用:熄风止痛,开音醒脑 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语、中风 应用:头痛配百会、太阳; 眩晕、中风先兆配水沟、中冲、合谷;癫狂配昆仑;舌强不语配金津、玉液、廉泉。

      操作:向下颌方向缓缓刺入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 备考: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百会 Baihui DU20,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 尖连线的中点处 功效:升阳固脱、开窍宁神、清热熄风主治:头面部疾患:眩晕头痛、头胀、神经性头痛, 高血压、美尼尔氏综合症、脑供血不足 神志疾患:角弓反张、小儿惊痫、癫狂、痫证、癔病、健忘、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证、休克 脏气下陷:脱肛、阴挺、泄泻、疝气、胃下垂、子宫下垂,应用:配中脘、足三里、气海治疗中气 不足,胃下垂 操作:正坐或卧位取穴平刺. 寸,局部酸胀,可灸,上星 Shangxing DU23,定位: 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功用: 清头散风 主治: 头痛、目痛、鼻渊、癫狂、热病 应用:配合谷、足三里治疗鼻渊,上星透百会治疗动脉硬化 操作: 平刺0.50.8寸,素髎 Suliao DU25,定位: 鼻尖正中 功用:清热开窍 主治:鼻渊、喘息、昏迷、惊厥、新生儿窒息 应用:配十宣、涌泉治疗昏厥,配内关、百会治疗低血压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不灸,定位:仰靠坐位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1/3交点处。

      功用:醒神开窍、通经活络 主治:神志疾患:休克,昏厥,癔病,精神分裂症,抽搐,小儿惊风头面疾患:中风口噤,口眼歪斜,面肿唇动,鼻塞鼻衄鼻炎,龋齿痛,面神经炎,面神经痉挛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疾患:腰背强痛,闪挫腰痛急性腰扭伤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用指甲按切);不灸,水沟 shuigou (DU26,督脉小结,1.经脉走向 起于胞中,出会阴,向后行于腰背正中,经项入络脑,上巅顶,下前额,经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起于长强,止于龈交,体表共28穴 联系脏腑有肾、心联系的器官有胞宫、生殖器、脑、鼻、咽、口唇、眼等,2.取穴要点 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取长强; 第四、二腰椎棘突下取腰阳关、命门; 第七颈椎棘突下取大椎; 后发际正中直上半寸、一寸取哑门、风府; 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 人中沟上、中1/3交界取水沟,3.主治要点 主治要点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4.操作要点 长强斜刺,与骶骨平行; 命门、大椎向上斜刺; 哑门、风府直刺或向下斜刺,注意针刺方向和深度; 百会平刺 水沟向上斜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