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设计练习题(共7页).doc
7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实例:1. 试验不同配方的减肥药a1和a2,28名肥胖自愿者参与试验以服用减肥药4周后体重下降值为观察指标采用何种设计方案?试述该设计步骤2.欲研究A、B两种高血压病治疗方案的疗效有无差别现将20名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名患者以A-B-A的顺序接受治疗;另外10名患者则以B-A-B顺序治疗采用该种设计?需要考虑哪些问题?3.比较5种不同剂量的甲状腺素对豚鼠甲状腺体重量的影响,考虑到豚鼠种系与体重对结果的影响选用何种设计方案,请叙述设计步骤及应用条件,并回答统计分析后能获得哪些结论?4. 利血平可以使小鼠脑中去甲肾上腺素(NE)等递质下降,现考察某种新药MWC是否具有对抗利血平使递质下降的作用,将24只小鼠随机等分为四组,并分别给予蒸馏水、利血平、MWC、利血平+MWC四种不同处理后,测得脑中NE的含量(ng/g湿组织),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回答哪些问题?5.某医生欲比较饮食疗法与某种药物疗法对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疗效,选择40名高血脂病人,设立四个组:①正常饮食②饮食疗法组③药物组④药物+饮食疗法组问:①该设计属何种设计方案? ②其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回答哪些问题?6. 试述正交设计与析因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L18(37)的含义正交表中的每列可作哪些安排? 7.研究A、B、C三因素的主效应,三个因素均为2水平同时要研究交互作用AC,BC,请用L8(27)正交表做表头设计(若将第一列作为空列)L8(27)正交表试验号列号12345671111111121112222312211224122221152121212621221217221122182212112L8(27)二列间的交互作用表列号1234567列号(1)325476(2)16745(3)7654(4)123(5)32(6)1答:列号1234567因素ABCACBC列号1234567因素CABACBC8. 试述序贯试验设计的优缺点,哪些情况不适合用序贯试验设计?9.将20名药物依赖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用消瘾扶正胶囊和可乐定治疗,每位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一天、2天、3天、4天、5天测量其舒张压,该资料为何种设计?其统计分析的总变异是如何划分的? 10.在某细胞实验研究中,使用两种不同浓度,两种培养温度,两种培养时间,两种培养基,若选择最优实验条件,请回答:(1) 可采用何种实验设计?(2) 陈述该设计的步骤?(3) 该设计的统计分析可获得哪些结论?11.某医生研究肺癌根治手术后采用化学疗法和免疫疗法是否可以提高疗效?何者为优?它们之间有无交互作用?采用何种设计方法?12.选择20名支气管哮喘现症患者,比较舒喘平和舒喘宁的临床平喘效果,用第一秒通气量FEV为观察指标,请问可用哪些设计方案,以何种方案为最理想。
选择题1、设立对照应注意的问题不包括()A、组间应有可比性 B、以人为试验对象的研究,需采用安慰剂和盲法进行观察 C、对照组与试验组的例数应均衡 D、自身前后对照应注意评价指标是否随时间的先后而变化 E、非正常对照的病理变化应较重2、在实验研究中,要使实验中各组间均衡可比,应做到()A、随机化、盲法、设置对照 B、重复、随机化、配对 C、随机化、盲法、配对 D、齐同、均衡、随机化 E、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3、确定受试对象时要考虑()A、总体、样本、效应 B、质量、数量、分配 C、诊断标准、选入标准、排除标准 D、诊断、分期、病情 E、正确、假阳性、假阴性4、下列属于不完全对照的形式是()A、空白对照 B、实验对照 C、历史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5、以下什么阶段还要控制干扰因素()A、 选择观察对象及其分配观察对象阶段B、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或测量阶段C、总结分析阶段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6、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A系统误差 B处理因素 C年龄人口构成比 D个体因素 E抽样误差7、 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多分几组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C各组的例数相等D将条件接近的分入同一组8、 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的对照是() A标准对照B空白对照C安慰剂对照D实验对照E自身对照9、 某医师在吸烟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A找出影响肺癌发病的可疑因素,一一平衡B选择与肺癌病人发病情况完全相同的其他病人C选择年龄,性别等基本条件相近的非肺癌病人D除年龄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10.关于随机区组设计的说法,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也叫配伍组设计B实际上是配对设计的扩大C当样本含量相同时较完全随机化设计有更高的检验效能D各处理组的样本例数可以不等,但相等时可以获得更高的检验效能11、拉丁方实验设计适用于()A:两因素等水平的实验 B:三因素等水平且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的实验 C:四因素等水平的实验 D:三因素各因素水平数不等的实验12、拉丁方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存在()A. SST=SS误+SS字母 B. MST=MS误+MS字母C. SST=SS行+SS列+SS字母+SS误 D. SST=SS行+SS列+SS误13、对于三因素r水平的拉丁方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其误差的自由度为()A. r2-1 B. r-1 C.(r-1)(r-2) D. r+114、完全随机设计、随机配伍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各部分()A 2,2,4 B 2,3,3C 2,2,2 D,2,3,415、交叉实验设计采用的是( )对照。
A自身对照 B前后对照 C两组平行的自身前后对照D空白对照16、控制顺序误差的方法有()A设置对照组 B应用正交设计 C设置空白对照和交叉实验D采用交叉实验17、在交叉实验设计中下列变异来源的分解哪项是正确的( ) A SS总=SS处理+SS阶段+SS受试者+SS误差 B SS总=SS处理+SS阶段+SS误差C SS总=SS处理+SS阶段D SS总=SS处理+SS阶段+SS受试者18、在交叉实验设计中每个效应值包括( )A 处理效应和阶段效应 B 处理效应和阶段效应及受试对象间的效应C 处理效应受试对象间的效应 D处理效应19、正交实验设计与析因实验设计相比:()A它是全面实验的部分实验,其结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较好的B是全面组合 C一定包括最佳组合 D析因实验设计效率高20、正交实验设计可以完全替代以下哪种实验设计?( ) A析因实验 B拉丁方实验 C交叉实验 D 配对设计21、 有重复数据的正交实验设计误差平方和为:() A SS空列 B 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 C SS空列 +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 D SS空列 - 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 22、若要研究水平数均为2的三因素及其一级交互作用,应选用哪个正交表最佳?( ) A L8(424) B L8(27) C L9(34) D L4(23)23、若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得知主因素A、C及交互作用A*C均有统计学意义,则分析结果时应:()A先分析主因素A B 先分析主因素C C先分析交互作用A*CD同时分析主因素A、C及交互作用A*C 24.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
A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 B 对照、重复、随机化 C 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 D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E 完整、准确、及时25、一个调查表的凋查项目包括( ) a 备考项目 b 分析项目 c备考项目与分析项目 d 预期分析项目 e 以上都不对 26.要在学生中凋查某病的患病率.例如要在500名学生中取200名学生组成样本,以下哪种方法为好() A 自愿报名 B 教师推荐 C 学生协商 D 收齐学生证,将次序排乱,任取200名 E 怀疑有该病史或该病家族史的 27某高校的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他们的编号为1—50,请指出以下抽样方式,哪一种不符合随机化原则? ( ) a 用抽签法在1~10中抽出一个编号,然后每隔10号抽一个,共抽5名学生 b 抽取1、11、21、31、41号学生 c 用抽签法在1—50名中抽出5个编号 d 先将50个学生按5人一组,然后用抽签法在1~10中抽一个号 e 先将50个学生按10人一组,然后用抽签法在l~5中抽一个号,再在该组中用抽签法1~10中抽出5个人28某医师在一幼儿园中对3~5岁儿童不加选择地以一个小班30名儿童用麻疹疫苗作预防麻疹用,并以另一个小班45名儿童为对照,观察麻疹疫苗的预防效果。
可以认为该医师的研究设计是( ) a 不完善,因为没有采用自身对照 b 完善,因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来自一个幼儿园 c 不完善,因为两组儿童人数不等 d 不完善,因为对照条件可能不齐同 e 完善,因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都不加选择性偏性29.某医院1982年9月18日晚,某助产师为产妇张XX助产,该婴儿娩出时无呼吸,心跳及随意肌运动,脐带搏动在胎盘脱离母体后消失,按我国现行规定,此孩应当—— a 作死产报告 b 作为死产不必报告出生与死亡 c 作活产报死亡 d 作活产报出生与死亡e 作活产不报死亡率30、析因实验是()A:效率高的实验 B:多因素、多水平部分组合的实验C:水平数必须相等的实验 D;多因素、多水平全面组合且可分析交互作用的实验31、322析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存在()A:SS总=SSB+SSA+SSC++SSABCB:MSA B C = MS A + MS B +MS CC:SSE=SS总-SSB-SSA-SSC-SSAB-SSBC-SSAC- SSABC -CD:νABC =νA +νB +νC32、在下面各种实验设计中,在相同条件下最节约样本含量的是 ()。
A 交叉设计 B配对设计 C 配伍组设计 D 析因实验设计 33、为研究新药“胃灵丹”治疗胃病(胃炎、胃溃疡)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