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述小场地中提高运动负荷的重要性.docx
3页论述小场地中提高运动负荷的重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学生身体的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均十分不利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学生体育课的生理和心理负荷是对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二者是否适宜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体操类教材小学体操类教材的内容有:队列、柔韧平衡类(仰卧推起成桥、握杆转肩、跪坐后躺下、坐位体前屈、立位体前屈、俯平衡、燕式平衡);垫上(前滚翻、连续前滚翻、后滚翻、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肩肘倒立、跪跳起、侧手翻);器械类(单杠悬垂、山羊分腿腾跃);健美操、啦啦操、韵律舞蹈;素质类(仰卧起坐、俯卧背起、仰卧举腿、两头起、立卧撑、俯卧撑、平板支撑、推小车)从运动形式来看,运动负荷大小排序为:素质类>健美操、啦啦操>韵律舞蹈>器械类>垫上>柔韧平衡>队列体操教材内容中除了素质类、健美操、啦啦操的运动负荷相对较大以外,其他内容普遍运动负荷较小因此体育教师在遇到运动负荷较小的体操教学内容时,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增加运动负荷为目的,合理有效地穿插其他教学内容。
尽量穿插体操类项目如:队列课中穿插立卧撑、平板支撑柔韧平衡类垫上内容的课上穿插仰卧起坐、俯卧背起器械类的课上可以增加体操素质类的练习,如:山羊分腿腾跃课上加入立卧撑、推小车等,健美操、啦啦操、韵律舞蹈类的课本身运动负荷较大,可以穿插柔韧平衡类的进行调节放松拉伸素质类的教学内容本身可以作为体操教材的课课练内容,根据所上不同体操课的内容合理选择素质类练习内容做到精讲多练、创造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的辅助练习手段,创设练习的情景二、田径类教材小学田径教材基本都是围绕跑、跳、投三大类跑的教材包括:30米快速跑、50米快速跑、站立式起跑接加速跑、蹲踞式起跑接加速跑、多种姿势起跑、高抬腿跑、弯道跑、接力跑、障碍跑、耐久跑等跳的教材包括:双脚连续跳、立定跳远、单跳双落、助跑几步单跳双落、蹲踞式跳远、助跑摸高、跨越式跳高投掷类的教材有:正面投掷轻物,侧向投掷轻物、掷准、侧向投掷垒球、前抛实心球、后抛实心球、原地推铅球等田径教学对场地要求较高,笔者所在校班级多,场地少,跑道只能用于2个班的跑步教学,对教学受到很大影响,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运动负荷针对这种情况,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小场地田径教学方法例如:投掷类小场地教学,如:操场上可采用三角形或梯形场地,可采用扇形布局,圆形场地;狭长的场地,可在中间拉一根横绳,绳的中间系一个或多个铁圈,让学生分两组站在场地两端,用沙袋等瞄准铁圈投掷,凡投掷能穿过铁圈者得分。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零星场地,安排部分学生分散进行投掷练习,如单人拋接实心球(自抛自接)、双人对抛接实心球或沙袋练习,双人对掷羽毛球、乒乓球等练习三、球类教材小学球类教材的内容有:小篮球、小足球、软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球类教材的特点就是技术动作复杂难于掌握,没有掌握各项球类的基本技术就很难进行球类的实战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普遍的做法是教师上来先教基本手型、基础动作,反复练习,等具有一定的基础能力和球性后,再开始教下一个内容以及实战练习通常课堂呈现出的景象就是教师教学生模仿,并没有呈现出球类项目的激烈对抗、团结协作、互相较劲的魅力因此可以创设游戏、比赛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练习的动力和热情如: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上可以先让学生模拟比赛,分好组划好场地,让学生进行五对五的传球抢球游戏既增加了学生的运动负荷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传接球技术的重要性,然后再进行传接球的技术讲解和学习,学习效果明显变好四、小结事实上,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在小学体育场地上,绝大多数校园还达不到标准场地,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则可采用分组轮换或循环练习等形式,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此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王杰.小场地教学提高运动负荷的策略[J].田径,2020(06):17-18.基金:江苏省第12期教研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17JK12-L079)的研究成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