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解决]白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doc

37页
  • 卖家[上传人]:豆浆
  • 文档编号:33363145
  • 上传时间:2018-0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5KB
  • / 3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白云乡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2目 录1 总 则2 基本情况3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4 组织指挥体系5 监测及预警6 转移安置7 抢险救灾8 保障措施21 总 则1.1 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结合白云乡所处地理位置及设防工程措施的现状,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条例及规定;1.2.2 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1.2.3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1.3 编制原则1.3.1 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1.3.2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1.3.3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乡村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1.3.4 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5 预案内容1.5.1 白云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内容包括:调查了解区域内的自然和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历年山洪灾害的类型及损失情况,分析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确定乡(镇)、村级防御组织机构人员及职责;充分利用已有的监测及通信设施、设备,制定实时监测及通信预警方案,确定预警程序及方式,根据预报及时发布山洪灾害预警信息;确定转移安置的人员、路线、方法等,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安排日常的宣传、演练等工作1.5.2 本预案由白云乡政府编制,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县防汛指挥部门备案1.5.2 预案有效期为 3~5 年,每隔 3~5 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2 基本情况2.1 自然情况2.1.1 河流分布情况;4南溪河为渫水的一级支流,澧水的二级支流,位于湖南省石门县的中部重镇—皂市镇和白云桥乡发源于白云桥乡双峪村境内,呈东西走向,流域面积 84.3 平方公里,干流长度 18.27 公里,干流坡降 15.2‰,由西向东汇入渫水南溪河北面与白云山、北山交界,南接慈利县杨柳铺乡,西与白云桥乡分水岭、水溪峪等村相连,东面同渫水相依南溪河在白云乡境内有支流 12 条,总长 32.1 公里。

      流域内白云乡有中型水库 1 座、小(一)型水库 2 座、小(二)型水库 6 座2.1.2 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该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风带气候系统与副热带系统的共同影响、锋面活动显著气旋劲过频繁,加之地形的影响,故本流域为多发性暴雨区据历年资料统计,该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585mm,其中 4-9 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 76.8%,最大的降雨量 2261.7mm(1980 年),最小的降雨量1191.8mm(1979 年),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 234.2mm(1970 年 7月 2 日),最大 3 日降雨量 667.2mm(1980 年 7 月 16 日起)10℃(80%)活动积 温 5100,最低气温-7.2 ℃,最高气温 40.1℃年日照时数 1650h无霜期 265 天干旱频率 55%,洪涝频率 65%南溪河流域没有水文站,距其 1000m 的渫水干流上设有皂市水文站该站 1952 年 5 月成立,距渫水河口约 16km,是渫水的控制站,经过三次上迁(1953 年 1 月,1955 年 1 月,1967 年 1月,共上迁 790m)控制流域面 积 3000km2。

      5南溪河为山区性河流,坡度大,汇流迅速,洪水涨落快,洪峰滞时短,峰型尖瘦洪水是由上游的暴雨形成的,多发生在每年4-8 月,尤以 6-7 月出 现的机率最多洪水 涨落时间 2-4 天,多数是单峰,少数呈复峰,洪水频繁南溪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最大暴雨区五峰、鹤峰南麓,年径流中,有 2/3 以上是洪水径流,洪水径流多集中发生在汛期而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下游平原区人们的生产、生命安全2.1.3 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南溪河流域区内为低丘山垄岗坡地,山峰一般高程为200~400 米,最高山峰高程为 900 米山地垄岗多沿北西向东展布,西北高,东南低河床高程一般 77~155 米,河曲发育,河流呈“ 之” 字型弯曲两岸断 续残留有 1~2 级阶 地,阶地发育不对称,多发育在河流左岸该流域座落在磺厂背斜南翼偏轴部,北与沿市向斜相邻,南靠东岳观向斜,磺厂背斜轴线走向近东西 100—280 0 ,轴部受东西向断层---磺厂~仙凤山断层的破坏,另有一条 张性断裂位于雷公嘴地层岩性由新到老,依次出露第四系全新统 Q4、志留系中-下统、奥陶系及三迭系根据钻孔和地表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质类型为 HCO3-Ca和 HCO3-Ca.Mg 型水, PH 值 5.5~6.9,总硬度 1.15~4.12 德国6度。

      该流域二条断裂带控制,属于地震危险区,查《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库区处于地震基本烈度为 VI 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母岩多为粉砂岩、砂质砂岩、页岩、紫色砂岩、紫砂岩和灰岩母质大多为原生母质,但因境内有两条断层由东至西贯穿全流域,故两侧以及陡坡山谷均有坡积母质山地土壤以黄壤为主,土壤厚度一般 30—60cm,表土有机质含量及 矿物质养分含量均较丰富,PH 值多呈微酸性,宜于各种作物和林木生长2.2 经济社会情况2.2.1 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白云乡总面积约 19.84 万亩,辖 35 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约 3.39 万人,而在南溪河流域只有 22 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约 2.01 万人,80% 以上分布在南溪两岸2.2.2 区域内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等;白云乡在南溪河流域内有耕地面积 1.83 万亩,其中水田 1.45 万亩,旱地 0.38 万亩2003 年国内生产总值 1.46 亿元,工农业总产值 1.29 万元,2.2.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7白云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基本都是海拔高程 1000 米以下的山地,土壤以黄壤为主,土壤厚度一般 30—60cm,表土有机质含量及矿物质养分含量均较丰富,PH 值 多呈微酸性,适合柑桔和茶叶的生产。

      白云的无公害茶叶已形成一个品牌,把柑桔和茶叶做大做强,形成二个主导产业,促进经济的腾飞2.3 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2.3.1 流域内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1  历史山洪灾害情况南溪河流域白云乡段,地处长江流域最大暴雨区五峰、鹤峰南麓,年径流中,有 2/3 以上是洪水径流,洪水径流多集中发生在汛期而造成洪涝灾害,严重威胁区域内人们的生产、生命安全根据调查和历史记录,1954 年 7 月、1972年 7 月、 1982 年 6 月和 1992 年 7 月,南溪河流域白云乡段四次遭受暴雨袭击,受淹人口 1100 人,死亡 2 人,受灾耕地面积 750 亩,倒房 26 间,直接经济损失 120 多万元(以当年价格计算) 2002 年 6、7 月和 2004 年 8 月,南溪河流域白云乡段三次遭受暴雨袭击,多处发生泥石流,受灾人口 1300 人,受灾耕地面积 1854 亩,倒房 43 间,直接经济损失 350多万元(以当年价格 计 算) 特别是 1998 年,自 5 月份以来,白云乡多次遭受暴雨8袭击,不仅油菜小麦大量减产,甚至失收7 月 20 日早晨 3时许,暴雨倾盆,山洪暴发,溪河猛涨,沟渠暴满历时 2 个多小时,损失惨重,冲毁沟渠 142 条( 合计 59.6 公里),冲垮溪堤 338 处(合计 11281 米) ,冲毁公路 176 条( 合计 98.8 公里) ,冲毁耕地 1958 亩,水 满垮塘 81 口,倒损房屋 75 户 94间,直接经济损失达 350 万元。

      2,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白云乡山洪灾害除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常见类型外,由于早期的煤矿开采,还有地面塌陷、地裂缝等汛期山洪地质灾害预防是白云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点,根据历史调查和现状,对全乡二 O O 六年山洪灾害 预测如下:山洪灾害易发区:根据历史调查和已有的记录,南溪河境内白云乡所处区域总体属于石门县山洪灾害易发区之一,根据全乡各村地形、地质条件和工程建设破坏程度的差异,进一步描叙如下:⑴、南溪水库以下区(包括美盛桥、筑坝桥、白云桥、鸡鸣桥和园艺埸等):该区主要为河滩地,河床高程一般 77~155米,河曲发育,河流呈“ 之”字型弯曲一遇暴雨,极易发生山洪灾害,特别是在南溪水库跨坝的情况下,出现毁灭性灾害该区域均属人口稠密、交通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地区,一旦出9现严重地质灾害,极易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不仅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⑵、南溪水库以上区(包括雷公嘴、王家堰和悬钟峪等):该区主要分布侏罗系透水性厚层状石灰岩地层和饱水性砂泥质页岩地层呈互层状产出,因差异风化剥蚀和自然崩塌,广泛形成了石灰岩陡壁和砂泥质页岩斜坡地形,沿斜坡面广泛发育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并有二条断层通过。

      在暴雨、绵雨和工程建设开挖边坡、采矿、垦植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地质灾害危险点(1)白云桥村 11、12 组在石清公路上的白云山滑坡体(2)悬钟峪村 6、9 组滑坡体(3)康坪村 11 组滑坡体2.3.2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降雨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素,同时又是山洪、泥石流的水源条件1998 年 2002 年 7 月皂市站最大一天日降雨分别为 271.3 mm 和 194.1 mm,最大 1 小时 降雨达 54.2mm当强降水出现时,地表径流加大,强降雨对地表的猛烈冲击又将造成大10量水土流失和增加地下水的流量、流速,使山体岩石重力、水压力增大,从而形成山洪、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和河谷川地,河谷为“U” 型谷白云境内最高海拔为西南面的三合山 900.2 米,海拔最低 96 米(美盛桥河谷)该流域有二条断裂带,地层破碎,堆积层厚,其母岩为多种沉积岩互层,走向由东北至西南,向东南倾斜,与坡面一致,由于岩性软,特别是泥质页岩不透水,易产生滑落面,而发生各种重力侵蚀人为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导致泥石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上述自然条件中,陡峻的地形,强大的暴雨和大量松散物质的补给,是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条件,而人类不合理利用坡面,是加速上诉条件的形成和发展。

      水利工程渠道质量太差,渗漏严重,使发生地上部土壤长期处于浸润状态,为重力侵蚀创造条件多发性、突发性 98 年和 2003 年 7 月石门县出现暴雨,白云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据统计 98 年这 7 月的降雨过程造成了 30 多处崩塌、滑坡与泥石流灾害,具有明显的多发性山洪灾害一般出现在强降雨发生后的 1~3 小时,同时由于暴雨本身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并且最大一小时降水多发生在夜间,从而导致了白云山洪灾害具有明显的多发性与突发性群发性、伴生性 降雨 强度都很大,这样的暴雨极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形成暴雨—山洪—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链各种灾害相伴发生,使损害进一步11扩大时段比较集中,引发的山洪灾害却比较广,98 年 24 小时最大降雨 271.3 mm ,这 次强降水导致了大范 围的山洪爆发,破坏力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也相当惨重7 月 20 日~24 日这次大暴雨过程造成了全乡倒损房屋 75 户 104 间,34 间房屋成危房,冲毁农田 1958 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