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五)及答案.docx
46页2024年度甘肃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练习题(五)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 )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2、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生物起源论B.劳动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答案】 B3、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 )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A.70%B.65%C.55%D.50%【答案】 D4、“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A.中世纪大学的特色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答案】 C5、我国实施“985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打造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B.推进“211”工程建设C.尽快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D.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答案】 A6、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A.个人本位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社会本位论【答案】 C7、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的比例达到( )以上,其高等教育发展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A.15%B.25%C.50%D.75%【答案】 C8、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A9、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 B10、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称为( )A.核心课程B.隐性课程C.显性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 B11、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答案】 B12、( )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D.形式结构【答案】 B13、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 )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A.纽曼B.洪堡C.亚里士多德D.费希特【答案】 A14、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15、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D.复式教学【答案】 A16、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这反映了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B.集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C.难度适中D.便于检测【答案】 C17、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体现了( )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B.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答案】 D18、根据教学关注阶段论的观点,年轻教师初上讲台一般关注的是( )A.自我表现B.学科内容C.学生反应D.物理环境【答案】 A19、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 )A.不利于因材施教B.教学效率较低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答案】 B20、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 )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21、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 )。
A.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B.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独立的部分C.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D.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答案】 D22、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和调整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A.文化因素B.科技因素C.教育因素D.经济因素【答案】 D23、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 )A.客体B.主体C.学生依赖教师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答案】 B24、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教育家是( )A.夸关纽斯B.洪堡C.赫尔巴特D.范海斯【答案】 B25、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实验法C.经验总结法D.个案研究法【答案】 A26、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D.古希腊【答案】 C27、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答案】 A28、最早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引入教学领域的学者是( )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奥苏伯尔【答案】 C29、不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 )A.规则性B.专属性C.法定性D.私有性【答案】 D30、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
A.过程管理B.班组管理C.导师制D.百分制【答案】 C31、民族精神教育和成才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 )A.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B.政治课教学C.校园文化D.思想品德课教学【答案】 D32、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专门人才B.发展科学技术C.为社会服务D.促进产、学、研结合【答案】 A33、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 )A.教学计划B.教材C.教学目的D.教学大纲【答案】 D34、学校的建筑、设备、诗墙、画廊等是一种(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答案】 B35、教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 )A.教学研究B.教学观念C.教学反馈D.教学反思【答案】 D36、“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 B37、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是( )。
A.柏林大学B.约翰普金斯大学C.威斯康星大学D.弗吉尼亚大学【答案】 A38、高等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是( )A.实践与实习B.职业生涯C.求职培训D.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答案】 D39、大学的管理中心是( )A.校级行政管理机构B.学院C.系D.班级【答案】 B40、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复杂性、( )、个体性与群体性A.承继性B.创造性C.一贯性D.稳定性【答案】 B41、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B.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C.高标准的教材建设D.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答案】 A4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赫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43、高等教育的领导权取决于( )的性质A.政治B.经济C.科技D.文化【答案】 A44、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 )A.蒋梦麟B.竺可桢C.蔡元培D.胡适【答案】 C45、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46、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
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 C47、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4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7年D.1998年【答案】 D49、教师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 )A.教学研究B.教学观念C.教学反馈D.教学反思【答案】 D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