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石膏.pdf
7页1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石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膏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石膏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SB/T 11173-2016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石膏 Gypsum Fibrosum 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采挖后,除去 杂石及泥沙 石膏规格 Gypsum Fibrosum specification 石膏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石膏等级 Gypsum Fibrosum grade 在石膏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石膏不同品质的依据。
2 4 规格等级 表表1 石膏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级 性状描述 大块 统货 呈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 半透明体重,质软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 气微,味淡 块粒 统货 粉末 统货 呈粉末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气 微,味淡 注 1:通过调研发现,产地根据市场所需,将原矿水洗、清除杂质后加工成 不同大小的块粒及粉末的不同规格,但石膏各规格项下不做等级划分 注 2:以色白、纵断面具绢丝样光泽、无杂者为佳 注 3:颜色发红者不可用 图 1 石膏药材统货(大块) 图 2 石膏饮片统货(粉末) 图 3 石膏饮片统货(块粒) 图 4 石膏饮片统货(块粒) 3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一、历代产地变迁 石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记载: “细 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今在山东历城)及齐庐山(今在山东诸 城县)、鲁蒙山(今在山东鲁山及蒙阴县),采无时第一次提及石膏白、黄 两种形态 唐代新修本草记载:“鸡子为之使,恶莽草、毒公二郡之山,即青州 (今在山东的东部一带)、徐州(今在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也。
今出 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方如棋子,白澈最佳比难得,皆用 虚隐山者彭城者亦好近道多有而大块,用之彼土提及了石膏“方如棋子, 白澈最佳”,描述了石膏的性状、色泽,认为白色清澈的质量好 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记载:“陈藏器云:陶云出钱塘县中按:钱塘在 平地,无石膏,陶为错注,苏又注五石脂云:五石脂中又有石膏,似骨如玉坚润, 服之胜钟乳与此石膏,乃是二物同名耳,不可混用之日华子云:治天行热狂, 下乳,头风旋,心烦躁,揩齿益齿通亮,理如云母者上,又名方解石纠正 了钱塘县产石膏的说法,但将石膏与现代北寒水石(方解石)混淆,苏指出五石 脂中的石膏形状似钟乳石(2015 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 “钟乳石为碳酸盐类 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但疗效胜于钟乳石,明显不是钟乳石, 此为何物,不知日华子所述之物功效似钟乳石,形状似南寒水石(原矿物为碳 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名称将石膏与方解石混为一谈 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记载:“二书纷辨不决,未悉厥理详本经元 无方解石之文,止缘唐本注:石膏、方解石大体相似因此一说,后人遂惑 经曰: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即知他处者为非今图经 中又以汾州者编入,前后人都不详。
经中所言细理白泽者良,故知不如是,则非 石膏也下有理石,条中经云:如石膏顺理而细,又可明矣今之所言,石膏、 方解石,二者何等有顺理细纹又白泽者有是,则石膏也;无是,则非石膏也 仍须是经中所言州土者,方可入药,余皆偏见,可略不取指出石膏“有顺理 5 细纹又白泽者”,与中华本草中“纵面通常呈纵向纤维状纹理,具绢丝样光 泽”相符,该特点可与南寒水石(原矿物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进行 区分 宋代王继先绍兴本草校注记载:“石膏,主治已载本经,与方解石形质 相类, 但细理莹白者为石膏 ” 通过 “细理莹白” 这一特点将石膏与南寒水石 (原 矿物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进行了区分 元代朱震亨记载:“本草药之命名,多有意义,或以色、或以名、或以气、 或以质、或以味、或以能、或以时也石膏固济丹炉,苟非有膏,岂能为用?此 盖兼质与能而得名,昔人以方解石为石膏,误矣指出了前人将南寒水石(原 矿物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误做石膏用 汾州石膏(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本草蒙筌)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膏有软硬两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 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性善良也, 细文短密如针束,烧之白烂如粉。
其中明洁,色带如青,文长细如白丝者,名理 石也, 与软石膏乃一物二种硬石膏作块而生, 如马齿坚白, 击之则段段横解, 光亮如云母;令有硬石膏成块,击之块块方解,明方解石也,烧之散,亦不烂, 与硬石膏乃一类二种 ” 其对软石膏的描述与现代药用石膏的性状描述相符, “细 文短密如针束”表明其具有纤维性,白色药用,红色不可药用的记载也与现代用 法一致同时根据李时珍考证,自唐本草以下,如苏敬、苏颂、寇宗奭、阎孝忠 四家所谈寒水石,实属石膏,而王隐君所述者为方解石 清代顾元交本草汇笺记载:“寒水石,即石膏也此有软硬二种,软者 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 6 白者结晶,细文短密如束针,松软易碎,烧之白烂如粉认为寒水石(南寒水 石、北寒水石)为石膏,这与现代文献是不一致的,对于石膏的形态描述与现代 文献是一致的通过查阅现代文献,寒水石分南寒水石和北寒水石,北寒水石为 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红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南寒水石为为碳酸盐类矿物 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 清代王翃握灵本草记载:“石膏生齐州山谷今钱塘山中甚,浙人呼为 寒水石丹溪以硬者为理石,软者为石膏。
通亮,理如云母者上提出软石膏 为药用石膏,通亮、纹理像云母一样的质量好(怀疑为现代的透明石膏)理石 即纤维石膏,今无以此名称作单味药使用纤维石膏已不分纤维长短,均作石膏 出售 清代汪昂本草备要记载: “石膏亦名寒水石,古方所用寒水石是凝水石, 唐宋诸方所用寒水石即石膏凝水石乃盐精渗入玉中,年久成结,清莹有积,入 水即化,辛咸大寒,治时气热盛,口渴水肿石膏与寒水石仍存在混淆寒水 石原名凝水石,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认为凝水石既非石膏之类,更非方 解石之属中药志(1961 年)认为其性状、产地,似为天然的芒硝结晶; 另据中药材报道,本草之寒水石主为白钠镁矾NaS04MgSO44HO今北 京、天津、山东、辽宁、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销售的寒水石即红石膏 由此可见,石膏的商品,古有软硬 2 种,元代、明代以后,只用软石膏 1 种古代医家将石膏、寒水石、凝水石、理石、长石、方解石等矿物药大多混用 其中,石膏与方解石在不同地区存在着分别以寒水石为名入药的情况,据对本草 的考证,矿物寒水石在本草石类药材中未收载而将其列于石膏与凝水石的释名 下李时珍因石膏性大寒如水,故释名寒水石,但提出与凝水石同名异物。
凝水 石的正品是芒硝,绝非石膏,更非方解石但目前芒硝已单列为一种矿物药,不 存在以寒水石为名入药的情况自明代至今,实际仍存在着南方所用寒水石为方 解石,北方以则以白色、灰白色、浅粉色、浅黄色、块小、棱角明显的纤维石膏 作寒水石,而且以色粉红者居多,习称红石膏,说明石膏尚存在着一物二用的现 象同时方解石由于其集合体形态不同,呈致密块状者作为中药矿物药寒水石或 白石英,呈钟乳状者又作为中药矿物药钟乳石,也同样存在着一物多用的情况 对石膏、方解石所存在的同物异用的现象亦有研究澄清的必要 7 历代本草对石膏的性状方面多以“细理白泽”或“细理莹白”、 “细文短密, 宛若束针”来描述,这与现代文献对石膏的描述相一致 二、品质评价 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今出钱塘县,皆在地中,雨后时时自出,取之皆 方如棋子,白澈最佳”提及了石膏“方如棋子,白澈最佳”,认为白色清澈 的质量好 中华地道药材描述以块大、色白、质纯、半透明、纤维状、纵断面如丝、 无杂质者为佳 1977 版中国药典 : “以色白、半透明、纵断面如丝者为佳” 综上所述,石膏以色白、半透明、纵断面如丝者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