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员的类别-何谓性格演员.doc
2页演员的类别-何谓性格演员 性格演员是指善于运用表演技巧来塑造各种各样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的演员他们不仅能够 塑造出与自己本人的形象、气质相接近的人物,同时也能塑造出与自己相距甚远的人物形象 来 玛丽.奥勃莱恩在谈到性格演员时说道:“性格演员是这样一种演员,他们努力创造一种人 物形象,那是他自己心理的混合体和书面形象的混合体性格演员可以使他们自己装扮的人 物纯化,并且把他们装扮为完美、自 然、扎根于现实的新人物观众虽然认识这个演员, 但还是对这个新的人物形象做出反应暂时忘记了演员本人 ” ” 由于摄像机与摄影机的纪实的特性,一般来说,演员要想在屏幕和银幕上改变自己的本色是 有着相当大的难度的电视与电影演员要想在屏幕和银幕上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就必须 运用表演技巧不仅从内部而且要从外部都“化身” 为角色,并且在摄像机与摄影机的面前 不留下一点虚假造作的蛛丝马迹因此,可以说在电视剧与电影表演中真正的性格演员是非 常难能可贵的有人认为这种性格化的表演在电影和电视剧的演出中是不可能的像美国著 名电影导演爱德华.德米屈利克就说他从来没有在银幕上见过一个人成功地把自己变成另外 一个人他说:“如果一个演员试图刻画一个从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中蹦出来的人,他会感到 惴惴不安,而这肯定要让摄影机洞察一切的眼睛抓住。
结果是一场不自然的演出 ” 但是, 事实并非如此,美国著名演员亚历山大.诺克斯举出美国的查尔斯.劳顿和前苏联的尼古拉. 契尔卡索夫这两位优秀的性格演员作为例子来反驳他说:“查尔斯.劳顿先生有一年扮演布 莱上尉,另一年扮演《雷德盖普》中的鲁格斯,我并没有发现演出有什么不自然之处我看 每一个角色都演得恰如其分,人情人理尼古拉.契尔卡索夫扮演《列宁在 1918》中的高尔 基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的片名主角我觉得他把高尔基演得优美简洁,加上可笑而 显眼的笨拙举止,更叫我相信演员正是那个人契尔卡索夫先生演的涅夫斯基器宇轩昂,仿 佛他就是个俄国骑士未受过训练的演员无论如何也难望其项背他的演出全然没有惴惴不 安或不自然的痕迹 ” 事实上,尽管摄像机和摄影机有着“洞察一切的眼睛” ,但是优秀的演员仍然有可能在它 的眼皮底下运用演技创造出内外部性格上都有着明显区别,然而又非常真实自然的人物形象 来不仅前面提到的查尔斯.劳顿和尼古拉.契尔卡索夫是这样的演员,在我国也有一些优秀 的演员也是如此例如,巩俐在《秋菊打官司》中所塑造的秋菊看影片时,观众开始几乎 都没有认出这个演员就是巩俐,而是完全陌生的一个农村妇女的形象。
她的一颦一笑,一举 一动,都显得那样自然真实,活脱脱酷似人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农村妇女;陈道明在电视剧 《围城》中所塑造的方鸿渐的形象与他在《末代皇帝》中所塑造的溥仪的形象有着那样鲜明 的区别,但是都没有流露出刻意雕琢的痕迹,两个无论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特征上都迥然不 同的人物形象,也都没有使人感觉到他在表演上有“惴惴不安或不自然的痕迹” ;他们的 表演正像齐.克拉考尔所说的:“这些戏路极广的演员不是以其本来的面貌出现在银幕上, 而是干脆消失在那些仿佛跟他们本人毫无共同之处的银幕人物之中 ” 正是由于他们的表演 比保持本色的演员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观众在观看这些演员的表演时,一方面相信 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人物,在欣赏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的同时,还会不由自主地去赞赏 他们的演技 在性格演员的形象创造中,演员总是力求使自己服从于人物形象的要求因此,演员与形象 的关系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玛丽.奥勃莱恩在论述这方面的问题时指出: 演员与形象,二者的融合是微妙的你弄不清楚一个在哪里结束,另一个又在哪里开始,也 弄不清楚感情表达方式何者是演员的,何者是角色的这不是万圣节前夕狂欢时靠服装和化 装弄出来的伪装。
这是一种打动他人、传达自我的内心变化,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这是 运动中枢发生的变化,不管是思想的或是感情的,由这里出发,角色才能对他周围的世界作出反应 对演员来讲,有时候内在的伸展不大允许演员像他自己在同样情境下出于自然的举动在其 它时候,这种伸展也许很大,要求演员冲掉他自己的反应而换之以新的反应伟大的演员似 乎从不显露这种伸展有多大 强尼.伍德沃德和埃斯特尔.帕森斯在《雷切尔,雷切尔》中,马龙.白兰度在《丑恶的美国》 、 《巴黎最后的探戈》及《信仰表白书》中,简.方达在《克鲁特》和《朱莉亚》中;唐德.苏 瑟兰在《普通人》 、 《现在别看》 、 《卡萨诺瓦》和《鹰已着陆》中,达斯廷.霍夫曼在《午夜 牛郎》和《阿迦莎》中,都成功地把他们自身的举止仪态收敛起来,服从于新的举止仪态, 或者,能动地投身于一种不同的通向他人的内在途径比如,伍德沃德扮演雷切尔时走路的 样子,通过缩着的肩膀、挺着的肚子和内拐的膝盖而具体表现出来在《逗乐者》里面,奥 立弗用一种风趣而友好的活泼劲儿掩饰着一种破落的不安全感霍夫曼在与各种公司周旋时, 用的是一副半微笑、半冷笑的表情苏瑟兰为了他扮演的角色差不多时常大幅度地改变他的 形体外观,同时也吸取外部变化去创造一种内在形象,一种与外表匹配的内在形象。
在众多成功的性格描写中,我们找到一个共同的特性:扎根于演员的“本色” 与“表演” 的二重性之中,我们同时目睹了角色身上的二重性……演员创造的二重性,在观众中也产 生了一种反应的二重性演员——角色与观众这种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 们喜欢性格演员的原因 同时也孕育了我们的愿望,要在一个又一个的角色中看到他们 ” 在这段论述中,玛丽.奥勃莱恩比较准确地指出了演员与形象真正“融合” 的标准,并且描 绘出性格演员创作的特有的状态特别是关于性格演员的创作扎根在“本色” 与“表演” 的二重性之中,并且由此而引起观众在欣赏他们的创作时所产生的二重性的见解,是非常有 见地的 一般来说,性格演员绝大多数都是职业演员,而且大多具有较强的形象感,同时都在艺术修 养与表演技巧上有着较深的造诣许多著名的性格演员也确实创造出来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 人物形象,因此,即使是坚持“本色第一” 的德国电影理论家齐.克拉考尔也说虽然“只有 少数演员能够改变他们自己的本性,……但正代表了电影化生活的精髓的微小变化 ” ” 区分出本色演员、类型演员和性格演员只是指出在影视演员中实际上存在着这几种不同类别 的演员,而不是说哪一类演员就比另一类演员的水平高一些。
因为无论哪一类演员都是在进 行创造,所以没有必要去厚此薄彼而且,他们之间实际上也很难说有着不可逾越的界线 有时由于某一个适当的角色,或者是导演对于演员的特殊要求,有的演员则有可能从自己原 来的类型改变为另一种表演类型再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在屏幕上出现的只有一种类 型的演员,那末在表演艺术上也许反而显得十分单调了。
